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装水泥运输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12793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4 2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散装水泥运输车,包括罐体、车架和车轮,所述罐体和车轮分别与车架相连接,所述罐体内腔由倾斜布置的透气帆布层分隔为物料室和大气化室,物料室位于大气化室的上方且设有进料口;在所述罐体的下方设置有与所述物料室相连通的悬浮室,在所述悬浮室上设有出料口;所述大气化室和悬浮室设有进风口,所述车轮与行走轨道相适配。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省力、高效、环保的散装水泥运输车,它能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提高运输效率,净化井下作业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运输设备,尤其是涉及在矿井下使用的散装水泥运输车
技术介绍
在矿山井下或隧道的建设作业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水泥,水泥的运输方式是采用人工搬运袋装水泥。袋装水泥先通过人工搬运装上平板车,由平板车运到井下,再通过人工将袋装水泥卸车、破袋,倒入搅拌站。这种传统的运输方式,依靠人工装卸,工人劳动强度大,加上平板车装载能力有限,运输效率低下,由于井下、隧道的空间狭小,通风条件差,在将水泥卸车、破袋,倒入搅拌站时,容易扬起水泥粉尘,工作环境恶劣,对工人健康极其不利,而且袋装水泥的使用成本高,提高了工程成本,因而我们需要研制一种能克服上述问题的水泥运输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省力、高效、环保的散装水泥运输车,它能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提高运输效率,净化井下作业环境。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散装水泥运输车,包括罐体、车架和车轮,所述罐体和车轮分别与车架相连接,所述罐体内腔由倾斜布置的透气帆布层分隔为物料室和大气化室,物料室位于大气化室的上方且设有进料口 ;在所述罐体的下方设置有与所述物料室相连通的悬浮室,在所述悬浮室上设有出料口 ;所述大气化室和悬浮室设有进风口,所述车轮与行走轨道相适配。本专利技术采用罐体流态化方式实现自动装卸散装水泥,由透气帆布层将罐体内腔分隔为物料室和大气化室,物料室的进料口与自动装料机相接,水泥通过自动装料机把物料室装满,水泥运输车可通过井筒提升机和牵引设备运至井下搅拌站旁,井下压风管路将压缩空气通过进风口不断送入大气化室,大气化室内形成充气箱,压缩空气透过透气帆布层进入物料室,达到一定压力的压缩空气使物料室内的水泥逐步流态化并形成局部流化床,水泥压入悬浮室由出料口以气压流态方式压出,出料口可与水泥储存仓接通,实现水泥卸载。进一步地,所述透气帆布层为两块、并且倾斜布置在罐体下部,使罐体内腔被分隔为一个底部为斗形的物料室和两个大气化室,两所述大气化室位于物料室的两侧。进一步地,所述悬浮室设置在物料室底部的正下方,所述悬浮室为斗形。进一步地,所述悬浮室设置有上进风口和下进风口。进一步地,所述大气化室和悬浮室的进风口分别通过进风支管与进风总管相连,进风总管的端部设置有进风快速接头。进一步地,所述出料口由穿装在悬浮室上的出料管形成,出料管伸入悬浮室的一端设置有喇叭口,而位于悬浮室外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料快速接头。进一步地,所述进料口设置在所述罐体的顶部,进料口由可开闭的密封盖封闭,密封盖通过销轴铰接在罐体的进料口部。进一步地,所述罐体为水平放置的筒形体,罐体的两端为拱形曲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I.自动装卸,降低工人劳动强度。以往人工运输袋装水泥,劳动强度大,袋装水泥运到现场后,需要人工卸车,并人工一袋袋地装上平板车上运到井下,在井下也需要人工卸 车。2.减少水泥扬尘对环境污染,无需使用水泥袋,清洁环保。以往运输袋装水泥对井下作业环境污染大,因为在人工破袋及倒料时会扬起水泥粉尘,人吸入体内,会造成很大的危害,水泥袋的使用浪费资源且还需要整理回收,非常麻烦;使用本散装水泥运输车自动装料、卸料,井下作业环境大为改善,有利于工人身体健康。3.装载量大,运输效率高。在运输袋装水泥时,每次运输量少,趟数增加,运输效率低下,并且造成提升机和牵引设备的使用成本增加,而使用散装水泥运输车装载量大,可以减少运输次数,降低提升机和牵引设备的损耗。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散装水泥运输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所示的散装水泥运输车的左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参见图I和图2,图I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散装水泥运输车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左视方向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散装水泥运输车包括罐体I,车架4和车轮5,罐体I和车轮5分别与车架4相连接。车架4为矩形框架结构,罐体I由钢板轧制成筒形体,罐体I的两端为拱形曲面,罐体I水平放置、由两个支架9承托,罐体I通过前、后两个支架9焊接固定在车架4上,罐体I的轴线与车架4的长度方向相平行;为适应井下作业,使水泥运输车通过牵引设备在矿井巷道内的轨道上行走,车轮5的轮周面形状以及同一轮轴上的两车轮间距与行走轨道相适配,车轮5安装在轮轴上,轮轴通过安装支架焊接在车架4上,从而使得车架4由车轮5支承。如图I和图2所示,罐体I内腔由倾斜布置的透气帆布层10分隔为物料室12和大气化室11,物料室12位于大气化室的上方11且设有进料口 2 ;在罐体I的下方设置有与物料室12相连通的悬浮室13,在悬浮室13上设有出料口 ;大气化室11和悬浮室13设有进风口。透气帆布层10为两块、并且倾斜布置在罐体I的下部,两块透气帆布层10在罐体内呈“V”形布置,使罐体I内腔被分隔为一个底部为斗形的物料室12和两个大气化室11,两大气化室11位于物料室的两侧,物料室12的底部,即最低处位于罐体I的底部中间位置。悬浮室13设置在物料室12底部的正下方,悬浮室13由钢板制成为上大下小的斗形,大气化室11和悬浮室13的进风口分别通过进风支管6与进风总管7相连,进风总管7的端部设置有进风快速接头71,进风快速接头71可以采用消防水带接头,能快速方便地与井下压风管路连接。如图I和图2所示,为了使悬浮室13内形成空气漩涡流,以快速将悬浮室13内的水泥流压出,悬浮室13设置有上进风口和下进风口,并且上、下进风口之间相错开地布置。进风总管7分支为第一进风支管61和第二进风支管62,第一进风支管61从悬浮室13的下部穿入,形成下进风口 ;第二进风支管62上行后分为两路,分别与两个大气化室11的底部连通,在第二进风支管62上还分支有第三进风支管63,第三进风支管63插装在悬浮室13的上部,形成上进风口,第一进风支管61和第三进风支管63在车架4的长度方向上相距有一定距离;如图I和图2所示,为便于布置管路,第一进风支管61和第三进风支管63位于悬浮室13的同一侧壁上,第一进风支管61位于该侧壁的中下部位置,第三进风支管63位于第一进风支管61的前上方,当然,作为上进风口的第三进风支管63也可以位于第一进风支管61的后上方。由图I和图2可知,进料口 2设置在罐体I的顶部,进料口 2位于罐体I顶部的中间位置、与悬浮室13相对,进料口 2由密封盖3封闭,密封盖3通过销轴铰接在罐体I的进料口部,从而可以活动地开闭,处于打开或关闭状态。 出料口由穿装在悬浮室13上的出料管8形成,出料管8插装在与进风口相对置的悬浮室另一侧壁上,出料管8伸入悬浮室13的一端设置有喇叭口 81,使悬浮室13内的水泥能更快速地被压入出料管8,以提高出料量,而位于悬浮室13外的出料管8另一端设置有出料快速接头82,出料快速接头82可以采用消防水带接头等通用接头,通过管道与水泥储存仓接通。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水泥运输车的进料口 2接到自动装料机上,水泥经进料口 2落入罐体I的物料室12中,载入限量水泥后,盖上密封盖3,利用井筒提升机将水泥运输车运至井下,再通过牵引设备运至搅拌站旁;将进风快速接头71与井下压风管路连接,将出料快速接头82与水泥储存仓的进料管道相连接;送风后,井下压风管路将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装水泥运输车,包括罐体、车架和车轮,所述罐体和车轮分别与车架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内腔由倾斜布置的透气帆布层分隔为物料室和大气化室,物料室位于大气化室的上方且设有进料口;在所述罐体的下方设置有与所述物料室相连通的悬浮室,在所述悬浮室上设有出料口;所述大气化室和悬浮室设有进风口,所述车轮与行走轨道相适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岩武卫国周帆张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