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本渭专利>正文

自动喂入式秸秆锯断还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4114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喂入式秸秆锯断还田机。该机由1.8千瓦汽油机作动力,机架上装着传动装置及单行走轮,机架前下方固定着一排装有定刀的自动喂入杆齿,其上方的锯切轴上紧固一排圆锯片。由一人操作,机器前进时,铺在地上的秸秆沿杆齿工作面上升,并被高速旋转的锯片带向定刀被锯断,经导流板均匀地撒向田间。该机能将多种作物秸秆锯断还田,结构简单,通过性能好,作业效率为0.4公顷/小时,宜在广大农村使用推广。(*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喂入式秸秆锯断还田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每年生产的各种作物的秸秆约为7.24亿吨,除作为生活燃料、肥料、饲料及工业原料外,还有1.07亿吨秸秆(占总量的15.2%)变成废弃物,往往在田间被直接烧掉,不仅污染了环境,还因烟雾造成附近机场飞机不能下降,高速公路被迫关闭等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国农村近年来以人畜粪便为原料的沼气池建设迅猛发展,2001年建池农户已达1000万户,农业部计划明年再推广1000万户,建池农户将占总农户的10%,沼气将代替更多的秸秆作为生活燃料,同时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对煤、油、电等商品能源的需求逐年增长(过去20年间年均增长7.7%),在未来的许多年内待处理的秸秆必将逐年增多。另一方面,我国耕地由于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农家肥投入比重日趋减少,使土壤有机质下降,土壤板结,作物品质下降,病虫害增多。实施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不仅及时将大量秸秆就地还田,避免因焚烧秸秆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和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而且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防止水土流失,提高产量,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实施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第一.没有适合在小地块作业的秸秆还田机具。我国现有各种秸秆还田机械15万多台,但都是与中小型拖拉机配套作业,适合于较大地块作业。而当前我国农村占耕地面积89%以上的土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人均承包耕地仅为1.94亩。而用人工进行秸秆还田作业,与机械作业相比,其成本是后者的4倍,作业效率是后者的1~2%。在抢收抢种季节,用人工进行这项作业是不可能的。这是到目前为止露天焚烧秸秆累禁不止的根本原因。第二.现有的秸秆粉碎还田机械,主要工作部件是在一个滚筒上铰接锤片或甩刀,与固定在机架上的定刀组成粉碎(或切割)装置。由于锤片或甩刀在作业时不断摆动,造成漏切或重切,使作业质量下降,消耗动力增加,当高速转动的锤片与地面相碰时,阻力急剧增加,使部件易损坏。有的粉碎机前加装了拾禾器(收割机附件),将地上秸秆拾起送到工作台上,再进行粉碎作业,因而使机械结构复杂,重量增加。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作业质量良好、自带动力并能适应小地块作业的自动喂入式秸秆据断还田机。本技术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机架后部装着发动机、传动装置、把手、配重箱和单行走轮。机架前端装着喂入杆齿、锯切轴、导向板、断秸秆导流板。喂入杆齿共11根,等距排列,其工作面是园柱面,其后端装着定刀;11个园锯等距排列并紧固在锯切轴上。杆齿位于锯片前下方,每根杆齿对应一个锯片。由1人操作,当机具前进时,铺在地上的秸秆被杆齿挑起沿杆齿工作面上升至一定高度时被高速旋转的锯片带向定刀,在一排定刀的支撑下被园锯片锯断,断秸秆在风力及锯片摩擦力作用下被抛出,经导流板均匀地抛撒在地上。本技术的特点是1.在机器行进中,秸秆能自动喂入,取消了复杂的喂入机构,简化了结构;使旋转的工作部件不与地面接触,可提高工作部件的转速,从而提高了作业效率。2.用园锯片锯齿的连续锯切代替锤片的打击,或甩刀的砍切,使锯断的秸秆长度一致,避免重切与漏切,从而提高了作业质量,降低了动力消耗。3.对作物秸秆适应性广。对于麦秸、稻草等细秸秆,玉米秸、棉秆等粗秸秆及薯蔓、瓜秧等藤条均可就地锯断还田。4.对地区适应性好。该机自带动力,单行走轮,可通过宽度在20厘米左右的田间小道,可原地转弯,能在分散的小地块或山地梯田上作业。5.该机结构简单,造价低(制造的直接成本为1000元左右),作业效率较高(0.4公顷/小时)。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机架18上装着1.8千瓦的汽油机24,把手25,张紧轮离合器23,减速箱20,减速箱被动皮带轮22,主动链轮21,行走轮16,配重箱19。配重箱内装着砂子作配重,增减砂子,可调整喂入杆齿对地面的压力,砂子起消震作用,又可作为灭火材料。行走轮通过2个向心轴承与行走轮心轴30连结,心轴通过其两端的螺母坚固在机架上,行走轮轮谷上装着啮合式离合器31,其上套着链轮片17。机架中部装着中介轴28,其上装着中介轴被动皮带轮1,小主动皮带轮2,大主动皮带轮3。机架前端的2个侧板12上通过调心轴承装着锯切轴4,其上套着11个直径为280毫米的园锯片7,相邻两锯片间距100毫米,中间套着间管27,轴的左、右端分别装着正、反扣螺母29及26,拧紧螺母锯片被紧固在轴上,锯片转速为2000转/分。轴右端固定着锯切轴被动皮带轮13。作业中当高速旋转的锯片碰到坚硬的杂物时,锯片在轴上打滑,可防止锯片损坏。在2个侧板12内侧焊着2根角钢11,其上的翼边与侧板形成长孔;喂入杆齿9上焊着固定板10,用2个螺栓穿过固定板园孔及角钢间长孔,杆齿被固定在角钢上。喂入杆齿的工作面是园柱面,其中心线处于过齿尖的重直面上,其半径为320毫米,过齿尖的斜面长为60毫米,与水平面夹角为20°。喂入杆齿后端用2个埋头螺钉紧固着定刀8,定刀齿刃线为园弧线,其半径为320毫米,园弧长为80毫米,与喂入杆齿的工作面处于一个园柱面内,定刀与锯片的间隙为1毫米。齿刃线中点处于过锯切轴中心线的垂直面内。锯切轴中心线距离过杆齿齿尖的水平面及垂直面的距离分别是270毫米及240毫米。当改变间管长度,同时使喂入杆齿在角钢间长孔内作相应移动,可改变秸秆的锯断长度。侧板12上装着上盖5,喂入口挡板6,导向板14,断秸秆导流板15。作业时驾驶员握住把手掌握方向,发动机动力经2级皮带传动,使锯片反时针转动,同时动力由中介轴经皮带,传动减速箱齿轮传动及链条传动,使行走轮反时针转动带动机器前进。被割倒的秸秆垂直于前进方向铺放在地上,喂入秆齿齿尖紧贴地面并随地面仿形,杆齿在前移时将秸秆挑起,在地面秸秆挤压下,被挑起的秸秆沿杆齿的园柱面上升,并被锯片带向定刀,在一排定刀的支撑下被锯断,经导向板及导流板均匀地撒向田间。到达地头时,驾驶员压下把手,杆齿离开地面,分开啮合式离合器,原地转弯,投入下一行作业。本技术导流板15前面部分为工作装置,也可将此工作装置固定在手扶拖拉机前面,或挂接在小四轮拖拉机前面,或悬挂在中型拖拉机后面,由拖拉机发动机作动力,同样能进行秸秆锯断还田作业。本技术具备在南方水田区和山地梯田区推广的条件,也可在北方旱作区使用推广。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喂入式秸秆锯断还田机,在机架上装着发动机,扶手,皮带传动装置,张紧轮离合器,减速箱,链条传动装置,啮合式离合器,上盖,喂入口护板,导向板,断秸秆导流板,其特征是机架侧壁上通过调心轴承装着锯切轴(4),其上紧固着11个园锯片(7),侧板底部的角钢上紧固着11根喂入杆齿(9),其上固定着定刀(8),机架中部装着行走轮(16),后部装着配重箱(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喂入式秸秆锯断还田机,其特征是园锯片直径为280毫米,相邻两锯片间距为100毫米,中间套着间管(27),用锯切轴(4)左、右两端的正、反扣螺母(29)及(26)紧固锯片,锯片的转速为2000转/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喂入式秸秆锯断还田机,其特征是喂入杆齿(9)的工作面是园柱面,其中心线处于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喂入式秸秆锯断还田机,在机架上装着发动机,扶手,皮带传动装置,张紧轮离合器,减速箱,链条传动装置,啮合式离合器,上盖,喂入口护板,导向板,断秸秆导流板,其特征是:机架侧壁上通过调心轴承装着锯切轴(4),其上紧固着11个园锯片(7),侧板底部的角钢上紧固着11根喂入杆齿(9),其上固定着定刀(8),机架中部装着行走轮(16),后部装着配重箱(1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本渭
申请(专利权)人:苏本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