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道路结构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排水功能的路沿。技术背景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在国内的建设中提出了低碳、环保、生态的要求。目前,为了消除路面积水,保护地下水资源,实现土地自由地呼吸,道路铺设大量使用透水路面,主要有透水混凝土路面和透水砖路面。传统的路沿一般采用水泥制成的长方形制品,铺装于道路两侧,路沿一般为实芯,不具有排水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排水功能的路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路沿,其中所述路沿包括进水导管、主排水导管及出水导管,所述路沿沿马路长度方向垂直设置有若干个进水导管,所述进水导管一端与透水路面相通,另一端与主排水导管连通,所述主排水导管至少与一个出水导管连通,所述出水导管与雨水井相连通。优选地,所述出水导管为两个。采用该技术方案,与透水混凝土或透水砖铺设的路面配合使用,这样设计使得在雨季透水路面来不及渗入地下的多余积水,可流入路沿的进水导管,再由进水导管进入主排水导管,进入主排水导管的水流过若干节路沿后,可由与雨水井连通的出水导管排出。一方面,可有效地消除路面积水;另一方面,消除路面积水后可避免路面因长期积水而形成的吐碱、泛泥浆、长青苔等现象,还可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由于路沿是空芯的,在路沿制造时可减少水泥混凝土的用量,节约制造成本。由于路沿中有空管道,因而减轻单块重量,给材料运输的施工带来便利。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图I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图。图2为图I中的A-A向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路沿,其特征在于:所述路沿包括进水导管、主排水导管及出水导管,所述路沿沿马路长度方向垂直设置有若干个进水导管,所述进水导管一端与透水路面相通,另一端与主排水导管连通,所述主排水导管至少与一个出水导管相通,所述出水导管与雨水井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维俊,刘忠宁,张林,张熙,张力,王少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标美彩石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