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路恒流输出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20284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5 05: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路恒流输出控制装置,包括市电网的AC输入、LC滤波电路、VCC供电单元、PFC控制电路、PFC电路、DC-DC控制电路、DC-DC转换、控制光耦和稳压限流电路,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光耦与稳压限流电路之间设置有一路第一恒流调整控制电路,该第一恒流调整控制电路设有第一监测调整元件、第二检流电阻和第一恒流调整控制单元,该第一恒流调整控制单元还设有第一偏压电阻、恒流监测模块、电压监测模块,该装置还设置有二路第二恒流调整控制电路,该第二恒流调整控制电路设有第二监测调整元件、第三检流电阻和第二恒流调整控制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容易制造、成本低廉、恒流输出稳定可靠和无噪声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
,特别涉及应用于LED照明系统或要求多路恒流供电负载的多路恒流输出控制装置的设计和制造。
技术介绍
为了满足多路恒流负载的需要,通常会在VO输出端再加一级BUCK电路来实现,有几路输出就得用几个BUCK电路去完成。由于BUCK电路涉及到电能与磁能的转换,开关管工作在高频开、关状态,同时二极管处于连续工作模式,使得开关管、二级管的损耗变得更为严重。所以采用BUCK电路来实现多路恒流输出,不仅导致成本高,而且带来控制电路复杂,效率低,EMI噪声严重。因此需要采用较为先进的电路来替代。 本专利技术采用比较器实时监测负载电流大小,并将监测信号转换为控制信号去控制监测调整元件,使其在任何时候保证电流不变。该监测调整元件串联于电路中,是担任着电路的分压功能而实现恒流。通过监测调整元件,将监测调整元件的电压限定在一个合理的损耗范围内,又将监测调整元件的信号取出来反馈给初级边,那么负载不管怎样变化,监测调整元件上的电压都会跟踪这个变化而反馈到初级边,使得始终让监测调整元件上的电压都不会超出所限定的值,从而实现恒流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路恒流输出控制装置,以克服目前的多路恒流输出控制电路成本高、控制电路复杂和噪声严重的缺点。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路恒流输出控制装置,包括市电网的AC输入、框图I的LC滤波电路、框图2的VCC供电单元、框图3的PFC控制电路、框图4的PFC电路、框图5的DC-DC控制电路、框图6的DC-DC转换、控制光耦7和稳压限流电路9,具体技术方案所述的控制光耦7与稳压限流电路9之间设置有一路第一恒流调整控制电路8,所述的第一恒流调整控制电路8设有第一监测调整元件Q1、第二检流电阻R2和第一恒流调整控制单元10 ;所述的第一恒流调整控制单元10还设有第一偏压电阻R1、恒流监测模块11、电压监测模块12 ;该装置还设置有二路第二恒流调整控制电路8-1,该第二恒流调整控制电路8-1设有第二监测调整元件Q2、第三检流电阻R3和第二恒流调整控制单元10-1 ;第一监测调整元件Ql的连接点E与电压监测模块12的负极输入端相连后,再通过负载Al与框图6的DC-DC转换输出线路VO相连接;第一监测调整元件Ql的连接点F与恒流监测模块11的负极输入端相连后,再通过第二检流电阻R2与地连接;第一监测调整元件Ql的连接点J与恒流监测模块11输出端连接后,再通偏压电阻Rl与恒流调整控制单元10的引线端VDD连接;第二监测调整元件Q2的连接点G与恒流调整控制单元10-1连接后,再通过负载A2与框图6的DC-DC转换输出线路VO相连接;第二监测调整元件Q2的连接点H与恒流调整控制单元10-1连接后,再通过第三检流电阻R3与地连接;第二监测调整元件Q2的连接点K与第二恒流调整控制单元10-1连接。采用上述措施的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容易制造、成本低廉、恒流输出稳定可靠和无噪声的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I是现有技术结构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简化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考图1,图I是现有技术结构框图,从图I中知道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多路恒流输出控制电路,图中只画出两路恒流输出的框图,整个电源通过三级转换最后产生输出,前级是PFC功率因素校正电路,后级是LLC半桥谐振产生DC输出,第三级又采用BUCK电路来实现两路恒流输出,两路都输出31V 3A分别控制路灯的两个芯片。该BUCK工作频率较高,恒流方法是在输入母线上用电阻检流,又由于工作于连续模式,开关管及二级管都有开关损耗及反向恢复损耗。而且EMI干扰相当严重,350KHZ的开关频率使得辐射问题无法解决。所以采用BUCK电路来实现多路恒流输出,存在上述的缺点。参考图2,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简化结构框图,从图中可看出本专利技术包括市电网的AC输入、框图I的LC滤波电路、框图2的VCC供电单元、框图3的PFC控制电路、框图4的PFC电路、框图5的DC-DC控制电路、框图6的DC-DC转换、控制光耦7和稳压限流电路9,具体实施例方式在控制光耦7与稳压限流电路9之间设置有一路第一恒流调整控制电路8,该第一恒流调整控制电路8设有第一监测调整元件Q1、第二检流电阻R2 (检流电阻R2也可以做成电流互感器形式)和第一恒流调整控制单元10 ;该第一恒流调整控制单元10还设有第一偏压电阻Rl (偏压电阻Rl也可以做成其它供电器件形式)、恒流监测模块11、电压监测模块12 ;该装置还设置有二路第二恒流调整控制电路8-1,该第二恒流调整控制电路8-1设有第二监测调整元件Q2、第三检流电阻R3和第二恒流调整控制单元10-1。第一监测调整元件Ql的连接点E与电压监测模块12的负极输入端相连后,再通过负载Al与框图6的DC-DC转换输出线路VO相连接;第一监测调整元件Ql的连接点F与恒流监测模块11的负极输入端相连后,再通过第二检流电阻R2与地连接;第一监测调整元件Ql的连接点J与恒流监测模块11输出端连接后,再通偏压电阻Rl与恒流调整控制单元10的引线端VDD连接。本专利技术的二路电路是提供简化结构框图,图中的第二恒流调整控制电路8-1与第一恒流调整控制电路8结构相同,二路恒流调整控制单元10-1与一路恒流调整控制单元10结构相同。该第二监测调整元件Q2的连接点G与第二恒流调整控制单元10-1连接后,再通过负载A2与框图6的DC-DC转换输出线路VO相连接;第二监测调整元件Q2的连接点H与第二恒流调整控制单元10-1连接后,再通过第三检流电阻R3与地连接,第二监测调整元件Q2的连接点K与第二恒流调整控制单元10-1连接。本专利技术工作原理从图2可看出框图I至框图7是完成AC到DC的转换,也就是由市电转换为负载所需要的直流工作电压。其中包含辅助电源绕组输出端VCC、VDD。本专利技术设置的第一恒流调整控制电路8是这样实现恒流输出的图2所示,负载Al为一路负载(照明用的LED灯),第一监测调整元件Q1,是串联于负载的主回路上,电压监测模块12和恒流监测模块11分别实现第一监测调整元件Ql的压降监测和电流监测功能。当电路开启,Vo上电,所有电路开始工作,因偏压电阻Rl给第一监测调整元件Ql提供偏置电压而导通,Vo给负载提功能量。在检流电阻R2上产生一个电压,此电压一直被恒流监测模块11监测,第一监测调整元件Ql之所以称为调整元件,是为给负载Al来分担电压的,可以改变自身的压降的元件。假如Vo由于某种原因上升,则负载Al电流变大,该检流电阻R2上的电压随即上升,一旦此电压超过负载电流所设定之值,恒流监测电路的恒流监测模块11将输出信号去控制第一监测调整元件Q1,使得第一监测调整元件Ql内阻变大,给负载Al分担更多电压,从而负载Al上的压降因被监测调整元件Ql分压而维持不变,最终使得负载Al上的电流恒定。但第一监测调整元件Ql上的压降不可能太大,太大的压降意味着损耗加大,故此要第一监测调整元件Ql上的压降来控制Vo的电压大小。监测调整电压监测模块12就是为实现这一功能而设置的。一旦第一监测调整元件Ql上的压降超过所设定之值,电压监测模块12将会输出信号去控制光耦7,通过控制光耦7控制主电源DC-DC 转换输出的Vo电压降低,从而维持第一监测调整元件Q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路恒流输出控制装置,包括市电网的AC输入、框图(1)的LC滤波电路、框图(2)的VCC供电单元、框图(3)的PFC控制电路、框图(4)的PFC电路、框图(5)的DC?DC控制电路、框图(6)DC?DC转换、控制光耦(7)和稳压限流电路(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光耦(7)与稳压限流电路(9)之间设置有一路第一恒流调整控制电路(8),所述的第一恒流调整控制电路(8)设有第一监测调整元件(Q1)、第二检流电阻(R2)和第一恒流调整控制单元(10);所述的第一恒流调整控制单元(10)还设有第一偏压电阻(R1)、恒流监测模块(11)、电压监测模块(12);该装置还设置有二路第二恒流调整控制电路(8?1),该第二恒流调整控制电路(8?1)设有第二监测调整元件(Q2)、第三检流电阻(R3)和第二恒流调整控制单元(10?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淳正
申请(专利权)人:冠德科技北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