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启政专利>正文

生产绩效的实时改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917256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5 02:11
一种生产绩效的实时改善方法,包含:一机台状态检测步骤,借助一监控判断单元确认至少一生产机台的状态是否改变;一状态判断步骤,判断该生产机台的状态的改变是否符合“绩效基准”;一绩效实时改善步骤,是当判断该生产机台的状态的改变未符合“绩效基准”时,配合将导致该生产机台的状态改变的问题传送至一任务团队,以供该任务团队分析该问题,并立即解决该问题;借此,该监控判断单元能够重复监控该生产机台的状态,以进行该问题的改善并持续监控该问题重复出现,进而有效提升企业组织的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尤其是一种可结合信息科技(Information Technology),用以快速解决生产线问题的。
技术介绍
在生产质量意识高涨的风潮下,企业组织必须投入更多的机器与人力来提升所制造的质量,再加上自由经济市场体制下同业削价竞争影响,企业组织处于高成本、低利润的状态,使得生产质量成为企业存亡或获利的关键。因此,企业组织需有一套完善的系统,方可在如此高标的质量水平下降低制造成本,并提升企业组织本身的获利及竞争能力。举例而言,如中国台湾申请第200717342号《绩效实时追踪与管理的系统》。该系统包括一组织维护单元,用以建立及维护公司组织架构的基本资料;一关键绩效指标单元, 用以建立及维护所有欲使用的绩效指标资料;一绩效计划单元,用以从上述关键绩效指标单元所建立的绩效指标资料中选择订定各部门及个人的绩效指标并订定其目标值;一绩效执行单元,提供员工个人或部门主管输入一固定时段的绩效达成资料,并计算及显示该部门或员工个人的各项绩效目标的达成状况;一绩效追踪单元,用以查询追踪各部门的绩效达成状况,并计算及显示各项绩效目标的达成状况;以及一伺服单元,用以储存数据库管理系统并连结上述各单元以及储存各单元输入及处理的资料。然而,上述现有绩效实时追踪与管理的系统,仅可单纯用以管理公司组织的各部门的绩效达成状况,却无法分析公司组织的生产机台于生产制造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问题,配合建构一套实时且可快速回应的实时改善机制;又,现有公司组织在解决相关问题时,也仅能借助执行如六个标准差等项目改善问题,只是传统的六个标准差项目需要庞大经费及较长执行期间,导致公司组织不易立即改善生产制程既有的问题,更无法有效排除真因以提升生产质量;因此,现有绩效实时追踪与管理的系统对于提升公司组织的中长期成长策略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运用信息科技所建构的系统收集生产线上的整体绩效资料与生产机台的状态资料,以随时监督生产制程状况,并将所搜集的绩效差距(performancegap)的相关信息重新整理与分析,以便立即性排除问题(真因),进而提供一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包含一机台状态检测步骤,借助一监控判断单元实时检测至少一生产机台的状态并记录于一数据库,且确认该生产机台的状态是否改变;一状态判断步骤,当该监控判断单元判断该生产机台的状态改变时,进一步判断该生产机台的状态的改变是否符合“绩效基准”,如判断该生产机台的状态的改变未符合“绩效基准”,则执行一绩效实时改善步骤,如判断该生产机台的状态的改变符合“绩效基准”,则借助该监控判断单元持续监控该生产机台的状态每一次改变是否符合“绩效基准”;该绩效实时改善步骤,是将导致该生产机台的状态改变的问题传送至一任务团队,以供该任务团队分析该问题,并立即解决该问题;其中,该监控判断单元能够重复监控该生产机台的状态,以进行该问题的改善并持续监控该问题重复出现。附图说明图I :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生产绩效实时改善系统架构图。图2 :本专利技术的步骤流程方块图。图3 :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步骤流程方块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I生产绩效实时改善系统 11监控判断单元 12生产机台13数据库14问题处理单元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请参照图I所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是预先架构一生产绩效实时改善系统I,该生产绩效实时改善系统I包含一监控判断单元11、至少一生产机台12、至少一数据库13及至少一问题处理单元14。其中该监控判断单元11电性耦接该至少一生产机台12及该至少一数据库13,例如该电性耦接方式是可采用无线或有线方式与该至少一生产机台12及该至少一数据库13建立连线机制,用以检测及判断该至少一生产机台12之状态,并将该至少一生产机台12之状态记录储存于该至少一数据库13。该至少一生产机台12是用以生产制造一预定产品,例如该生产机台12为可用以制造半导体产品的生产机台.......等。本实施例是揭示该生产机台12具有数台,并设定该生产机台12于生产制造的过程中,分别可能产生如“停机状态”、“正常状态”或“当机状态”等二种状态。该数据库13建立有“状态记录表格”、“问题分类表格”或其他实施的必要资料。借此,当该监控判断单元11检测及判断该生产机台12的状态后,可将该生产机台12的状态储存于该“状态记录表格”,并记录生产机台12产生何种问题;另外,该“问题分类表格”则可用以储存如机台编号、机台位置、产品编号、产品种类、产品所使用的原物料清单、违反的绩效基准.......等各种问题分类。该问题处理单元14电性耦接该监控判断单元11以建立连线机制,且该问题处理单元14是用以解决该生产机台12于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举例而言,该问题处理单元14用以将该生产机台12已发生问题发送至一任务团队,以供该任务团队快速解决问题。又,该任务团队可由企业组织中具有问题解决能力及经验的专业人员(如工程师或维修人员等)所组成,以便该任务团队可有效解决该生产机台12的相关问题。本专利技术借助上述该生产绩效实时改善系统I所执行的包含有一实时监控步骤SI、一绩效基准判断步骤S2及一绩效实时改善步骤S3。借助上述步骤流程,可快速掌握生产流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问题,并实时解决问题,以便达成企业绩效改善的目标,提供较佳的经济效益。请参照图I及2所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的机台状态检测步骤SI主要是实时检测该生产机台12的状态,且配合判断该生产机台12的状态是否改变,如该生产机台12的状态改变,则立即更新该生产机台12的状态。其中该机台状态检测步骤SI较佳是包含有一状态检测步骤SI I、一状态判断步骤S12及一状态更新步骤S13。该状态检测步骤Sll是借助该监控判断单元11实时检测该生产机台12的状态,其中该生产机台12于生产制造的过程中,可能产生“停机状态”、“正常状态”或“当机状态”等三种状态。更详言之,假设目前企业组织具有数部生产机台12,该监控判断单元11较佳可设定一预定监控时间,并依据该预定监控时间实时检测每一部 生产机台12的状态,例如该预定监控时间可设定为每一小时检测每一部生产机台12的状态,以便该监控判断单元11能够实时掌握每一部生产机台12的实际状态。该状态判断步骤S12是借助该监控判断单元11判断该生产机台12的状态是否改变,如判断该生产机台12的状态改变,是执行该状态更新步骤S13 ;如判断该生产机台12的状态未改变,则重新执行该状态检测步骤Sll ;更详言之,该生产机台12的状态的改变大致可区分为“停机状态一正常状态”、“正常状态一停机状态”、“正常状态一当机状态”、“当机状态一停机状态”;举例而言,当该监控判断单元11检测一生产机台12 (如编号001)的状态为“当机状态”时,假设该监控判断单元11比对该数据库13的“状态记录表格”,得知编号001的生产机台12的先前状态为“正常状态”时,即可判断该生产机台12的状态改变。该状态更新步骤S13是借助该监控判断单元11更新该数据库13的“状态记录表格”,用以将该生产机台12的最新状态记录于该“状态记录表格”,以便执行该绩效基准判断步骤S3。举例而言,假设编号001的生产机台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产绩效的实时改善方法,包含机台状态检测步骤、状态判断步骤及绩效实时改善步骤,其特征在于:该机台状态检测步骤是借助一个监控判断单元实时检测至少一个生产机台的状态并记录于一个数据库,且确认该生产机台的状态是否改变;该状态判断步骤是当该监控判断单元判断该生产机台的状态改变时,进一步判断该生产机台的状态的改变是否符合“绩效基准”,如果判断该生产机台的状态的改变未符合“绩效基准”,则执行该绩效实时改善步骤,如果判断该生产机台的状态的改变符合“绩效基准”,则借助该监控判断单元持续监控该生产机台的状态每一次改变是否符合“绩效基准”;及该绩效实时改善步骤,是将导致该生产机台的状态改变的问题传送至一个任务团队,以供该任务团队分析该问题,并立即解决该问题;其中,该监控判断单元能够重复监控该生产机台的状态,以进行该问题的改善并持续监控该问题重复出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启政
申请(专利权)人:陈启政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