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升降脚手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24858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5 2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升降脚手架,包括最外架、第二层架、最里架、蜗轮减速机及升降传动系统;所述最外架、第二层架和最里架的两侧分别由依次变小的门架组成,两侧的门架之间连接有横杆加强支撑力;所述第二层架设置于最外架里侧上方,最里架设置于第二层架里侧上方;所述蜗轮减速机固定安装在最外架上,蜗轮减速机通过所述升降传动系统实现脚手架的升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脚手架存在升降操作不方便,结构不稳定的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基建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升降脚手架
技术介绍
脚手架是用于室内外装修或其他需要平台辅助工作装置。现有的脚手架一般没有升降功能,有的虽然有升降功能,但升降操作不方便,结构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一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升降脚手架,以解决了现有的脚手架存在升降操作不方便,结构不稳定的问题。( 二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快速升降脚手架,包括最外架、第二层架、最里架、蜗轮减速机及升降传动系统;所述最外架、第二层架和最里架的两侧分别由依次变小的门架组成,两侧的门架之间连接有横杆加强支撑力;所述第二层架设置于最外架里侧上方,最里架设置于第二层架里侧上方;所述蜗轮减速机固定安装在最外架上,蜗轮减速机通过所述升降传动系统实现脚手架的升降。优选地,所述传动系统包括传动杆、锥齿轮、传动链、铰动杆及钢丝绳;所述蜗轮减速机输出端连接竖向设置的传动杆,一对相互啮合的锥齿轮的其中之一与传动杆连接,另外一个锥齿轮与传动链的链轮联接,传动链的两个链轮分别安装在最外架门架的两端,在最外架两侧上方分别安装有一个铰动杆,铰动杆与传动链的链轮连接;最外架的钢丝绳每条一端固定在铰动杆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层架的底端;铰动杆转动时绕收钢丝绳,使钢丝绳变短以吊升第二层架;第二层架的钢丝绳一端固定在最外架的顶部横杆穿过第二层架顶部的滑轮,钢丝绳的另一端则固定在最里架的底部,这样第二层架的升降能够带动最里架的升降。优选地,所述蜗轮减速机输入端安装有转动手柄。优选地,所述最里架上安装有踏板,踏板上方安装有护拦。优选地,所述最外架底面两个门架之间安装有外架底部拉杆。优选地,所述最外架四角安装有斜撑。优选地,所述最外架四角底端安装有脚轮。优选地,所述最外架、第二层架和最里架采用铝合金材质。(三)有益效果I.重量轻本技术在保证使用强度要求情况下采用了铝合金材质,使该产品大大减轻了重量,提高了使用及运输的方便性。2.搭建组装快传统的脚手架/平台需要很长时间和较多的人力来搭建,且移动、改变高度等诸多不便,耗时耗力,使用不灵活等都是传统脚手架/平台的缺点。本技术的快速升降脚手架/平台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本技术毋需搭建等繁琐工作,只需一至两人,只需3-5分钟时间就可以组装完成投入使用。只需一个人就可以轻松实现任意高度的调整(注不同的产品有最低和最高点)和移动工作位置。3.升降速度快、使用灵活本技术只需一个人通过转动涡轮减速机就可以在2-3分钟轻松地使整架升至最高或降至最低。本技术在使用时遇到有高度限制的过道时无需拆开架子,只要把架子降至通过高度就能轻松通过。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符号说明1_斜撑;2_最外架;3_钢丝绳;4-横杆;5_第二层架;6_最里架;7-踏板;8-护拦;9_铰动杆;10-外架底部拉杆;11-脚轮;12-蜗轮减速机;13-转动手柄;14-传动杆;15_锥齿轮;16_传动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是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I所示,本技术所述的快速升降脚手架,包括最外架2、第二层架5、最里架6、蜗轮减速机12及升降传动系统;所述最外架2、第二层架5和最里架6的两侧分别由依次变小的门架组成,两侧的门架之间连接有横杆加强支撑力;所述第二层架5设置于最外架2里侧上方,最里架6设置于第二层架5里侧上方;所述蜗轮减速机12固定安装在最外架2上,蜗轮减速机12通过所述升降传动系统实现脚手架的升降。所述传动系统包括传动杆14、锥齿轮15、传动链16、铰动杆9及钢丝绳3 ;所述蜗轮减速机12输出端连接竖向设置的传动杆14,一对相互啮合的锥齿轮15的其中之一与传动杆14连接,另外一个锥齿轮15与传动链16的链轮联接,传动链16的两个链轮分别安装在最外架2门架的两端,在最外架2两侧上方分别安装有一个铰动杆9,铰动杆9与传动链16的链轮连接;最外架2的钢丝绳每条一端固定在铰动杆9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层架5的底端;铰动杆9转动时绕收钢丝绳,使钢丝绳变短以吊升第二层架5 ;第二层架5的钢丝绳一端固定在最外架2的顶部横杆4穿过第二层架5顶部的滑轮,钢丝绳的另一端则固定在最里架6的底部,这样第二层架5的升降能够带动最里架6的升降。所述蜗轮减速机12输入端安装有转动手柄13。所述最里架6上安装有踏板7,踏板7上方安装有护拦8。所述最外架2底面两个门架之间安装有外架底部拉杆10 ;所述最外架2四角安装有斜撑I ;所述最外架2四角底端安装有脚轮11 ;所述最外架2、第二层架5和最里架6采、用铝合金材质。本技术的结构原理一、本技术由左右两边门架和中间横杆连接组成,左右两边门架又由依次变小门架组成。每个门架都有横管/斜支撑管加强支撑力。踏板放在最里面架子上面作为平台。平台上面加护栏,确保人站在平台上面的安全性。最外架底面加横拉杆及四面加斜支撑,确保整架的安全性,防止侧倾。最外架加装四个万向脚轮可很方便地移动整个架。二、本产品使用铝合金材料(6061-T6)及部分钢和塑料配件。三、升降原理产品用涡轮减速机作为主转动机构以达到手动可以轻松转动为目的。用传动杆(一根)、锥齿轮(两个)、链条(一副),链轮(两副),铰动杆(两根)及钢丝绳(除最里面的架不需要用外,其余每个架四条平均分布在四个角附近位置)等结构连接实现平台的升降。蜗轮减速机纵向连接一根传动杆,再由两个锥齿轮带动一边的链轮及铰动杆,再由一副链条带动另一边的链齿轮及铰动杆,铰动杆的功能是缠绕、收放最外架的四条钢丝绳,实现第二层架的升降。(注最外架的四条钢丝绳每条一端固定在铰动杆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层架的底端。铰动杆转动时绕收钢丝绳,使钢丝绳变短以吊升第二层架,反之钢丝绳变长架子受自重力下降)。最里面的架升降由第二层架升降时拉动钢丝绳实现升降(注第二层架的钢丝绳一端固定在最外架的顶部横杆穿过第二层架顶部的滑轮,钢丝绳的另一端则固定在第三层架的底部,这样第二层架的升降就可以带动第三层架的升降)。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快速升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最外架(2)、第二层架(5)、最里架¢)、蜗轮减速机(12)及升降传动系统; 所述最外架(2)、第二层架(5)和最里架¢)的两侧分别由依次变小的门架组成,两侧的门架之间连接有横杆加强支撑力;所述第二层架(5)设置于最外架(2)里侧上方,最里架(6)设置于第二层架(5)里侧上方; 所述蜗轮减速机(12)固定安装在最外架(2)上,蜗轮减速机(12)通过所述升降传动系统实现脚手架的升降。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快速升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系统包括传动杆(14)、锥齿轮(15)、传动链(16)、铰动杆(9)及钢丝绳(3); 所述蜗轮减速机(12)输出端连接竖向设置的传动杆(14),一对相互啮合的锥齿轮(15)的其中之一与传动杆(14)连接,另外一个锥齿轮(15)与传动链(16)的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速升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最外架(2)、第二层架(5)、最里架(6)、蜗轮减速机(12)及升降传动系统;所述最外架(2)、第二层架(5)和最里架(6)的两侧分别由依次变小的门架组成,两侧的门架之间连接有横杆加强支撑力;所述第二层架(5)设置于最外架(2)里侧上方,最里架(6)设置于第二层架(5)里侧上方;所述蜗轮减速机(12)固定安装在最外架(2)上,蜗轮减速机(12)通过所述升降传动系统实现脚手架的升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国威
申请(专利权)人:阳江市奇正建筑五金有限公司阳江市奇正金属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广东信海建筑有限公司阳江市奇正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