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柯尊华专利>正文

改良双腔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28762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7 1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改良双腔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本体,所述引流管本体包括引流管注入段和引流管引流段,引流管引流段和引流管注入段之间设置有注药管,引流管注入段的一端封闭,引流管注入段的另一端与引流管引流段和注药管均连通,引流管引流段的另一端与引流袋连通,注药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可反复穿刺的橡胶帽;引流管注入段侧壁上均布有多个注入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传统引流管存在不方便给药、增加颅内感染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少了颅内感染的机会,而且操作非常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医疗器械,是ー种神经外科手术中使用的改良双腔引流管,该引流管能够方便多次向颅内注药,減少颅内感染的发生率。
技术介绍
目前,神经外科常见的脑室出血、脑内血肿常需要行脑室外引流或血肿外引流木,将脑室内血液或血肿引流出颅内,从而降低颅内压达到救治患者的目的。由于血肿常凝集成块,需通过引流管反复向颅内注入尿激酶融解血块,以达到充分引流血肿的目的。但是,现有临床常用的引流管为单腔引流管,在向颅内注药时需反复拔除引流袋,不仅增加颅内感染的机会,如果操作不当,也容易增加突发脑疝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传统引流管存在不方便给药、増加颅内感染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ー种改良的双腔引流管,使用该引流管在向颅内注药时不需要将引流袋拔除,而是从另一端ロ向颅内注药,这样即减少了颅内感染的机会,而且操作也非常方便。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为改良双腔引流管,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引流管本体,所述引流管本体包括引流管注入段和引流管引流段,所述引流管引流段和引流管注入段之间设置有注药管。所述引流管注入段的一端封闭,所述引流管注入段的另一端与引流管引流段和注药管均连通,所述引流管引流段的另一端与引流袋连通,所述注药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可反复穿刺的橡胶帽。所述引流管注入段侧壁上均布有多个注入孔。上述弓I流管注入段上设置有刻度线。上述引流段上设置有开关夹。上述注入孔有5圈,每圈4孔。本技术所具有的优点I、本技术改良双腔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本体,引流管本体包括引流管注入段和引流段,引流段和引流管注入段之间设置有注药管,引流段一端连接引流袋用于血肿引流,注药管的一端通过附带的橡胶帽可反复穿刺向颅内注药,不需要去除引流袋后再注药,使弓I流管内持续保持密闭状态,从而減少了颅内感染机会。2、本技术在引流管注入段上设置有刻度线,可以指示穿刺的深度。3、本技术不仅提供了颅内穿刺置管的深度,而且减少了颅内感染的机会,使操作更加方便简捷,减轻了医生的工作负担,有极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侧面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穿刺针侧面视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引流管注入段,2-刻度线,3-注入孔,4-引流段,5-注药管,6-橡胶帽,7-开关夹,8-穿刺针。具体实施方式在图I、图2中,改良双腔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本体,引流管本体包括引流管注入段I和引流段4,引流段4和引流管注入段I之间设置有注药管5,引流管注入段I的一端封闭,引流管注入段I的另一端与引流段4和注药管5均连通,引流段4的另一端与引流袋连通,注药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可反复穿刺的橡胶帽6 ;引流管注入段I侧壁上均布有多个注入孔3。引流管注入段I上设置有刻度线2。引流段4上设置有开关夹7。注入孔有5圏,每圈4孔。该引流管的材质经钡浸溃不透X线,置入颅内后经查头部CT可查看置管位置及深 度。本技术的工作过程穿刺针8从引流管引流段4的开ロ端插入后,将引流管插入颅内,引流管注入段上的刻度线2可以提示置管的深度,拔出穿刺针8,颅内血肿可从注入孔3流入管内,再流向引流段4连接的引流袋内。如果要向颅内血肿腔注药,先夹闭开关夹7,再用注射器穿刺橡胶帽向注药管5内注药,药物即可沿注入孔3注入血肿腔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测得的颅内血肿深度置入引流管,改良双腔引流管注入段管壁上的刻度线可以指示穿刺的深度,后端引流段开ロ处连接引流袋用于血肿引流,通过另ー根注药管末端附帯的橡胶帽可反复穿刺向颅内注药,不需要去除引流袋后再注药,使引流管内持续保持密闭状态,从而減少了颅内感染机会。权利要求1.改良双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管本体,所述引流管本体包括引流管注入段和引流管引流段,所述引流管引流段和引流管注入段之间设置有注药管, 所述引流管注入段的一端封闭,所述引流管注入段的另一端与引流管引流段和注药管均连通,所述引流管引流段的另一端与引流袋连通,所述注药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可反复穿刺的橡胶帽; 所述引流管注入段侧壁上均布有多个注入孔。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改良双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注入段上设置有刻度线。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改良双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段上设置有开 关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良双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孔有5圈,每圈4孔。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改良双腔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本体,所述引流管本体包括引流管注入段和引流管引流段,引流管引流段和引流管注入段之间设置有注药管,引流管注入段的一端封闭,引流管注入段的另一端与引流管引流段和注药管均连通,引流管引流段的另一端与引流袋连通,注药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可反复穿刺的橡胶帽;引流管注入段侧壁上均布有多个注入孔。本技术解决传统引流管存在不方便给药、增加颅内感染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减少了颅内感染的机会,而且操作非常方便。文档编号A61M25/14GK202497589SQ201220076550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日专利技术者柏鲁宁, 柯尊华, 浩育盈, 畅涛, 闫昱江 申请人:柯尊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改良双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管本体,所述引流管本体包括引流管注入段和引流管引流段,所述引流管引流段和引流管注入段之间设置有注药管,所述引流管注入段的一端封闭,所述引流管注入段的另一端与引流管引流段和注药管均连通,所述引流管引流段的另一端与引流袋连通,所述注药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可反复穿刺的橡胶帽;所述引流管注入段侧壁上均布有多个注入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尊华闫昱江柏鲁宁浩育盈畅涛
申请(专利权)人:柯尊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