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蚁诱杀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38607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1 2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白蚁诱杀管,包括设有内腔的木制管体(1),木制管体(1)上端设有开口,木制管体(1)内设有毒饵(2),木制管体(1)的上端设有端盖(3),所述的木制管体(1)的下端为圆锥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制造、环保性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治白蚁的装置,具体讲是白蚁诱杀管
技术介绍
白蚁是一种危害极大的害虫,对农作物、树木和建筑物都有极大危害,白蚁防治工作已经刻不容缓。白蚁诱杀装置已被广泛使用来防治白蚁,但现有的白蚁诱杀装置壳体设 有多个通孔,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而且内部放置毒饵来诱杀白蚁,毒饵通过通孔长期与外部环境接触,会对外部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结构简单、易于制造、环保性好的白蚁诱杀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白蚁诱杀管,包括设有内腔的木制管体,木制管体上端设有开口,木制管体内设有毒饵,木制管体的上端设有端盖。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本技术白蚁诱杀管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木制管体和端盖,木制管体内填装毒饵,结构简单明了,制造方便,自己动手也可以制造,并且木制管体填装好毒饵后用端盖密封,毒饵不与外部环境接触直到白蚁啃食木制管体后,毒饵与外部环境的接触时间短,污染小,环保性好。作为改进,所述的木制管体的下端为圆锥状,白蚁习惯栖息于地下,可以方便把木制管体打入土壤中,增大白蚁与管体的接触机会,提高诱杀效果。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白蚁诱杀管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木制管体;2、毒饵;3、端盖。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由图I所示本技术白蚁诱杀管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它包括设有内腔的木制管体1,木制管体I上端设有开口,木制管体I的空腔内填装毒饵2,木制管体I的上端设有端盖3,填装好毒饵2后,把端盖3粘合与木制管体I的上端开口处,使木制管体I密封。所述的木制管体I与端盖3均为松木制造,松木比较容易吸引白蚁啃食。所述的木制管体I的下端为圆锥状。以上仅就本技术应用较佳的实例做出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技术的结构可以有其他变化,不局限于上述结构。总之,凡在本技术的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白蚁诱杀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内腔的木制管体(I),木制管体(I)上端设有开口,木制管体(I)内设有毒饵(2),木制管体(I)的上端设有端盖(3)。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白蚁诱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木制管体(I)的下端为圆锥状。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白蚁诱杀管,包括设有内腔的木制管体(1),木制管体(1)上端设有开口,木制管体(1)内设有毒饵(2),木制管体(1)的上端设有端盖(3),所述的木制管体(1)的下端为圆锥状。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制造、环保性好。文档编号A01M1/20GK202504077SQ2012201853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7日专利技术者丁如栋, 沈作刚, 胡成强 申请人:象山楚天生物防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白蚁诱杀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内腔的木制管体(1),木制管体(1)上端设有开口,木制管体(1)内设有毒饵(2),木制管体(1)的上端设有端盖(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成强丁如栋沈作刚
申请(专利权)人:象山楚天生物防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