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挥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917362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5 0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挥控方法。该移动终端包括一外壳,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至少两个设于所述外壳上的电容式感应单元;一与所述电容式感应单元相连的手势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来自各个电容式感应单元中表征所述电容式感应单元的电容值变化的信号来识别用户的手势;一与所述手势识别模块相连的手势-指令转换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手势-指令对应关系将识别出的手势转换为对应的指令并执行。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用户便可以实现对移动终端的三维立体挥控,由此不但用户的操作将更加便捷高效,而且还能够大幅地降低误操作的发生几率,另外还可以延长移动终端的使用寿命,以及提高移动终端的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三维立体挥控功能的移动终端以及一种利用该移动终端实现的移动终端挥控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通讯工具,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移动终端的功能需求也已经不再仅限于以往简单的通话功能以及短信功能,现如今的市场上已经发展出了大量的多功能、全智能的移动终端。纵观当前的移动终端市场,现有的移动终端大都是借助物理按键和/或触摸屏来进行输入以实现用户对移动终端的控制的,然而,这样的控制方式却天然地具有以下两方 面缺陷一,频繁的接触式输入会对物理按键以及触摸屏产生长期磨损,从而降低移动终端整体的使用寿命;二,无论是物理按键还是触摸屏上与输入选项对应的触摸区域通常都是比较小的,这会给用户带来一定的操作不便,同时也容易导致误操作。此外还有一部分移动终端利用检测信号反射的方式来感应用户的挥控手势,虽然此时可以避免用户直接接触移动终端以及其相应的检测单元,但是采用所述方式既需要信号发射装置也需要反射信号检测装置,所以需要在移动终端中设置大量的装置,从而使得移动终端的结构更加复杂。但是由于信号的发射的信号可能会和反射回来的信号相互串扰,所以和容易导致反射信号检测错误,而且若所述信号为红外信号或可见光波段的信号时,还需要考虑外部环境中自然光中红外频段和可见光频段的信号的干扰,从而需要对反射信号装置上加入滤光片等滤光模块,从而进一步地使得移动终端的结构复杂化。而且目前各个国家均已经对信号频段的进行了划分,各个频段分别具有特定的应用领域,所以采用微波等频率的信号,容易与周围环境中的其他设备发生相互干扰,从而限制了移动终端的使用场合,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另外信号发射装置和反射检测装置均需要暴露于外部环境中来满足反射检测的要求,所以移动终端的外壳中需要开口来暴露所述信号发射装置和反射检测装置,因而极大地限制了移动终端的结构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的控制方式会对物理按键以及触摸屏产生磨损、操作不便还容易导致误操作的缺陷以及信号反射检测的非接触方式的不可靠和结构复杂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三维立体挥控功能的移动终端以及一种利用该移动终端实现的移动终端挥控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其包括一外壳,其特点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至少两个设于所述外壳上的电容式感应单元;一与所述电容式感应单元相连的手势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来自各个电容式感应单元中表征所述电容式感应单元的电容值变化的信号来识别用户的手势;一与所述手势识别模块相连的手势-指令转换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手势-指令对应关系将识别出的手势转换为对应的指令并执行。此处的“设于外壳上”既包括在该外壳外表面的常规设计,也包括将电容式感应单元设于该外壳之内、并将该外壳的相应区域设计为允许信号透过的常规设计。而且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电容式感应单元是指利用物体或手指接近电容式感应单元时会在所述物体或手指和电容式感应单元之间产生附加电容,从而通过检测所述附加电容的 变化来表征物体或手指和电容式感应单元的距离。所以任何通过检测电容变化来表征物体之间距离关系的器件均可作为本专利技术中的电容式感应单元,例如电容式接近传感器或触摸屏等。另外,本专利技术对电容式感应单元的设置位置以及设置数量均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手势识别需求对这两个参数进行合理的设计,当然地,为了根据来自不同电容式感应单元的信号实现对用户手势的有效识别,各个电容式感应单元的设置位置之间应当间隔一定的距离。在本专利技术中,根据来自不同电容式感应单元的信号所识别出的手势是客观确定的。其基本原理为当某一电容式感应单元的表征所述电容式感应单元的电容值变化的信号变化时,便可以识别出用户的手部正处于该电容式感应单元上方;当该信号接收器从某一电容式感应单元所接收到的信号由小变大再变小时,便可以识别出用户的手部移动经过了该电容式感应单元的上方;当该信号接收器从某一电容式感应单元所接收到的信号单向地变大/单向地变小时,便可以识别出用户的手部正在该电容式感应单元上方进行下压/上浮的动作。通过将用户的手部相对于各个电容式感应单元的动作进行结合分析,便可以得出用户的手部的整体手势。而手势-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则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任意设计,本专利技术对此不做限定。较佳地,所述电容式感应单元和所述信号接收器均设于所述外壳的同一表面上。本专利技术对各个电容式感应单元是否与该信号接收器设置于该外壳的同一表面上并不做限定,当各个电容式感应单元以及该信号接收器分布在该外壳的多个表面上时,将便于识别出用户在包覆该外壳的三维方向上的各种复杂手势,但是当所有的电容式感应单元和该信号接收器均分布于该外壳的同一表面上时,例如该外壳的正面、背面或侧面等等,该移动终端整体的设计难度以及制造难度显然将更低。较佳地,所述电容式感应单元均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侧的表面。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地将各个电容式感应单元设置于移动终端的外壳的内表面中,由于电容式感应单元均是通过电荷的改变来检测电容的改变,而且基于电容的基本原理,此时移动终端的外壳不会影响用户挥控时产生的电容值的变化,所以不需要去除覆盖电容式感应单元的外壳的部分,所以进一步地简化了移动终端的结构设计,此外当电容式感应单元设置于外壳的内表面时,而且不需要对外壳的形状和结构做任何改变,所以设计人员可以对移动终端内部各个部件设计具有更高的自由度,因此显著地降低了移动终端的设计难度和制造难度。较佳地,当来自一个所述电容式感应单元的信号呈由小变大或由大变小时,所述手势识别模块识别出用户在信号由小变大的电容式感应单元上方下压的手势以及用户在信号由大变小的电容式感应单元上方上浮的手势;当来自两个所述电容式感应单元的信号均呈由小变大再变小时,所述手势识别模块识别出用户从信号先出现峰值的电容式感应单元上方移向信号后出现峰值的电容式感应单元上方的手势。较佳地,用户在一个所述电容式感应单元上方下压/上浮的手势对应的指令为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显示画面的放大/缩小;用户连续地仅移经两个所述电容式感应单元上方的手势对应的指令为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显示画面的翻页;用户顺时针/逆时针地仅移 经三个所述电容式感应单元上方的手势对应的指令为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显示画面的横竖屏切换。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上述的移动终端实现的移动终端挥控方法,其特点在于,所述移动终端挥控方法包括S1、所述电容式感应单元感应用户做出的手势;S2、所述手势识别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来自各个电容式感应单元中表征所述电容式感应单元的电容值变化的信号来识别用户的手势;S3、所述手势-指令转换模块根据预设的手势-指令对应关系将识别出的手势转换为对应的指令并执行。较佳地,在S2中当来自一个所述电容式感应单元的信号呈由小变大或由大变小时,所述手势识别模块识别出用户在信号由小变大的电容式感应单元上方下压的手势以及用户在信号由大变小的电容式感应单元上方上浮的手势;当来自两个所述电容式感应单元的信号均呈由小变大再变小时,所述手势识别模块识别出用户从信号先出现峰值的电容式感应单元上方移向信号后出现峰值的电容式感应单元上方的手势。较佳地,在S3中用户在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终端,其包括一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至少两个设于所述外壳上的电容式感应单元;一与所述电容式感应单元相连的手势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来自各个电容式感应单元中表征所述电容式感应单元的电容值变化的信号来识别用户的手势;一与所述手势识别模块相连的手势?指令转换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手势?指令对应关系将识别出的手势转换为对应的指令并执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君魏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