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阳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农田土壤的农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94690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农田土壤的农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作物种植之前,进行土壤翻耕制垄,共翻耕两次,两次翻耕间隔10-15天;翻耕深度20-30厘米;垄间间隔25-35厘米;2.第二次翻耕第一次翻耕后的垄脊;3.在两次翻耕后的农田中种植紫花苜蓿种子,种植在垄脊上,种植株距5-8厘米;4.种植紫花苜蓿同时施氮肥1次,施量为12-18公斤/亩;15-20天后,施钾肥一次,施量为10-15公斤/亩;5.紫花苜蓿生长期结束后,收割地上植株部分;然后翻耕土壤一次,翻耕深度20-30厘米,翻耕部位为垄沟和垄脊;6.测试多环芳烃总去除率。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降低土壤修复的技术成本、缩短修复周期、避免修复过程带来的二次污染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环芳烃污染农田土壤原位修复方法,特别是一种用于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农田土壤的农艺方法
技术介绍
:农田土壤多环芳烃污染在中国较为普遍,主要是由于污水灌溉、秸秆焚烧,大气沉降等造成。多环芳烃具有强烈的致癌、致畸和致突变性的特点,其溶解度很小,疏水性差,极易吸附于土壤固体颗粒,由于4环以上的绸环多环芳烃生物降解性差,因此可在土壤环境中长期存留。土壤多环芳烃在降水、植物吸收和生物作用等因素影响下,将对地下水造成潜在的污染风险,或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导致极大的人群健康因患。农田土壤受多环芳烃污染后,若无人为干预,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内将无法自我净化,形成巨大的生态风险。多环芳烃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客土法,淋溶法,化学氧化法和生物法。客土法是指将污染土壤挖掘外运,并将原场地更换为清洁新土,该方法成本较高,外运土壤将造成二次污染。淋溶法是指利用各种化学和生物-化学复合淋洗药剂淋洗污染土壤层,同时在淋溶场地中打井回收携带污染物的淋洗液,该方法难于大规模实施,原位修复难度高,且存在化学药剂带来的二次污染风险。化学氧化法是指利用各种氧化剂氧化土壤中的污染物,该方法存在二次污染风险,原位实施难度较高。生物法是指利用植物、微生物的吸收、同化、降解等作用去除土壤污染物,该方法修复周期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农田土壤的农艺方法。该农艺方法可降低土壤修复的技术成本,缩短修复周期,避免修复过程带来的二次污染。用于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农田土壤的农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作物种植之前,进行土壤翻耕制垄,共翻耕两次,两次翻耕间隔10-15天;翻耕深度20-30厘米;垄间间隔25-35厘米。2、第二次翻耕第一次翻耕后的垄脊。3、在两次翻耕后的农田中种植紫花苜蓿种子,种植在垄脊上,种植株距5-8厘米。4、种植紫花苜蓿同时施氮肥1次,施量为12-18公斤/亩;15-20天后,施钾肥一次,施量为10-15公斤/亩。5、紫花苜蓿生长期结束后,收割地上植株部分;然后翻耕土壤一次,翻耕深度20-30厘米,翻耕部位为垄沟和垄脊。-->6、测试多环芳烃总去除率。土壤翻耕为常规农艺方法,采用多次翻耕,增加土壤含氧浓度,方法简单,作为一种土壤修复的调控技术,无能耗,技术成本低;利用土壤翻耕和种植紫花苜蓿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农田土壤,每年可实施一次,修复周期较短;种植紫花苜蓿,利用紫花苜蓿根系对多环芳烃的特殊吸收作用,去除农田土壤中的多环芳烃,不产生二次污染。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1、在种植紫花苜蓿之前,进行土壤翻耕制垄,共翻耕两次,两次翻耕间隔10天;翻耕深度20厘米;垄间间隔25厘米。2、第二次翻耕第一次翻耕后的垄脊。3、在两次翻耕后的农田中种植紫花苜蓿种子,种植在垄脊上,种植株距5厘米。4、种植紫花苜蓿同时施氮肥1次,施量为12公斤/亩;15天后,施钾肥一次,施量为10公斤/亩。5、紫花苜蓿生长期结束后,收割地上植株部分;然后翻耕土壤一次,翻耕深度20厘米,翻耕部位为垄沟和垄脊。6、测试多环芳烃总去除率为22.3%。实施例2:1、在作物种植之前,进行土壤翻耕制垄,共翻耕两次,两次翻耕间隔13天;翻耕深度25厘米;垄间间隔30厘米。2、第二次翻耕第一次翻耕后的垄脊。3、在两次翻耕后的农田中种植紫花苜蓿种子,种植在垄脊上,种植株距6.5厘米。4、种植紫花苜蓿同时施氮肥1次,施量为15公斤/亩;18天后,施钾肥一次,施量为13公斤/亩。5、紫花苜蓿生长期结束后,收割地上植株部分;然后翻耕土壤一次,翻耕深度25厘米,翻耕部位为垄沟和垄脊。6、测试多环芳烃总去除率为21.5%。实施例3:1、在作物种植之前,进行土壤翻耕制垄,共翻耕两次,两次翻耕间隔15天;翻耕深度30厘米;垄间间隔35厘米。2、第二次翻耕第一次翻耕后的垄脊。-->3、在两次翻耕后的农田中种植紫花苜蓿种子,种植在垄脊上,种植株距8厘米。4、种植紫花苜蓿同时施氮肥1次,施量为18公斤/亩;20天后,施钾肥一次,施量为15公斤/亩。5、紫花苜蓿生长期结束后,收割地上植株部分;然后翻耕土壤一次,翻耕深度30厘米,翻耕部位为垄沟和垄脊。6、测试多环芳烃总去除率为2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农田土壤的农艺方法,其特征是:用于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农田土壤的农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作物种植之前,进行土壤翻耕制垄,共翻耕两次,两次翻耕间隔10-15天;翻耕深度20-30厘米;垄间间隔25-35厘米;    (2)、第二次翻耕第一次翻耕后的垄脊;    (3)、在两次翻耕后的农田中种植紫花苜蓿种子,种植在垄脊上,种植株距5-8厘米;    (4)、种植紫花苜蓿同时施氮肥1次,施量为12-18公斤/亩;15-20天后,施钾肥一次,施量为10-15公斤/亩;    (5)、紫花苜蓿生长期结束后,收割地上植株部分;然后翻耕土壤一次,翻耕深度20-30厘米,翻耕部位为垄沟和垄脊;    (6)、测试多环芳烃总去除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农田土壤的农艺方法,其特征是:用于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农田土壤的农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作物种植之前,进行土壤翻耕制垄,共翻耕两次,两次翻耕间隔10-15天;翻耕深度20-30厘米;垄间间隔25-35厘米;(2)、第二次翻耕第一次翻耕后的垄脊;(3)、在两次翻耕后的农田中种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波杨瑞王洪宋雪英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