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芝财专利>正文

水流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25573 阅读:3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5 23:23
一种水流控制器,属球阀及止逆阀的组合式阀门。球阀的阀体内还设置有需使用专用工具启闭的第二球阀,第二球阀的阀杆顶端的高度低于阀体上和开口管节的高度。阀体内还有一个止逆阀:后接管旋接在阀体后端内壁上,后接管内腔放置有一个止逆阀芯,后接管后端的内丝扣上旋接有一个挡圈;止逆阀芯结构为:三根平衡条垂直于圆形堵板并固定在圆形堵板上。它具有结构紧凑、便于用户使用,专人管理控制且阻止回流的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流体阀门,特别是集球阀以及止逆阀于一体的组合阀门。
技术介绍
现有球阀主要由阀体、阀芯(阀杆固定在球体上,球体轴向上有贯通孔)、填料函(一般由压盖、密封圈等组成)以及把手(或旋动手柄)等构成。旋动把手时,阀杆转动,球体随之转动,当球体上贯通孔的轴线与阀体轴线一致时,阀门开启;当球体上贯通孔的轴线与阀体轴线垂直时,阀门关断。现有球阀具有结构简单,启闭扭矩小的特点。但是,现有球阀的开启关断操作均由把手控制完成,任何人均可随意使用,缺乏防盗用功能。若在需要防止他人未经许可擅自动用阀门的场合下,现有球阀则无能为力。传统水管进户时需要安装止回阀,管理阀,用户阀三个阀门。单独使用现有球阀,存在配件众多,安装工序繁琐,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且漏水几率大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需使用专用工具开启的水流控制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流控制器,包括球阀阀杆固定在有贯通孔的球体上组成阀芯,该阀芯设置在阀体内,压盖旋接在阀体上,0型密封圈被压接在压盖与阀杆的凸缘上,且阀杆活动地从压盖的内孔中伸出阀体的部位上设置有把手,把手上方的阀杆上旋接有螺母;所述阀体后段还设置有第二球阀开口管节垂直于阀体并与阀体贯通,第二阀杆固定在有贯通孔的第二球体上组成第二阀芯,第二球体位于阀体后段的流体通道上,第二阀杆位于开口管节内,第二阀杆顶部高度低于开口管节顶部高度,第二阀杆上部均布有多个齿突或者多个矩形凹槽,第二压盖活动套在第二阀杆上、并旋接在开口管节上,第二 0型密封圈被压接在第二压盖与第二阀杆的凸缘上。还具有一个止逆阀后接管旋接在阀体后端内壁上,后接管内腔放置有一个止逆阀芯,后接管后端的内丝扣上旋接有一个挡圈;止逆阀芯结构为三根平衡条垂直于圆形堵板并固定在圆形堵板上。上述阀体前端内壁上还旋接有一个前接管,前接管的内壁面上设有内丝扣。上述有贯通孔的球体与阀体之间设置有前垫圈和后垫圈所述有贯通孔的第二球体与阀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前垫圈和第二后垫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特点和优点该水流控制器集三个阀门(一个用户用球阀,一个管理方用球阀和一个止逆阀)功能于一体,外形美观,安装时较之传统的三个阀门减少了三个连接点,节省了大量材料,降低了漏水几率,安装更为便捷,极大的降低了使用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是新一代新型环保节能产品。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是图I所示第二阀杆上齿突(矩形齿突)的俯视图。图3是图I所示第二阀杆上另一种齿突(三角形齿突)的俯视图。图4是图I所示止逆阀芯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图I示出,本水流控制器,其中,(第一)球阀阀杆5固定在有贯通孔的球体9上组成阀芯,该阀芯设置在阀体2内,压盖3旋接在阀体2上,0型密封圈7被压接在压盖3与阀杆5的凸缘上,且阀杆5活动地从压盖3的内孔中伸出阀体的部位上设置有把手4,把手上方的阀杆5上旋接有螺母6,把手套在上部为方形的阀杆上。阀杆与压盖之间有活动间隙;阀体2后段还设置有第二球阀开口管节2a垂直于阀体2并与阀体2贯通,第二阀杆11固定在有贯通孔的第二球体14上组成第二阀芯,第二球体14位于阀体2后段的流体通道上,第二阀杆11位于开口管节2a内,第二阀杆顶部高度低于开口管节顶部高度,第二阀杆11上部均布有多个齿突Ila或者多个矩形凹槽,第二压盖12活动套在第二阀杆上、并旋接在开口管节上,第二 0型密封圈13被压接在第二压盖12与第二阀杆11的凸缘上。还具有一个止逆阀后接管17旋接在阀体2后端内壁上,后接管17内腔放置有一个止逆阀芯19,后接管17后端的内丝扣上旋接有一个挡圈18 ;止逆阀芯位于第二球阀与挡圈之间。止逆阀芯19结构为三根平衡条19b垂直于圆形堵板19a并固定在圆形堵板19a上(参见图4)。前接管上有一六方形凸台,供扳手旋接在阀体上时使用。后接管上至少有一六方形凸台(或四方形凸台)、,供扳手旋接在阀体上时使用。阀体2前端内壁上还旋接有一个前接管1,前接管I的内壁面上设有内丝扣。前接管以及后接管的内丝扣用作外接管用,当然也可采用法兰来实现接管。有贯通孔的球体9与阀体2之间设置有前垫圈8和后垫圈10 :有贯通孔的第二球体14与阀体2之间设置有第二前垫圈15和第二后垫圈16。阀杆上部的齿突有两种形状如图2、图3所示,齿突的个数可多可少。阀杆上部可开设多个矩形凹槽,或者阀杆上部为三角形或矩形等等,以配合专用工具启闭使用。参见图4,止逆阀芯在回流水压力作用下,则抵靠在第二球体上将其通道封堵,实现止逆功能,若在第一、第二球阀开启情况下,水压使止逆阀芯从第二球体上移开,水则从阀体的出水口流出。权利要求1.一种水流控制器,包括,球阀阀杆(5)固定在有贯通孔的球体(9)上组成阀芯,该阀芯设置在阀体(2)内,压盖(3)旋接在阀体(2)上,O型密封圈(7)被压接在压盖(3)与阀杆(5)的凸缘上,且阀杆(5)活动地从压盖(3)的内孔中伸出阀体的部位上设置有把手(4),把手上方的阀杆(5)上旋接有螺母(6);其特征是,所述阀体(2)后段还设置有第二球阀开口管节(2a)垂直于阀体(2)并与阀体(2)贯通,第二阀杆(11)固定在有贯通孔的第二球体(14)上组成第二阀芯,第二球体(14)位于阀体(2)后段的流体通道上,第二阀杆(11)位于开口管节(2a)内,第二阀杆顶部高度低于开口管节顶部高度,第二阀杆(11)上部均布有多个齿突(Ila)或者多个矩形凹槽,第二压盖(12)活动套在第二阀杆上、并旋接在开口管节上,第二 O型密封圈(13)被压接在第二压盖(12)与第二阀杆(11)的凸缘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流控制器,其特征是,还具有一个止逆阀后接管(17)旋接在阀体(2)后端内壁上,后接管(17)内腔放置有一个止逆阀芯(19),后接管(17)后端的 内丝扣上旋接有一个挡圈(18);止逆阀芯(19)结构为三根平衡条(19b)垂直于圆形堵板(19a)并固定在圆形堵板(19a)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流控制器,其特征是,所述阀体(2)前端内壁上还旋接有一个前接管(1),前接管(I)的内壁面上设有内丝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流控制器,其特征是,所述有贯通孔的球体(9)与阀体(2)之间设置有前垫圈(8)和后垫圈(10):所述有贯通孔的第二球体(14)与阀体(2)之间设置有第二前垫圈(15)和第二后垫圈(16)。专利摘要一种水流控制器,属球阀及止逆阀的组合式阀门。球阀的阀体内还设置有需使用专用工具启闭的第二球阀,第二球阀的阀杆顶端的高度低于阀体上和开口管节的高度。阀体内还有一个止逆阀后接管旋接在阀体后端内壁上,后接管内腔放置有一个止逆阀芯,后接管后端的内丝扣上旋接有一个挡圈;止逆阀芯结构为三根平衡条垂直于圆形堵板并固定在圆形堵板上。它具有结构紧凑、便于用户使用,专人管理控制且阻止回流的特点。文档编号F16K5/06GK202501034SQ20122006212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4日专利技术者何芝财 申请人:何芝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流控制器,包括,球阀:阀杆(5)固定在有贯通孔的球体(9)上组成阀芯,该阀芯设置在阀体(2)内,压盖(3)旋接在阀体(2)上,O型密封圈(7)被压接在压盖(3)与阀杆(5)的凸缘上,且阀杆(5)活动地从压盖(3)的内孔中伸出阀体的部位上设置有把手(4),把手上方的阀杆(5)上旋接有螺母(6);其特征是,所述阀体(2)后段还设置有第二球阀:开口管节(2a)垂直于阀体(2)并与阀体(2)贯通,第二阀杆(11)固定在有贯通孔的第二球体(14)上组成第二阀芯,第二球体(14)位于阀体(2)后段的流体通道上,第二阀杆(11)位于开口管节(2a)内,第二阀杆顶部高度低于开口管节顶部高度,第二阀杆(11)上部均布有多个齿突(11a)或者多个矩形凹槽,第二压盖(12)活动套在第二阀杆上、并旋接在开口管节上,第二O型密封圈(13)被压接在第二压盖(12)与第二阀杆(11)的凸缘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芝财
申请(专利权)人:何芝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