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春楼专利>正文

厨余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2377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厨余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厨余处理设备内部设有反应仓(20),在所述反应仓内设有给排水装置和控温装置,所述的控温装置包含有设在反应仓侧壁或底面的加热器(17)。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厨余处理设备提供发酵分解厨余的工作条件,将厨余通过该设备和相关的微生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从而减轻厨余对于环境的负担,分解的水无毒、无害、无味,可以养花草、养鱼等;处理范围广,除柠檬外,人类可以食用的食品均可以处理,还可以处理泔水油,杜绝不法分子利用厨余熬制泔水油的行为;无须将厨余垃圾收集、保管,避免了垃圾运输和处理时发臭、不卫生的问题,可以保持厨房和环境卫生;全自动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厨房用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厨余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产生大量的剩饭、剩菜等有机废弃物,即厨余。通常人们是将厨余丢弃处理,这样会加重环境保护的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旨在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厨余处理设备,它能够提供发酵分解厨余的工作条件,从而减轻厨余对于环境的负担。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厨余处理设备,所述的厨余处理设备内部设有反应仓20,在所述反应仓内设有给排水装置和控温装置,所述的控温装置包含有设在反应仓侧壁或底面的加热器17。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厨余处理设备采用所述反应仓的外围还设有壳体22,且所述的给排水装置包含有设置在反应仓底部的排水箱8、一端与排水箱的端面相连而另一端设在壳体外的排水管9和出口设在反应仓上部的给水管及给水管开关23,所述的控温装置包含有设在壳体外表面的加热开关13和设在反应仓内部的温控器15。本专利技术的厨余处理设备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提供微生物分解厨余的工作条件,将厨余通过该设备和相关的微生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从而减轻厨余对于环境的负担,分解的水无毒、无害、无味,可以养花草、养鱼等;处理范围广,除柠檬外,人类可以食用的食品均可以处理,还可以处理泔水油,杜绝不法分子利用厨余熬制泔水油的行为;无须将厨余垃圾收集、保管,避免了垃圾运输和处理时发臭、不卫生的问题,可以保持厨房和环境卫生;全自动运行,只需将厨余和微生物投入反应仓内,并设置好运行参数,即可自动分解厨余;体积小,可以根据不同的地点,安装不同大小的机种,并可以在任何地点安装;设备用不锈钢制成,经久耐用。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厨余处理设备的顶面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厨余处理设备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厨余处理设备的右面结构示意图;图4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厨余处理设备的操作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附图,将详细叙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厨余处理设备,所述的厨余处理设备内部设有反应仓20,在所述反应仓内设有给排水装置和控温装置,所述的控温装置包含有设在反应仓侧壁或底面的加热器17。当需要处理厨余时,将厨余和有关的对厨余有分解作用的微生物投入反应仓内,在控温装置的加热和调节下使得反应仓的温度处于所述微生物的作用范围内,同时在给排水装置的控制下加入适量的水以达到厨余和所述微生物发酵分解的条件。给排水装置、控温装置及加热器的设置使得厨余和所述微生物能够产生反应,即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厨余处理设备能够提供有关发酵分解厨余的工作条件。厨余通过该处理后,可以发酵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厨余处理设备中,优选采用所述反应仓的外围设有对反应仓起保护作用和固定各装置作用的壳体22,且所述的给排水装置包含有设置在反应仓底部的排水箱8、一端与排水箱的端面相连而另一端设在壳体外的排水管9和出口设在反应仓上部的给水管及给水管开关23,所述的控温装置包含有设在壳体外表面的加热开关13和设在反应仓内部的温控器15。当厨余处理工作开始时,给水管开关开放从反应仓的上部给反应仓加入水,加水至设定量以后即可关闭开关;通过壳体外表面的加热开关的输入给控温装置以指令使得加热器开始工作;而温控器探知反应仓内温度,如果温度达到设定的释放温度(菌种的工作温度上限),温控器的触点释放,如果达到温控器设定的吸合温度(菌种的工作温度下限),温控器的触点吸合,通过温控器使得反应仓内的温度在设定的范围内波动;而厨余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水可以随时通过排水箱和排水管排出,也可以将产生的水储存至排水箱内,当废水积存到一定量后再排出。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厨余处理设备中,优选采用所述的反应仓内还设有使厨余和微生物充分混合的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的设置使得厨余的处理效果更佳。其中,优选采用所述的搅拌装置包含有搅拌轴6、轴承7、搅拌页5和电机11。电机的运转通过轴承的转动连接而带动搅拌轴和固定在其上的搅拌页一起转动,搅拌轴和搅拌页的转动会带动厨余和微生物一起转动,从而使两者混合均匀。其中,更优选采用所述的搅拌装置还设有使得搅拌装置的频率变化的变频器16。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厨余处理设备中,优选采用所述的排水箱为易于向外排水的里高外低的斜面形。更进一步优选采用所述的给排水装置还包含有出口设在反应仓下部的给水管及给水管开关23,厨余处理过程中,厨余和微生物反应产生的废物和废水常集聚于反应仓的底部,下部给水管的设置使得这些废物和废水能够经由排水管及时被冲洗走,使得厨余处理的过程更加优化,便于厨余的进一步处理。其中,更优选采用上部给水管和下部给水管分别设有手动阀门24,该手动阀门在工作时不使用,而在厨余处理设备维修时开关使用,便于维修;其中,所述的上部给水管和下部给水管开关优选采用电磁开关的形式。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厨余处理设备中,优选采用所述的壳体是不锈钢,且所述壳体底部设有可调支架10。不锈钢的采用使得厨余处理设备耐用性能好、防止风化、耐腐蚀,而可调支架的能够调节各自的高度,从而使得壳体能够始终保持水平位置。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厨余处理设备中,优选采用反应仓的上方设有投入微生物和厨余的投料门3。本专利技术的厨余处理设备还可以设有在投料门上的投料门合叶支架1、合叶2、门把手4和电磁接近开关21,可以在壳体内空闲处设存放方便维修和操作的工具的工具箱12,在壳体的侧壁设方便识别的机器总体布线通路的安装孔14,在壳体侧壁设固定电机用的电机安装板19,在反应仓的底部和壳体之间设底板支架18。使用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厨余处理设备时,可以采用如图4所示的操作方法,可以采用等量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IORUIS)、食油吸毛杆菌(PSEUDOMONASOLEOVORANS)和乙酸钙不动杆菌(ACIXIEFOBACTERCALCOACETICUS)混合处理厨余,该微生物混合物的工作温度是27-50℃,最佳工作温度是38℃,以15公斤的厨余为例,应投入10公升(13公斤)该包含基质的微生物,需要总水量为9公升,此时厨余的分解率可以达到95-100%。另外,还可以采用CITROBACTER FREUNB II、STENOTROPHOMOPNAS MALTOPHILIA、ERWINIA RHAPONTICI和CURTOBACTERIUM CITREUM这四种微生物混合处理厨余,此时厨余的分解率可以达到65-75%。本专利技术的厨余处理设备一次最大可投入15公斤的厨余,而一次的处理时间为3-15小时,每天处理厨余量为60-80公斤,这样年厨余处理量可达29吨。权利要求1.厨余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厨余处理设备内部设有反应仓(20),在所述反应仓内设有给排水装置和控温装置,所述的控温装置包含有设在反应仓侧壁或底面的加热器(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余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应仓的外围还设有壳体(22),且所述的给排水装置包含有设置在反应仓底部的排水箱(8)、一端与排水箱的端面相连而另一端设在壳体外的排水管(9)和出口设在反应仓上部的给水管及给水管开关(23),所述的控温装置还包含有设在壳体外表面的加热开关(13)和设在反应仓内部的温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厨余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厨余处理设备内部设有反应仓(20),在所述反应仓内设有给排水装置和控温装置,所述的控温装置包含有设在反应仓侧壁或底面的加热器(1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春楼
申请(专利权)人:林春楼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