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铅已成为环境中最普遍的重金属污染物之一。人类的许多活动,例如采矿、冶炼、焚烧、使用含铅汽油、颜料以及化肥和杀虫剂等等,都是铅污染的主要来源。我国生产和使用铅的有关企业,空气中铅尘和铅烟超标13-1417倍,大气中含铅尘粒可以直接降落到地面,或以含铅废渣堆集在地面,或因含铅污水,污泥作肥料使用,都可使土壤遭受铅的污染。一些工业城市郊区农田土壤铅含量高于背景值100多倍,生产的稻米铅含量高于非污染区数十倍。人体摄入过量的铅,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出现疲惫、头痛、痉挛、精神障碍等。过量铅可损伤骨髓造血系统,引起贫血,同时作用于心血管系统时引起动脉硬化、心肌损伤。被铅污染的环境特别是土壤给植物,动物以及人类的健康带来了相当大的威胁。目前,较为成熟的且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物理化学技术有客土技术、淋洗技术、热处理技术、电解技术、固化技术、玻璃化技术。这些物理化学修复技术,各有其优点,但都存在工程量大,费用昂贵,难以展开大规模污染土壤的改良,同时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以及导致土壤结构破坏,土壤活性下降和土壤肥力退化等生态问题。植物修复技术是一 ...
【技术保护点】
铅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方法,其特征是:以传统农耕法将东南景天种植到铅污染土壤中,施用氮磷钾肥和有机肥,促进东南景天根系的生长;在生长3-4个月或生长到30-40cm高度之后首次收割地上部,以后每生长3个月收割一次,收割时地上部留茎2-3cm高,并将收割的地上部转移到其他地方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肖娥,李廷强,何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