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国雄专利>正文

一种出雾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58682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9 0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出雾头,其特征是:包括壳体,壳体由圆形底面与侧壁构成,侧壁围着底面,侧壁的底边缘与底面的边缘接壤,底面与侧壁连接于一起,或者底面与侧壁一体成型;所述侧壁上设有进雾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出雾头出雾量大,不受风扇风速的影响,利于提高风扇的降温能力和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出雾头设有挡雾板,使从进雾口进入出雾头的雾能分开两部分,可以使雾均匀地从出雾头出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出雾头其侧壁与底面成具有一定角度,该角度利于出雾头的出雾量不受风扇风速的影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出雾头设有遮挡板,遮挡板避免从风扇吹出来的风产生气流影响雾进入出雾头,从而有利于稳定出雾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出雾头,该种出雾头用于喷雾风扇中。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电风扇一般都是通过电机带动扇叶转动吹风的,当气温较高的时候,吹出的风仍旧是热的,没有凉感,甚至还会感到更热。当风扇吹出的风中带有水汽的时候,就会因为水汽蒸发和直接接触人体皮肤而达到降温的效果。于是,就有了喷雾风扇的出现,喷雾风扇的风扇罩体中一般设有出雾装置,雾通过该装置出到外界,众所周知,喷雾风扇所出雾的量的大小,及电风扇风量的大小,直接影响降温效果,出雾量的大小又受到电风扇风速的影响。但现有技术中的喷雾风扇中的出雾装置结构复杂,出雾效果不佳,以致造成喷雾风扇的降温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出雾头,该种喷雾头,利于出雾,受风扇的风速影响小,提高了喷雾风扇的降温效率。本技术可以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出雾头,其特征是包括壳体,壳体由圆形底面与侧壁构成,侧壁围着底面,侧壁的底边缘与底面的边缘接壤,底面与侧壁连接于一起,或者底面与侧壁一体成型;所述侧壁上设有进雾口。本技术解决问题还可以进一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所述底面其内面设有挡雾板,挡雾板与进雾口间设有间隙,挡雾板与侧壁间设有间隙。所述挡雾板正对着进雾口,其在进雾口处的投影面积为进雾口截面面积的三分一至三分之二。所述挡雾板其面向出雾口的面为弧形面。所述挡雾板其面向出雾口的面为弧形面,该弧形面其轴线与所述底面的轴线平行。所述侧壁其壁面为圆台形的侧面,侧壁从与底面边缘接壤的那一端开始往另一端渐渐径向向外扩张。所述侧面其侧棱与底面的夹角β范围为15 21度。所述侧壁其在与进雾口对应边缘处设有遮挡板,遮挡板一边缘与侧壁的对应边缘接壤,所述遮挡板与侧壁一体成型,或者所述遮挡板与侧壁各自独立,遮挡板与侧壁可装拆式连接。所述遮挡板向内倾斜。所述遮挡板为弧形板。上述技术方案具有这样的技术效果I、本技术出雾头出雾量大,不受风扇风速的影响,利于提高风扇的降温能力和效率。2、本技术出雾头设有挡雾板,使从进雾口进入出雾头的雾能分开两部分,可以使雾均匀地从出雾头出来。3、本技术出雾头其侧壁与底面成具有一定角度,该角度利于出雾头的出雾量不受风扇风速的影响。4、本技术出雾头设有遮挡板,遮挡板避免从风扇吹出来的风产生气流影响雾进入出雾头,从而有利于稳定出雾量。附图说明图I、图2、图3、图4、图5是本技术出雾头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A-A方向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出雾头用于风扇中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实施例如图I至图7所不,一种出雾头,包括壳体,壳体由圆形底面I与侧壁2构成,侦彳壁2围着底面1,侧壁2的底边缘与底面I的边缘接壤,底面I与侧壁2连接于一起,或者底面I与侧壁2 —体成型;所述侧壁上设有进雾口 4。本技术又一改进实例为所述底面I其内面设有挡雾板3,挡雾板3与进雾口4间设有间隙,挡雾板3与侧壁2间设有间隙。挡雾板可以将挡住的雾反弹回来,然后从出雾头出来,有利于出雾头出雾均匀。本技术又一改进实例为所述挡雾板3正对着进雾口 4,其在进雾口 4处的投影面积为进雾口截面面积的三分一至三分之二。挡雾板可以将从进雾口进入的雾挡住反弹回来,然后从出雾头出来,没有挡住的雾将继续前进,然后受到侧壁的阻挡后再反弹出雾,该结构有利于出雾头出雾均匀。本技术又一改进实例为所述挡雾板3其面向出雾口 4的面为弧形面。弧形面有利于对从进雾口进入的雾顺利地分散,使出雾头出雾均匀。本技术又一改进实例为所述挡雾板3其面向出雾口 4的面为弧形面,该弧形面其轴线与所述底面的轴线平行。本技术又一改进实例为所述侧壁2其壁面为圆台形的侧面,侧壁2从与底面边缘接壤的那一端开始往另一端渐渐径向向外扩张。所述侧面其侧棱与底面的夹角β范围为15 21度。该结构使出雾头的出雾量不受风扇风速的影响,可以把风扇吹出的挡开,让雾顺利地从出雾头出到外界。按设计需要,所述侧面其侧棱与底面的夹角β范围可为15度、18度、21度,或者为范围为15 21度其中一个值。本技术又一改进实例为所述侧壁2其在与进雾口 4对应边缘处设有遮挡板5,遮挡板5 —边缘与侧壁2的对应边缘接壤,所述遮挡板5与侧壁2 —体成型,或者所述遮挡板5与侧壁2各自独立,遮挡板5与侧壁2可装拆式连接。有遮挡板板可以避免从风扇吹出的风形成的风压给出雾头的出雾造成影响。所述遮挡板与侧壁各自独立,有利于各自成型,方便制造。可装拆式连接,可以采用螺钉连接。本技术又一改进实例为所述遮挡板向内倾斜。本技术又一改进实例为所述遮挡板为弧形板。如图7所示,出雾头在应用时,设于风扇的风罩中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出雾头,其特征是包括壳体,壳体由圆形底面与侧壁构成,侧壁围着底面,侧壁的底边缘与底面的边缘接壤,底面与侧壁连接于一起,或者底面与侧壁一体成型;所述侧壁上设有进雾口。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出雾头,其特征是所述底面其内面设有挡雾板,挡雾板与进雾口间设有间隙,挡雾板与侧壁间设有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雾头,其特征是所述挡雾板正对着进雾口,其在进雾口处的投影面积为进雾口截面面积的三分一至三分之二。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雾头,其特征是所述挡雾板其面向出雾口的面为弧形面。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雾头,其特征是所述挡雾板其面向出雾口的面为弧形面,该弧形面其轴线与所述底面的轴线平行。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出雾头,其特征是所述侧壁其壁面为圆台形的侧面,侧壁从与底面边缘接壤的那一端开始往另一端渐渐径向向外扩张。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出雾头,其特征是所述侧面其侧棱与底面的夹角β范围为15 21度。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出雾头,其特征是所述侧壁其在与进雾口对应边缘处设有遮挡板,遮挡板一边缘与侧壁的对应边缘接壤,所述遮挡板与侧壁一体成型,或者所述遮挡板与侧壁各自独立,遮挡板与侧壁可装拆式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出雾头,其特征是所述遮挡板向内倾斜。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出雾头,其特征是所述遮挡板为弧形板。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出雾头,其特征是包括壳体,壳体由圆形底面与侧壁构成,侧壁围着底面,侧壁的底边缘与底面的边缘接壤,底面与侧壁连接于一起,或者底面与侧壁一体成型;所述侧壁上设有进雾口。本技术出雾头出雾量大,不受风扇风速的影响,利于提高风扇的降温能力和效率。本技术出雾头设有挡雾板,使从进雾口进入出雾头的雾能分开两部分,可以使雾均匀地从出雾头出来。本技术出雾头其侧壁与底面成具有一定角度,该角度利于出雾头的出雾量不受风扇风速的影响。本技术出雾头设有遮挡板,遮挡板避免从风扇吹出来的风产生气流影响雾进入出雾头,从而有利于稳定出雾量。文档编号B05B15/04GK202516732SQ20122002907公开日2012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5日专利技术者梁国雄 申请人:梁国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出雾头,其特征是:包括壳体,壳体由圆形底面与侧壁构成,侧壁围着底面,侧壁的底边缘与底面的边缘接壤,底面与侧壁连接于一起,或者底面与侧壁一体成型;所述侧壁上设有进雾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国雄
申请(专利权)人:梁国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