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讲机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66447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9 1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讲机充电器,包括底壳,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至少两个充电座兜,以及对应所述至少两个充电座兜形状尺寸设置的面壳;所述充电座兜的凹槽三面封闭、前部开放;所述充电座兜的后部相贴合对称设置在所述面壳内;所述充电座兜的后部内侧还设有充电触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讲机充电器,由于采用了两个对称且半封闭式的充电座兜,能够对多种不同厚度的对讲机及电池进行充电,解决了现有产品兼容性不强的问题,为使用者提供了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充电器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对讲机充电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公开的对讲机充电器通常是一种型号的对讲机充电器仅对应ー种型号的对讲机及其电池,因此,对于型号不同的对讲机,其机身或其电池的规格不尽相同,要采用不同型号的充电器进行充电;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也是由于现有充电器的充电座兜大多采用封闭式(四周均闭合的形状),这就限制了所能与其配合使 用的对讲机主机或电池的大小,尤其是对于不同型号的对讲机的主机,在厚度上往往有很大差异。当想要兼容其它机型时,需要更换零部件(如充电座兜)。从而,充电器与对讲机及其电池的单款单用,给使用者带来了不便,相应地,也提高了对讲机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干,针对现有对讲机充电器兼容性不强的缺陷,提供ー种对讲机充电器,对现有对讲机充电器进行改进,使其更符合用户的使用需求及习惯,提高对讲机充电器的使用的便利性。本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一种对讲机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至少两个充电座兜,以及对应所述至少两个充电座兜形状尺寸设置的面壳;所述充电座兜的凹槽三面封闭、前部开放;所述充电座3 的后部相贴合对称设置在所述面壳内;所述充电座3 的后部内侧设有充电触片。在本技术的对讲机充电器中,所述底壳的底平面内设有多个从不同方向向外引出的导线槽。在本技术的对讲机充电器中,所述底壳与面壳之间还包含一沿底壳外围设置的环形指示灯。在本技术的对讲机充电器中,所述多个导线槽上还设有固定电源线的卡线位。在本技术的对讲机充电器中,所述底壳设有电源接入ロ,该电源接入ロ与对讲机充电器的电路连接板电连接。在本技术的对讲机充电器中,所述底壳上设有三个导线槽,所述三个导线槽分别与所述底壳的三条边相垂直。在本技术的对讲机充电器中,所述环形指示灯包括由两个半环形的指示灯,分别与对应位置的充电座兜的电路连接板电连接。在本技术的对讲机充电器中,所述电路连接板上包括电池电量检测电路。本技术对讲机充电器,由于采用了两个对称且半封闭式的充电座兜,能够对多种不同厚度的对讲机及电池进行充电,还可对两块电池,或是两个对讲机,或是ー个对讲机一块电池同时进行充电;为使用者提供了很大的方便。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对讲机充电器的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对讲机充电器的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对讲机充电器的实施例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对讲机充电器的实施例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对讲机充电器的实施例的仰视图;图6为本技术对讲机充电器的实施例的分离状态下各部件的示意图; 图7至图14为本技术对讲机充电器的实施例为不同充电对象进行充电的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图I至图3,为本技术对讲机充电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如图I所示,该对讲机充电器包括底壳6,安装在底壳6上的至少两个充电座兜4,以及对应至少两个充电座兜4形状尺寸设置的面壳3 ;充电座兜4的凹槽三面封闭、前部开放;充电座兜4的后部相贴合对称设置在面壳3内;充电座兜4的后部内侧设有充电触片。从图中可以看到,在此实施例中,由于采用了至少两个对称且半封闭式的充电座兜,可以不限制充电对象的厚度,能够对多种不同厚度的对讲机及电池进行充电,为使用者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具体地由图I可以看出,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充电座兜4的凹槽三面封闭、前部开放,在充电座兜4的后部内侧还设有充电触片。凹槽的半封闭式设计,其有益效果在干,既保证了放置于其内的充电对象的稳固性(后部及左右两侧封闭),又保证了具有不同厚度的充电对象均可以适用此充电产品(前部开放,因而对对讲机主机或电池的厚度并无特殊的限定尺寸)。无论是单独充主机或电池,或者同时给两个主机或两个电池或一主机ー电池充电,使用时都不限制主机的厚度,也不限制电池的厚度,可兼容DMR、TETAR、DMR EX等多种机型。当然,在这里需说明的是,充电座兜的个数至少为但不限制于为两个,可以是三个或者更多,其带来的有益效果与上述内容类似,在此不累述。进ー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充电座兜可以采用尺寸和大小均相同的对称设计,这种设计的好处在于,对于使用者来说,不分主次的两个充电座兜,在匹配充电目标时,不会出现因两者存在差异而需进行选择的过程,避免安置充电对象的操作过程的不便和失误。使用者可以轻松并快速地将充电对象安放到凹槽处,且此过程不会出现错误,一定是准确方便地。另外,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充电座兜的个数可不仅限于是两个,亦可以是三个及以上。其达到的有益效果与以上的描述相类似,在此不做进ー步叙述。另外需补充说明,在图I中的充电座兜4内,有四个指示字符,其中,“ + ”代表正扱, 代表负极,“T”代表温度检测,“C”代表电池类别识别。图4至图5为本技术对讲机充电器的另ー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对讲机充电器的仰视图,图上可以看出,在底壳6的底平面内,设有3个沿不同方向向外引出的导线槽8,以及与之相配合使用的卡线位9,用于固定电源线。在本实施例中,三个导线槽8分别与底壳6的三条边相垂直,在本技术的另ー实施例中,也可选择将导线槽设置为沿底壳6的4个直角点向外引出的形式。电源接头接入到对讲机充电器电源输入口7(设置在底壳的底部)后,可通过图中任意ー个导线槽8向外引出,具体选择哪一个导线槽,则根据实际环境,确定最合适的方向。底壳的底平面内设置的多个从不同方向向外引出的导线槽,解决了电源线易折断的问题。电源接入口 7放置于对讲机充电器底部,电源接头接入到对讲机充电器的电源接入口 7后,电源线可通过导线槽8从座充的不同方向引出。通过导向不同方向的导线槽,电源线可从座充的不同侧面引出,伸向不同的方向,因此座充摆放方向有多种选择,而不受电源线的限制。电源接头藏于座充底部,可得到充分保护,电源线可保持紧贴放置平面,放置平面起到支撑电源线的作用,減少疲劳损坏。电源线可随安置需要选择从相应的方向引出,可避免电源线的弯曲,減少损坏,电源线不易被折断,可延长电源线的使用寿命。然而现有的对讲机充电器,电源接入口多设置在充电器的侧面或背面,分为水平插入接ロ方式和垂直插入接ロ方式。水平插入接ロ方式的电源接头(SR)容易碰到其它物体(如墙面等)造成连接ロ松动、电源线折断。垂直插入接ロ方式电源线在低温情况下,悬空弯曲加上缺少固定和支撑,电源线易折断。本技术的产品,则很好地克服了上述两类接ロ方式带来的影响,很好地保护了电源线,也减小了对讲机充电器在使用过程中对放置于其周围的物体的影响,达到了一举两得的益处。如图6所示,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对讲机充电器在组装之前各个部件的示意图。从图6中可以看出,该对讲机充电器,由面壳3、两个相连的充电座兜4、底壳6以及安装在充电座兜4タト、与其形状相匹配的面壳组成,在底壳与面壳之间还包含ー个沿底壳外围设置的环形指示灯5。在底壳的底部还有ー电源接入口 7,该电源接入口 7与对讲机充电器的电路连接板之间有电连接关系。现有技术中的充电器的工作指示灯,无法全方位地对充电器的工作状态进行指示,总会使得使用者在某些角度观察时,无法清楚、方便的辨认充电对象当前的充电状态。而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讲机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6),安装在所述底壳(6)上的至少两个充电座兜(4),以及对应所述至少两个充电座兜(4)形状尺寸设置的面壳(3);所述充电座兜(4)的凹槽三面封闭、前部开放;所述充电座兜(4)的后部相贴合对称设置在所述面壳(3)内;所述充电座兜(4)的后部内侧设有充电触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讲机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6),安装在所述底壳(6)上的至少两个充电座兜(4),以及对应所述至少两个充电座兜(4)形状尺寸设置的面壳(3);所述充电座兜(4)的凹槽三面封闭、前部开放;所述充电座兜(4)的后部相贴合对称设置在所述面壳(3)内;所述充电座兜⑷的后部内侧设有充电触片。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对讲机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6)的底平面内设有多个从不同方向向外引出的导线槽(8)。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讲机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6)与面壳(3)之间还包含一沿底壳外围设置的环形指示灯(5)。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義祥耿少伟覃正俊
申请(专利权)人: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