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计甩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46650 阅读:179 留言:2更新日期:2012-11-05 1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体温计甩表器,包括交流电源、甩表电动机、电源按钮、电源电路和甩表控制电路,所述甩表控制电路包括时基集成电路、第三电阻器、第四电阻器、电位器、第三电容器、第四电容器、第五电容器、第二二极管和继电器。时基集成电路通电后,继电器通电吸合,继电器的常开开关接通,使电源按钮在复位后电源自锁,甩表器驱动电动机通电工作;信号输出端由高电平跳变为低电平,继电器释放,其常开开关断开,驱动电动机的工作电源被切断,驱动电动机停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同时甩几十支体温计,可减轻病房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具有外围电路简单、性能稳定、安装调试方便、有利于普及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体温计甩表器,尤其涉及一种能够自动甩表的体温计甩表器。
技术介绍
每当秋季和春季来临,感冒发烧的人比较多,医生都要用体温计来测量体温,致使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加大,不能够准确的将体温计甩到原始位置,导致医生对病人的病情得不到准确的判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自动甩表的体温计甩表器。 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包括交流电源、甩表电动机、电源按钮、电源电路和甩表控制电路,所述甩表控制电路包括时基集成电路、第三电阻器、第四电阻器、电位器、第三电容器、第四电容器、第五电容器、第二二极管和继电器,所述时基集成电路的正极输入端分别与所述时基集成电路的强制复位端、所述电源电路的正极输出端、所述第三电阻器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电阻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器的第二端串联所述电位器后分别与所述电位器的滑动端、所述时基集成电路的高触发端、所述时基集成电路的放电端和所述第三电容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器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时基集成电路的负极输入端、所述电源电路的负极输出端、所述第四电容器的第一端、所述继电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电源按钮的第二常开按钮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器的第二端与所述时基集成电路的低触发端连接,所述电源按钮的第二常开按钮的第二端串联所述第五电容器后分别与所述时基集成电路的信号输入端和所述第四电阻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时基集成电路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继电器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电源按钮的第一常开按钮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继电器的常开开关的第一端、所述交流电源的火线和所述甩表电动机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按钮的第一常开按钮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继电器的常开开关的第二端和所述电源电路的火线输入端连接,所述甩表电动机的第二端与所述交流电源的零线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能够同时甩几十支体温计,可减轻病房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本技术还具有外围电路简单、性能稳定、安装调试方便、有利于普及的优点。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I所示本技术包括交流电源、甩表电动机M、电源按钮S、电源电路和甩表控制电路,甩表控制电路包括时基集成电路1C、第三电阻器R3、第四电阻R4器、电位器RP、第三电容器C3、第四电容器C4、第五电容器C5、第二二极管VD2和继电器K,时基集成电路IC的正极输入端分别与时基集成电路IC的强制复位端、电源电路的正极输出端、第三电阻器R3的第一端和第四电阻器R4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阻器R3的第二端串联电位器RP后分别与电位器RP的滑动端、时基集成电路IC的高触发端、时基集成电路IC的放电端和第三电容器C3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容器C3的第二端分别与时基集成电路IC的负极输入端、电源电路的负极输出端、第四电容器C4的第一端、继电器K的第一端、第二二极管VD2的正极和电源按钮的第二常开按钮Sb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电容器C4的第二端与时基集成电路IC的低触发端连接,电源按钮的第二常开按钮Sb的第二端串联第五电容器C5后分别与时基集成电路IC的信号输入端和第四电阻器R4的第二端连接,时基集成电路IC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继电器K的第二端和第二二极管VD2的负极连接;电源按钮的第一常开按钮Sa的第一端分别与继电器的常开开关K-I的第一端、交流电源的火线和甩表电动机M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电源按钮的第一常开按钮Sa的第二端分别与继电器的常开开关K-I的第二端和电源电路的火线输入端连接,甩表电动机M的第二端与交流电源的零线连接。如图I所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接上电源,按下电源按钮S时,交流220V电压一路经第二电阻器R2限流降压后将电源指示发光二级管VL点亮;另一路经第一电容器Cl降压、稳压二极管VS稳压、整流二极管VS整流、第二电容器C2滤波后,为甩表器控制电路提供12V工作电压。时基集成电路IC通电后,由于其高触发端电压低于4V,故信号输出端输出高电平使继电器K通电吸合,继电器的常开开关K-I接通,使电源按钮S在复位后电源自锁,甩表器驱动电动机M通电工作。与此同时,第三电容器C3通过时基集成电路的放电端内电路快速放电后,又通过电位器RP和第三电阻器R3充电,当第三电容器C3两端电压充至8V以上时,时基集成电路IC电路翻转,信号输出端由高电平跳变为低电平,继电器K释放,其常开开关K-I断开,整经机的工作电源被切断,驱动电动机M停转,电源指示发光二级管VL熄灭,完成一次甩表动作。若需要再次启动甩表器则只要再按下电源按钮S即可。权利要求1.一种体温计甩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流电源、甩表电动机、电源按钮、电源电路和甩表控制电路,所述甩表控制电路包括时基集成电路、第三电阻器、第四电阻器、电位器、第三电容器、第四电容器、第五电容器、第二二极管和继电器,所述时基集成电路的正极输入端分别与所述时基集成电路的强制复位端、所述电源电路的正极输出端、所述第三电阻器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电阻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器的第二端串联所述电位器后分别与所述电位器的滑动端、所述时基集成电路的高触发端、所述时基集成电路的放电端和所述第三电容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器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时基集成电路的负极输入端、所述电源电路的负极输出端、所述第四电容器的第一端、所述继电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电源按钮的第二常开按钮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器的第二端与所述时基集成电路的低触发端连接,所述电源按钮的第二常开按钮的第二端串联所述第五电容器后分别与所述时基集成电路的信号输入端和所述第四电阻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时基集成电路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继电器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电源按钮的第一常开按钮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继电器的常开开关的第一端、所述交流电源的火线和所述甩表电动机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按钮的第一常开按钮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继电器的常开开关的第二端和所述电源电路的火线输入端连接,所述甩表电动机的第二端与所述交流电源的零线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体温计甩表器,包括交流电源、甩表电动机、电源按钮、电源电路和甩表控制电路,所述甩表控制电路包括时基集成电路、第三电阻器、第四电阻器、电位器、第三电容器、第四电容器、第五电容器、第二二极管和继电器。时基集成电路通电后,继电器通电吸合,继电器的常开开关接通,使电源按钮在复位后电源自锁,甩表器驱动电动机通电工作;信号输出端由高电平跳变为低电平,继电器释放,其常开开关断开,驱动电动机的工作电源被切断,驱动电动机停转。本技术能够同时甩几十支体温计,可减轻病房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本技术还具有外围电路简单、性能稳定、安装调试方便、有利于普及的优点。文档编号G01K5/22GK202511909SQ20122007707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5日专利技术者叶春, 高潮彬, 龚福智 申请人:成都掌握移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体温计甩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流电源、甩表电动机、电源按钮、电源电路和甩表控制电路,所述甩表控制电路包括时基集成电路、第三电阻器、第四电阻器、电位器、第三电容器、第四电容器、第五电容器、第二二极管和继电器,所述时基集成电路的正极输入端分别与所述时基集成电路的强制复位端、所述电源电路的正极输出端、所述第三电阻器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电阻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器的第二端串联所述电位器后分别与所述电位器的滑动端、所述时基集成电路的高触发端、所述时基集成电路的放电端和所述第三电容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器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时基集成电路的负极输入端、所述电源电路的负极输出端、所述第四电容器的第一端、所述继电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电源按钮的第二常开按钮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器的第二端与所述时基集成电路的低触发端连接,所述电源按钮的第二常开按钮的第二端串联所述第五电容器后分别与所述时基集成电路的信号输入端和所述第四电阻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时基集成电路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继电器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电源按钮的第一常开按钮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继电器的常开开关的第一端、所述交流电源的火线和所述甩表电动机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按钮的第一常开按钮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继电器的常开开关的第二端和所述电源电路的火线输入端连接,所述甩表电动机的第二端与所述交流电源的零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春高潮彬龚福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掌握移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2条评论
  • 来自[未知地区] 2012年11月05日 19:50
    希望实用新型能够同时甩几十支体温计,可减轻病房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0
  • 来自[未知地区] 2012年11月05日 19:49
    我很好奇!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