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萍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荨麻疹的穴位敷贴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68273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4 2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药领域,公开了一种治疗荨麻疹的敷贴片。本发明专利技术中,以黄芪、白术、防风、蝉蜕、苦参、荆芥、当归、地肤子、白鲜皮为组合药物,并将组合药物与纳米金颗粒混合制成穴位敷贴片,用以治疗荨麻疹。本发明专利技术依据祖国传统中医内病外治理论,分子医学理论,纳米技术,选用驱风润燥中药为原料,将敷贴片放于规定穴位处,利用纳米金颗粒的光热效应促进药物活性成分的透皮吸收,从而可充分发挥药效,并克服传统敷贴存在的时间局限性,又可省却加用电针而存在的安全性问题,大大提高了病人的依从性,便于病人的自我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外用药物,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荨麻疹的穴位敷贴片
技术介绍
荨麻疹,俗称风团、风疹团、风疙瘩、风疹块,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约占临床病例的1/3。荨麻疹是系多种不同原因所致的一种皮肤粘膜血管反应性疾病。荨麻疹患者可伴有发烧、腹痛、腹泻或其他全身症状。荨麻疹可分为急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与丘疹状荨麻疹等。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任何季节,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长期以来,荨麻疹的治疗主要是采用内服药物。由于长期内服药物易对胃、肝、肾等内脏产生副作用。因此,迫切需要发展一种安全有效且患者易接受的方法治疗荨麻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疗效高、无副作用、使用方便的治疗荨麻疹的外用穴位敷贴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治疗荨麻疹的穴位敷贴片,其中包含有治疗荨麻疹的外用中药组合药物和纳米金颗粒。穴位敷贴片中包含的有效治疗成分借助敷贴片中纳米金颗粒的光热效应,促进药物有效成分的透皮吸收,经穴传导,从而进入真皮层渗透到血液,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具体是将具有祛风润燥的中药混合后打细粉,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纳米金颗粒和水所制成的混合物,制成软材,过12目筛,烘干,取出,整粒,将颗粒均匀地平铺于盘上。另取薄荷3-5重量份,提取挥发油,将所得挥发油均匀地喷于所述颗粒上,待充分吸收后,加滑石粉或硬脂酸镁,搅匀,压片成型。所述中药组合药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白术为3-5重量份;白术为君药,是菊科多年生草本白术的干燥根茎。主要功效为发散风热、清利咽喉,透疹解毒,疏肝解郁。现代药理证实本品煎剂有强壮、调节胃肠运动、利尿、降血糖、保肝、抗凝、扩张血管、降压、抑制细菌和真菌等作用。白术多糖能增强免疫功倉泛。防风为3-5重量份;防风为臣药,是伞形科多年生草本防风的干燥根。主要功效为祛风解表,渗湿止痛,止痉。现代药理证实本品有解热、抗炎、镇痛、抗病毒、抗肿瘤、抗惊厥及提高免疫功能作用。本品还能显著地抑制脂质过氧化物的形成。蝉蜕为3-5重量份;蝉蜕为佐药,是蝉科昆虫黑蚱的若虫羽化时脱落的皮壳。主要功效为发散风热,透疹止痒,祛风止痉,退翳明目。现代药理证实本品提取物有抗惊厥、镇静、解热、抗过敏、免疫抑制及镇痛作用。苦参为3-5重量份;苦参为使药,是豆科灌木苦参的干燥根。主要功效为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现代药理证实本品对多种致炎剂所引起的炎症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氧化苦参碱能抗过敏。荆芥为3-5重量份;荆芥为使药,是唇形科一年生草本荆芥的干燥地上部分。主要、功效为祛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现代药理证实本品水煎剂有微弱解热作用;荆芥甲醇及醋酸乙酯提取物均有镇痛、抗炎作用,后者还有较强的抑制过氧化脂质和脂质氧化酶活性作用。当归为3-5重量份;当归为使药,是伞科形多年生草本当归的干燥根。主要功效为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现代药理证实本品对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均有增强作用。当归多糖能增强免疫功能、抗放射、抗肿瘤、抗氧化。本品还有镇静、镇痛、抗炎、抗缺氧、抗菌等作用。地肤子为3-5重量份;地肤子为使药,是藜科一年生草本地肤的干燥成熟果实。主要功效为清热利湿,止痒。现代药理证实本品水浸剂对多种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地肤子煎剂有利尿、抑制单核吞噬系统功能、抗炎作用。白鲜皮为3-5重量份;白鲜皮为使药,为芸香科多年生草本白鲜的干燥根皮。主要功效为清热燥湿,解毒,祛风。现代药理证实本品有抗炎、解热等作用。 所述薄荷挥发油含量为I 2% ml/g。所述滑石粉含量为2 4 %。所述硬脂酸镁含量为0. 5 2 %。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水的比例为50g聚乙烯吡咯烷酮兑IOOOml水。所述纳米金含量为0. 05 0. I纳米金颗粒的尺寸为2 5nm。本专利技术依据祖国传统中医内病外治理论,分子医学理论,利用纳米金颗粒的光热转换效应,选用古今临床实践中祛风润燥、疗效确切的组方中药为原料,并借助经络传导、穴位敷贴透皮给药技术,以达到祛风通络、润燥止痒、扶正驱邪、固本防复发的功效。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所述的敷贴片中含有纳米金颗粒,它是一种理想的光热转换材料,当敷贴片贴于规定部位时,其可使局部温度升高,从而达到软化皮肤角质层,进而有效促进敷贴片中药物活性成分透皮吸收的目的。此外,通过穴位敷贴给药技术,药物活性成分可直接渗透至皮肤、肌肉、经络、筋骨,达到开毛窍、温经、通络、祛风、止痒的功效。因此,较常规口服给药起效快,药效持久,同时不易引起胃、肝、肾脏等内脏器官的不良反应。本专利技术的敷贴片,取用督脉上的大椎穴位敷贴,每日贴一次。大椎,背部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外感病症,骨蒸潮热,癫狂痫等神志病,项强,脊痛,风疹,痤疮。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将白术IOg,防风9g,蝶脱IOg,苦参IOg,荆芥IOg,当归IOg,地肤子IOg,白鲜皮IOg混合后打细粉,加入由0. I %的纳米金颗粒(尺寸为2nm),50g聚乙烯吡咯烷酮和IOOOml水所制成的混合物,制成软材,过12目筛,烘干,取出,整粒,将颗粒均匀地平铺于盘上。另取薄荷10g,提取挥发油,将所得挥发油均匀地喷于所述颗粒上,挥发油含量为1%ml/g,待充分吸收后,加滑石粉3 %,搅匀,压片成型。实施例2将白术15g,防风15g,蝉蜕20g,苦参20g,荆芥20g,当归20g,地肤子20g,白鲜皮20g混合后打细粉,加入由0. 05%的纳米金颗粒(尺寸为5nm),50g聚乙烯吡咯烷酮和IOOOml水所制成的混合物,制成软材,过12目筛,烘干,取出,整粒,将颗粒均匀地平铺于盘上。另取薄荷20g,提取挥发油,将所得挥发油均匀地喷于所述颗粒上,挥发油含量为2 %ml/g,待充分吸 收后,加硬脂酸镁I %,搅匀,压片成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荨麻疹的穴位敷贴片,其特征在于敷贴片中包含有中药组合药物和纳米金颗粒,其中,中药原料的种类及重量配比如下:白术为3?5重量份;防风为3?5重量份;蝉蜕为3?5重量份;苦参为3?5重量份;荆芥为3?5重量份;当归为3?5重量份;地肤子为3?5重量份;白鲜皮为3?5重量份;所述穴位敷贴片制备过程的特征为:将上述中药混合后打细粉,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纳米金颗粒和水所制成的混合物,制成软材,过12目筛,烘干,取出,整粒,将颗粒均匀地平铺于盘上;另取薄荷3?5重量份,提取薄荷挥发油,将所得薄荷挥发油均匀地喷于所述颗粒上,待充分吸收后,加滑石粉或硬脂酸镁,搅匀,压片成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荨麻疹的穴位敷贴片,其特征在于敷贴片中包含有中药组合药物和纳米金颗粒,其中,中药原料的种类及重量配比如下 白术为3-5重量份; 防风为3-5重量份; 蝉蜕为3-5重量份; 苦参为3-5重量份; 荆芥为3-5重量份; 当归为3-5重量份; 地肤子为3-5重量份; 白鲜皮为3-5重量份; 所述穴位敷贴片制备过程的特征为将上述中药混合后打细粉,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纳米金颗粒和水所制成的混合物,制成软材,过12目筛,烘干,取出,整粒,将颗粒均匀地平铺于盘上;另取薄荷3-5重量份,提取薄荷挥发油,将所得薄荷挥发油均匀地喷于所述颗粒上,待充分吸收后,加滑石粉或硬脂酸镁,搅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萍竺炯张立坤
申请(专利权)人:张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