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欢欢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单个型毒蜂蜇伤的外敷药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66020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9 1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即一种治疗单个型毒蜂蜇伤的外敷药物。该药物是由下述原料制成的:鲜马齿苋、鲜仙人掌各2—25克,鲜丝瓜根15—18克,轻粉10—12克。它具有原料配方新颖、制备简单、使用方便、吸收快、效果好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即一种治疗单个型毒蜂蜇伤的外敷药物
技术介绍
单个型毒蜂蜇伤是指被单个毒蜂(主要指蜜蜂、马蜂、黄蜂)蜇成的轻度伤害,其症状表现为局部灼痛,红肿,或形成水泡。目前,国内治疗单个型毒蜂蜇伤药物以西药为主,在中医处理或用火罐拔出毒液,但存在治疗费用高、治疗效果不够满意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目前治疗单个型毒蜂蜇 伤使用药物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治疗单个型毒蜂蜇伤的外敷药物。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治疗单个型毒蜂蜇伤的外敷药物,该药物是由下述原料制成的鲜马齿苋、鲜仙人掌各20— 25克,鲜丝瓜根15 —18克,轻粉10 —12克。一种治疗单个型毒蜂蜇伤的外敷药物,该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将上述配比量中药原料前3味捣烂成稀糊状,混合后再加入配比量轻粉调至稠糊状,即成外敷药物。一种治疗单个型毒蜂蜇伤的外敷药物,药物配方原料价格低廉,取料容易,可降低治疗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一种治疗单个型毒蜂蜇伤的外敷药物,其治疗思路是清热解毒、活血消肿。在原料配方上遵循药性经属,偏重清热解毒,兼顾整体平衡。药物中鲜马齿苋具有消热解毒、散血消肿作用,鲜仙人掌具有行气活血、清热解毒作用,鲜丝瓜根具有活血、通络、消肿作用,轻粉具有攻毒、利水作用。上述中药原料经辨证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尤其将药物直接投向创面,从而有效地发挥出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的功效,以达到治愈单个型毒蜂蜇伤之目的。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特点原料配方新颖、制备简单、使用方便、吸收快、效果好。使用方法I、本药物为外用稠糊状药物。2、用量每日2次,上、下午各I次,每次用量8—10克。3、方法将药物覆盖敷贴于创面,药物厚度3— 4毫米,然后用纱布盖上胶带固定。注意事项I、治疗期间,忌食生冷、辛辣、油腻、有刺激的食物。2、禁止内服。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 :一种治疗单个型毒蜂蜇伤的外敷药物的原料组合为鲜马齿苋、鲜仙人掌各20克,鲜丝瓜根15克,轻粉10克。该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将上述配比量中药原料前3味捣烂成稀糊状,混合后再加入配比量轻粉调至稠糊状,即成外敷药物。实施例2 : —种治疗单个型毒蜂蜇伤的外敷药物的原料组合为鲜马齿苋、鲜仙人掌各25克,鲜丝瓜根18克,轻粉12克。该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将上述配比量中药原料前3味捣烂成稀糊状,混合后再加入配比量轻粉调至稠糊状,即成外敷药物。临床治疗效果实验过程2006年至2011年,采用该技术方案治疗单个型毒蜂蜇伤患者共27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I例。患者年龄最小5岁,最大53岁,其中10 — 30岁患者19例,占70%。在27例患者中,24例为蜇伤当天就诊,另3例为蜇伤后2-3天就诊。按上述技术方案治疗,2天为一疗程,治疗二个疗程即停止。 诊断标准一种治疗单个型毒蜂蜇伤的外敷药物,所治疗的疾忠,其症状确定为局部灼痛,红肿,或形成水泡。疗效判断标准疗效判断主要依据于该疾病症状是否消失,具体分为以下三级痊愈一患者用药后,疾病诸症状完全消失;好转一患者用药后,疾病诸症状大部分消失或明显减轻;无效一患者用药后,疾病诸症状毫无消失。治疗结果用本专利技术药物治疗单个型毒蜂蜇伤患者27例,用药I天痊愈2例,用药2天痊愈6例,用药3—4天痊愈16例,用药二个疗程后好转3例。一疗程内治愈率为29 %,二疗程内治愈率为88%,有效率为100%。在蜇伤当天就诊的24例患者中,经二个疗程治疗,22例痊愈,治愈率占91 %;不在蜇伤当天就诊的3例患者中,经二个疗程治疗,2例痊愈,治愈率占66%。由此分析,本专利技术药物对蜇伤后当天就诊患者治疗效果要明显好于不在蜇伤后当天就诊患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单个型毒蜂蜇伤的外敷药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是由下述原料制成的:鲜马齿苋、鲜仙人掌各20—25克,鲜丝瓜根15—18克,轻粉10—12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单个型毒蜂蜇伤的外敷药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是由下述原料制成的鲜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欢欢高伟庆于倩
申请(专利权)人:徐欢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