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血氧饱和度传感器患者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22884 阅读:2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5 0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次性血氧饱和度传感器患者端,包括发光二极管、光电二极管,还包括PCB电路板,所述发光二极管和所述光电二极管均固定在所述PCB电路板上,所述PCB电路板的两侧分别设有外侧黏性片和内侧黏性片,所述外侧黏性片的外侧设有绑带,所述内侧黏性片的外侧设有保护塑料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柔性PCB使发光二极管和光电二极管成为一个整体,整个发光二极管-柔性PCB-光电二极管结构粘接面积显著增大,粘接力显著增大,发光二极管和光电二极管的固定可靠性大大提高。在患者端内部,发光二极管和光电二极管的引线集成在柔性PCB中,固定不受引线干扰,节约工时,提高效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一次性血氧饱和度传感器患者端
技术介绍
使用时,一次性血氧饱和度传感器一端和设备相连,一端和患者相连,中间为线缆。一次性血氧饱和度传感器中,和控制设备相连的一端称为设备端,和患者相连的一端称为患者端。现有的一次性血氧饱和度传感器的患者端结构如图I所示,在发光二极管I和光电二极管的两侧各有一片黏性片,内侧黏性片3的外侧是保护塑料片6,外侧黏性片4的 外侧是绑带5,通过一定的压力和黏性片的黏性使各元素结合在一起。使用时,去掉保护塑料片6,通过绑带5缠绕在检测部位。由于空间和使用条件的限制,一般的发光二极管I和光电二极管2均为小面积的片状结构。由于面积很小,依靠黏性产生的粘接力很小,发光二极管I和光电二极管2的固定可靠性很低。由于粘接力小,发光二极管和光电二极管的固定很容易受到自身引线的干扰,固定过程费时费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一次性血氧饱和度传感器患者端,提高一次性血氧饱和度传感器的患者端发光二极管和光电二极管的固定可靠性,使其固定不受引线干扰。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一次性血氧饱和度传感器,包括发光二极管、光电二极管,还包括P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次性血氧饱和度传感器患者端,包括发光二极管、光电二极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PCB电路板,所述发光二极管和所述光电二极管均集成在所述PCB电路板上,所述PCB电路板上设有焊盘组,所述发光二极管与所述光电二极管均与所述焊盘组电连接,所述PCB电路板的两侧分别设有外侧黏性片和内侧黏性片,所述外侧黏性片的外侧设有绑带,所述内侧黏性片的外侧设有保护塑料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鹏飞张耀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荣瑞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