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中医治疗和养生保健的穴位艾灸器,其特征是可以真空吸附于穴位皮肤表面,艾叶燃烧温度可以调节,并可以同时实施隔姜、蒜和盐等辅料灸。二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艾灸治疗和保健方法一是用艾柱直接坐于穴位皮肤灸或隔姜、蒜、盐等辅料灸;二是用手持艾条直接熏烤;三是利用一些艾灸器具。第一种传统的方法已经沿用数千年,其特点是经济方便,但是这种方法只有在身体保持水平而艾柱垂直于身体表面时才能使用,并且火星容易掉落烧伤皮肤或者衣服,温度也难以掌握,容易造成皮肤烧伤。第二种用手持艾条直接熏烤的方法容易实施但是效率低下,不能同时进行两个以上穴位的 灸疗,同时也存在掉落火星的问题。第三种技术是用一些艾灸器具,但大都存在以下问题难以固定于穴位、温度不易控制,形体过于庞大、结构太过复杂,不能实现传统的隔姜、蒜、盐等辅料灸,价格昂贵不易普及等。例如I、多功能药灸罐(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张光岩,2011年4月,专利号CN201120115092. X),结构虽然简单但是难于固定于穴位,并且用电加热艾叶难以实现燃烧艾叶时的中药治疗及保健价值。2、新型家用艾灸器(宁波大学谷晨,2011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穴位真空吸附式可控温可加辅料艾灸器,由艾容器、温度调节器和“V”型真空皮肤固定器连接而成,其特征是:艾容器为上漏斗体形下圆柱体形设计,艾容器漏斗体部开有限燃孔;圆柱体部内部设有艾叶阻隔网,外侧有控温螺纹,下口边缘为楔形形成楔形口,与内部的艾叶阻隔网形成一个辅料槽;温度调节器为内有螺纹的圆环设计,底部开有固定卡槽;“V”型真空皮肤固定器由突出的吻部和唇部构成,突出的吻部与温度调节器下部固定卡槽镶嵌固定,唇部为两叶式设计,截面形成倒“V”形。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