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14290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4 2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轮机油。其组分及重量含量为:胺类抗氧剂0.1~2%,极压抗磨剂0.1~0.9%,无灰防锈剂0.02~0.5%,金属钝化剂0.01~0.05%,抗泡剂0.001~0.01%,基础油余量;其中:为饱和烃含量大于90%,硫含量小于0.03%的Ⅲ类基础油;胺类抗氧剂选自烷基化二苯胺、苯基萘胺及其混合物;极压抗磨剂为烷基硫代磷酸酯、烷基亚磷酸盐、烷基磷酸酯胺盐、烷基硫代氨基甲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其中:烷基为C2-C20的烃基;无灰防锈剂为烯基丁二酸或磷酸酯胺盐或二者的复配混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汽轮机油具有质优、寿命长、无污染等优点,适用于大、中、小型汽轮(水轮)机组的轴承及循环调节系统的润滑,主要用于300MW以上的蒸汽轮机或燃气涡轮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润滑油
,涉及一种汽轮机油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轮机制造业的发展 ,汽轮机组向高温、高压、高转速和大容量方向发展,对汽轮机油的的抗氧化性、抗极压性和润滑性能要求逐渐提高。当前,国内油品一般只用于300MW以下的汽轮机组。国内市售的汽轮机油产品普遍存在着 极压润滑性能不足,防锈抗腐蚀能力不够,以及加工过程中出现刺激性气味等方面的问题,可能导致刀具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加工过程工件腐蚀、工件表面质量降低以及加工环境的恶化,大大降低了生产加工效率和提高了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健康环保、性能优异、可提高效率、节约成本的汽轮机油,以解决上述问题和弊端。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轮机油,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组分(重量百分含量)组成胺类抗氧剂0.1 2%极压抗磨剂0.卜0.9%无灰防锈剂0.02-0.5%金属钝化剂0.01~0.05%抗泡剂0.001 0.01% 基础油余量上述配方中基础油为饱和烃含量大于90%,硫含量小于0. 03%的III类基础油。胺类抗氧剂选自烷基化二苯胺、苯基萘胺及其混合物。可用于本专利技术中的胺类抗氧化剂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二苯胺、二庚基二苯胺、二辛基二苯胺、混合的丁基/乙基烷基化二苯胺、混合的丁基/苯乙烯烷基化二苯胺、混合的乙基/甲基苯乙烯基烷基化二苯胺,以及具有石油工业中常用的各种纯度的这些物质的混合物。极压抗磨剂为烷基硫代磷酸酯、烷基亚磷酸盐、烷基磷酸酯胺盐、烷基硫代氨基甲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其中烷基为C2-C20的烃基,包括丁基、壬基、葵基或苯基。无灰防锈剂为烯基丁二酸或磷酸酯胺盐或二者的复配混合物,二者的复配比例为1:0. 3 8。金属钝化剂为甲基苯三唑衍生物或噻二唑衍生物。抗泡剂为甲基硅烷混合物或液态酯共聚物。上述汽轮机油的制备方法和步骤如下将基础油加热到50-80°C左右,依次加入胺类抗氧剂、极压抗磨剂、防锈抗腐蚀添加剂、金属钝化剂、消泡剂,搅拌混合1-5小时,经过冷却、精滤得到产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汽轮机油具有质优、寿命长、无污染等优点,适用于大、中、小型汽轮(水轮)机组的轴承及循环调节系统的润滑,主要用于300MW以上的蒸汽轮机或燃气涡轮机,也可以作为精密机械、液压系统、传热系统以及透平轴承与减阻轴承、封闭式齿轮箱等不需具抗磨与极压性能系统的优选润滑剂。本专利技术采用优质基础油及新型汽轮机油添加剂复配。独特的极压抗磨剂,不仅大幅提高汽轮机油的承载能力,更杜绝了传统配方对操作工人所造成的健康的影响;空气释放性好,清洁度更高、过滤性好,无残炭和机械杂质;优异的防锈性能,测试指标也优于或等 同于国际高端同类产品。在各项性能均优异、保证汽轮机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极大地延长了油品的使用寿命,减少了患有频率,节约了企业成本,提升了利润空间。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I1#汽轮机油,由以下重量组分组成胺类抗氧剂二辛基二苯胺0. 4%极压抗磨剂烷基二硫代氨基甲基酯0.3%无灰防锈剂磷酸酯胺盐0. 02%金属钝化剂甲基苯三唑衍生物 0.04%消泡剂甲基硅烷混合物0.002%III类基础油99. 238%产品制备方法和步骤如下将基础油加热到50-80°C左右,依次加入胺类抗氧剂、极压抗磨剂、防锈抗腐蚀添加剂、金属钝化剂、消泡剂,搅拌混合1-5小时,经过冷却、精滤得到产品。实施例22#汽轮机油,由以下重量组分组成胺类抗氧剂乙基/甲基苯乙烯基烷基化二苯胺混合物0. 5%极压抗磨剂亚磷酸二正丁酯0. 2%无灰防锈剂烯基丁二酸0. 4%金属钝化剂甲基苯三唑衍生物0.04%消泡剂甲基硅烷混合物0.001%III类基础油98. 859%产品制备方法同实施例I。实施例33#汽轮机油,由以下重量组分组成胺类抗氧剂丁基/苯乙烯烷基化二苯胺混合物0. 4%极压抗磨剂烷基二硫代氨基甲基酯0.7%无灰防锈剂磷酸酯胺盐0. 03%金属钝化剂噻二唑衍生物0.04%消泡剂甲基硅烷混合物0.002%III类基础油98. 828%产品制备方法同实施例I。实施例4 4#汽轮机油,由以下重量组分组成胺类抗氧剂二庚基二苯胺0. 1%极压抗磨剂烷基硫代氨基甲酸酯/亚磷酸二正丁酯混合物 0. 9%无灰防锈剂烯基丁二酸0. 03%金属钝化剂噻二唑衍生物0.01%消泡剂甲基硅烷混合物0.001%III类基础油98. 959%产品制备方法同实施例I。实施例55#汽轮机油,由以下重量组分组成胺类抗氧剂二苯胺0. 8%极压抗磨剂烷基磷酸酯胺盐0. 1%无灰防锈剂烯基丁二酸和磷酸酯胺盐按1:8复配的混合物0. 02%金属钝化剂噻二唑衍生物0.01%消泡剂甲基硅烷混合物0.005%III类基础油99. 065%产品制备方法同实施例I。实施例66#汽轮机油,由以下重量组分组成胺类抗氧剂乙基/甲基苯乙烯基烷基化二苯胺混合物2%极压抗磨剂烷基磷酸酯胺盐0. 3%无灰防锈剂烯基丁二酸和磷酸酯胺盐按f 0. 3复配的混合物 0. 5%金属钝化剂噻二唑衍生物0.05%消泡剂甲基硅烷混合物0.01%III 类基础油97. 14%产品制备方法同实施例I。性能测试试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6中的汽轮机油产品性能测试数据如下项目实施例I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实施例5 实施例6 I #油2#油3#油4#油5#油6#油粘度等级4632681004632 运动粘度 (40 C、44.9331.6567.35101.0545.9533..23 mm2/s)粘度指数1211121j8147128116倾点彡-19-19-21-20 20 20 (0C) 开口闪点 212207215220210209 ^ (0C)酸值< (mgKOH/g 0.05968 0.06432 0.05359 0.04678 0.05568 0.06020_______ 机械杂质0.0015 0.0019 0.0012 0.0008 0.0012 0.0005 %水份无无无无无无破乳化值(40-37-3)121016181311 2 4 0/0 0/0 0/0 0/0 0/0 0/0权利要求1.一种汽轮机油,其特征在于,其组分及各组分重量百分含量为胺类抗氧剂0.1~2%极压抗磨剂0.1 0.9%无灰防锈剂0.02~0.5%金属钝化剂0.01 0.05%抗泡剂0.001-0.01% 基础油余量 其中,基础油为饱和烃含量大于90%,硫含量小于0. 03%的III类基础油; 所述胺类抗氧剂为烷基化二苯胺、苯基萘胺或二者的混合物。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轮机油,其特征在于,所述胺类抗氧剂为二苯胺、二庚基二苯胺、二辛基二苯胺、混合的丁基/乙基烷基化二苯胺、混合的丁基/苯乙烯烷基化二苯胺、混合的乙基/甲基苯乙烯基烷基化二苯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汽轮机油,其特征在于,所述极压抗磨剂为烷基硫代磷酸酯、烷基亚磷酸盐、烷基磷酸酯胺盐、烷基硫代氨基甲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其中烷基为C2-C20的烃基。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轮机油,其特征在于,所述极压抗磨剂中的烷基为丁基、壬基、葵基或苯基。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轮机油,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灰防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轮机油,其特征在于,其组分及各组分重量百分含量为:其中,基础油为饱和烃含量大于90%,硫含量小于0.03%的Ⅲ类基础油;所述胺类抗氧剂为烷基化二苯胺、苯基萘胺或二者的混合物。FDA00001869615600011.jp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铁成夏立萍姬文琦宋传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福岛化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