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联网监控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936762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1 07: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物联网监控方法及系统,应用于通讯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监控代理端读取监控服务器端的连接信息,通过该监控服务器端连接信息连接服务端,并接收监控服务端返回的监控项配置;读取监控项配置,根据该监控项配置中包含的监控项确定对应的监控项数据采集方式,应用确定的监控项数据采集方式采集监控资源的监控项数据,并将采集到的监控项数据返回监控服务端。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监控代理端采集监控数据时,根据监控资源重要性及监控项接口特点采用主动采集和被动采集方式,选取最佳的监控方式,从而达到监控代理减少资源占用和快速发现资源状态变化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物联网监控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物联网泛指“物物相连之网”,其本质和核心仍是互联网,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ー种网络。目前,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ー项,成为国家首批加快培育的七个战略新兴产业,并在智能交通、移动支付、城市管理等领域反应,RFID与物联网得到较快的发展。随着物联网在各种领域广泛应用,物联网中部署的网络节点越来越多,设备种类越来越丰富,整合的技术越来越复杂。特别是物联网目前主要应用于智能交通、门禁、物流等领域中,在这些系统和环境中,数据吞吐量极大,因此对物联网的稳定性提出较高的要求。除了要提高物联网中软件、硬件设备的质量,也需要一种技术能及时发现网络中的软硬件设备的运行异常情况,減少系统的故障恢复时间,通知运维人员尽快解决和恢复系统运行异常。本专利技术中提出的基于代理方式的监控方法和系统就是用于解决上述问题,保证物 联网应用系统的稳定运行。目前,业界监控系统分为两种“代理方式”和“无代理方式”。基于代理方式的监控系统需要在被监控端部署监控软件,由监控代理采集监控数据。而无代理方式的监控系统不需要在安装监控代理软件,在监控资源处只需添加必要的网络协议或少量插件即可,监控服务器依照约定协议向监控服务器发送监控指令,并接收监控指令反馈的监控指标值,这种方式的监控系统主要特点是方便监控端部署,成本很低,被监控端资源占用率较低,主要用于规模较大的网络环境中。基干“代理方式”的监控系统存在以下不足物联网环境中监控资源和监控服务端之间有时因为网络问题而失去连接时,现有技术中没有具体方案实现断链期间,对监控资源的各项监控指标的采集。物联网环境中有些资源的监控指标,数据具有状态类型,所谓的状态类型监控数据是指监控项的数值区间只有几种可能,如状态机一祥,其数值也只能在这几种状态值中变换。代理端只需监控到这种类型的监控数据的状态变化,现有技术中周期性获取状态数据方式无法有效的监测到监控资源状态的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物联网监控方法及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周期性获取状态数据方式无法有效的监测到监控资源状态的变化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物联网监控方法,包括监控代理端读取监控服务器端的连接信息,通过该监控服务器端连接信息连接服务端,并接收监控服务端返回的监控项配置;读取监控项配置,根据该监控项配置中包含的监控项确定对应的监控项数据采集方式,应用确定的监控项数据采集方式采集监控资源的监控项数据,并将采集到的监控项数据返回监控服务端。ー种物联网监控系统,包括监控代理端和监控服务器端所述监控代理端,用于读取监控服务器端的连接信息,通过该监控服务器端连接信息连接服务端,并接收监控服务端返回的监控项配置;读取监控项配置,根据该监控项配置中包含的监控项确定对应的监控项数据采集方式,应用确定的监控项数据采集方式采集监控资源的监控项数据,并将采集到的监控项数据返回监控服务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物联网监控方法及系统通过对物联网中软硬件监控资源的分析及抽象,本专利技术中监控代理端采集监控数据时,提供了主动采集和被动采集方式,可根据监控资源重要性及监控项接ロ特点,选取最佳的监控方式,从而达到监 控代理减少资源占用和快速发现资源状态变化的效果。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物联网监控方法的具体实现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该监控服务器端连接信息连接服务端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采用主动数据采集方式对监控项数据进行采集的具体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采用被动数据采集方式对监控项数据进行采集的具体流程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代理端需对数据采集器的监控数据进行缓存的流程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代理端缓存队列中的监控数据处理流程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物联网监控系统的结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物联网监控方法,该方法包括监控代理端读取监控服务器端的连接信息,通过该监控服务器端连接信息连接服务端,并接收监控服务端返回的监控项配置;读取监控项配置,根据该监控项配置中包含的监控项确定对应的监控项数据采集方式,应用确定的监控项数据采集方式采集监控资源的监控项数据,并将采集到的监控项数据返回监控服务端。如图I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物联网监控方法,在具体的应用环境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步骤包括本专利技术监控系统结构整体上由监控服务端和监控代理端组成,监控服务端与监控代理端在网络环境中通过HTTP、S0cket等协议连接和通讯。下面进ー步说明监控服务端和监控代理端内部的组成。步骤101,监控代理端读取监控服务器端的连接信息,通过该监控服务器端连接信息连接服务端,并接收监控服务端返回的监控项配置;本系统的监控对象是物联网环境中部署的各种类型资源,如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RFID阅读器设备等;监控资源根据业务需要,分为各种类型的监控项。而监控项根据所属资源的类别和建模的需要,又可划分在不同抽象层次。例如,数据库监控资源在本系统中可分为两层,数据库服务级别和库表级别。数据库服务级别的监控项,例如数据库服务是否可用、分配锁的数量、缓存使用情况等监控项的定义是从资源整体角度考虑的。库表级别,例如具体某个库事务文件占用空间等监控项则是从资源更底层角度考虑,进行的更细粒度的划分。步骤102,读取监控项配置,根据该监控项配置中包含的监控项确定对应的监控项数据采集方式,应用确定的监控项数据采集方式采集监控资源的监控项数据,其中,所述监控项数据采集方式包括主动数据采集方式和被动数据采集方式。 所述根据该监控配置中包含的监控项确定与对应的监控项数据采集方式,包括当监控项数据的类型是随时间频繁变化的,则确定与监控项对应的监控项数据采集方式为主动数据采集方式;当监控项数据为物联网中软硬件资源中具有状态类型特点的监控数据,则确定与监控项绑定的监控项数据采集方式为被动数据采集方式。启动定时任务采集监控数据,将监控数据保存到缓存队列中;监控配置由监控资源清单、各监控资源的监控项及各监控项采集周期等组成。监控代理端对各监控项按照配置的周期分别执行采集动作,如调用操作系统指令,访问外部组件程序接ロ等。为了实现断链期间,对监控资源的各项监控指标的采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包括步骤 103 步骤103,监控代理端访问监控代理端通讯组件,检查代理端与服务端是否断链;监控代理端通过周期向服务端发送心跳握手消息,维护与服务端的链路。如果监控代理端与服务端断链,则返回步骤102,并检测缓存队列中监控数据是否存储上限,如果是,则根据预设的规则丢弃或缓存溢出数据,否则运行步骤104。当监控代理端与服务端长时间断链时,代理端如不进行特别处理,缓存队列中数据会越来越多,导致监控代理端耗用大量资源。本专利技术提出两种解决方法;方法1,设置队列存储上限并提供外部配置选项,监控数据以先进先出方式入队,当数据入队时发现已达到队列存储上限,则自动丢弃入队时间最长的数据记录。方法2,设置缓存队列上限同时,提供数据外部持久化功能。与方法I在入队达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物联网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控代理端读取监控服务器端的连接信息,通过该监控服务器端连接信息连接服务端,并接收监控服务端返回的监控项配置;读取监控项配置,根据该监控项配置中包含的监控项确定对应的监控项数据采集方式,应用确定的监控项数据采集方式采集监控资源的监控项数据,并将采集到的监控项数据返回监控服务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联网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控代理端读取监控服务器端的连接信息,通过该监控服务器端连接信息连接服务端,并接收监控服务端返回的监控项配置; 读取监控项配置,根据该监控项配置中包含的监控项确定对应的监控项数据采集方式,应用确定的监控项数据采集方式采集监控资源的监控项数据,并将采集到的监控项数据返回监控服务端。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该监控配置中包含的监控项确定对应的监控项数据采集方式,包括 当监控项数据的类型是随时间频繁变化的,则确定与监控项对应的监控项数据采集方式为主动数据采集方式; 当监控项数据为物联网中软硬件资源中具有状态类型特点的监控数据,则确定与监控项对应的监控项数据采集方式为被动数据采集方式。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确定与监控项对应的监控项数据采集方式为主动数据采集方式时,应用确定的监控项数据采集方式采集监控项数据包括 从通信接口获取到服务端返回的资源监控项配置; 根据监控项配置中包含的主动采集周期,数据采集器启动定时任务以该采集周期定时采集监控项数据。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确定与监控项对应的监控项数据采集方式为被动数据采集方式时,应用确定的监控项数据采集方式采集监控项数据包括 从通信接口获取到服务端返回的资源监控项配置; 根据监控项配置中定义的被动采集所需的配置信息,执行监听事件操作,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Socket监听端口、监听事件、消息主题连接地址; 当被动采集的监控数据源状态发生变化时,通过代理端注册的方式,通知代理端,使代理端接收到通知后,构建监控数据并插入到数据缓存队列中。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权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监控代理端采集到数据后,进一步包括 检测缓存队列中监控数据是否达到存储上限,如果是,则根据预设的规则丢弃或缓存溢出数据;如果没有达到存储上限,则执行数据入队操作。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预设的规则丢弃或缓存溢出数据包括 设置缓存队列的存储上限,监控数据以先进先出方式入队,当数据入队时确定已达到队列存储上限,则自动丢弃入队时间最长的数据记录; 设置缓存队列的存储上限,监控数据以先进先出方式入队,当数据入队时确定已达到队列存储上限,则将入队时间较长的记录持久化到外部存储介质。7.如权利要求1-4任一权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监控代理端向监控服务端发送采集到的数据前,进一步包括 监控代理端检查与监控服务端是否断链,如果断链,则继续采集监控资源的监控项数据;否则,取出缓存队列中的监控数据,上报到服务端预处理模块。8.一种物联网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君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