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晓兵专利>正文

一种补气发汗治疗发热的中药口服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11140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4 1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补气发汗治疗发热的中药口服液,其是由黄芪、佩兰、黄芩、生姜、菖蒲、玄参、荆芥、大青叶、茯苓、竹叶、玉蝴蝶、柴胡、郁金、川楝子、桂枝、知母、鲜茅根、白花蛇舌草、姜半夏、厚朴、竹茹、炒白术、陈皮、清半夏等原料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对发热疗效显著,总有效率为9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口服液,确切地说是一种补气发汗治疗发热的中药口服液
技术介绍
发热是由于人体产热过多和散热不足引起的体温高于正常的症状。引起发热的病因很多,临床最常见的是微生物感染所致,非感染性的一些疾病如肿瘤、甲亢、风湿免疫性疾病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也会有发热。中医传统上把发热按照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分类,外感病有邪,内伤多虚,而常兼气滞、血瘀、痰饮、水湿为患,随其偏重,各安其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存缺陷,提供一种疗效显著,不易复发的补气发汗治疗发热的中药口服液。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一种补气发汗治疗发热的中药口服液,其特征在于 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黄芪13-17,佩兰13-17,黄芩13-17,生姜18-22,白蘧5-7,菖蒲13-17,玄参8-12,荆芥8-12,薄荷8-12,大青叶28-32,获茶13-17,竹叶5_7,玉蝴蝶5-7,柴胡13-17,郁金8-12,川楝子8-12,桂枝13-17,知母13-17,鲜茅根28-32,白花蛇舌草28-32,姜半夏5-7,厚朴8-12,金银花13-17,竹茹5_7,炒白术13-17,陈皮8_12,清半夏2-4,生石膏28-32,芹菜30-40,雪梨40-50、西红柿40-50,柠檬5-10,蜂蜜13-17。所述的一种补气发汗治疗发热的中药口服液,其特征在于 其各原料的重量份选黄芪15,佩兰15,黄芩15,生姜20,白蘧6,菖蒲15,玄参10,荆芥10,薄荷10,大青叶30,茯苓15,竹叶6,玉蝴蝶6,柴胡15,郁金10,川楝子10,桂枝15,知母15,鲜茅根30,白花蛇舌草30,姜半夏6,厚朴10,金银花15,竹茹6,炒白术15,陈皮10,清半夏3,生石骨30,芳:菜30,雪梨50,西红柿50,朽1檬5,蜂蜜15。所述的一种补气发汗治疗发热的中药口服液,其特征在于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黄芪、佩兰、黄芩、生姜、菖蒲、玄参、荆芥、大青叶、茯苓、竹叶、玉蝴蝶、柴胡、郁金、川楝子、桂枝、知母、鲜茅根、白花蛇舌草、姜半夏、厚朴、竹茹、炒白术、陈皮、清半夏、打碎的白蘧以及打碎布包的生石膏和金银花按重量份共同放入煎药容器内,每200g总重量的原料加入5000ml左右的冷水,浸泡IOmin左右后用武火煎煮IOmin左右,再用文火煎30min左右; B、再将薄荷按重量份放入A步骤中的煎药容器内,继续用文火煎IOmin左右,将所得物料去渣浓缩至3000ml左右,冷却得浓缩药液,备用; C、按重量份取芹菜、雪梨、西红柿、柠檬洗净后与蜂蜜一同放入果汁机中搅汁,后与步骤B所得浓缩药液混匀装瓶即得产品。服用方法成人每次口服50_100ml,每日三次,空腹口服;儿童用量酌减。每7天为一疗程,连服1-3个疗程。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本专利技术对发热疗效显著,收治门诊患者共68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25例,年龄为14-20岁的16例,25-45岁的33例,50-60岁的19例,无效I例,总有效率为98% ; 2、本专利技术补气发汗治疗发热,在治愈后不易复发,用药每7天为一疗程,连服1-3个疗程痊愈,停药后两年无复发; 3、本专利技术由中药组合物与水果蔬菜汁混合制得,芹菜中含有的丰富纤维,可以过滤体内的废物,刺激身体排毒,有效对付由于身体毒素累积所造成的体表皮损;西红柿性凉味甘酸,可清热生津,含有的尼克酸成分可以保护皮肤;雪梨可以养阴清热、降火生津;柠檬含有烟酸和丰富的有机酸,可杀菌,消除色素沉着,以上四味搅汁同服,对清热效果明显;蜂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滋养食品,也是最常用的滋补品之一,其含有与人体血清浓度相近的多种无机盐和维生素、铁、钙、铜、锰、钾、磷等多种有机酸和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以及果糖、葡萄糖、淀粉酶、氧化酶、还原酶等,具有滋养、润燥、解毒、美白养颜、润肠通便之功效,同时蜂蜜还可以改善本专利技术的口感,使得中药口服液不再难以下咽。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补气发汗治疗发热的中药口服液,其各原料的重量份选黄芪15,佩兰15,黄芩15,生姜20,白蘧6,菖蒲15,玄参10,荆芥10,薄荷10,大青叶30,茯苓15,竹叶6,玉蝴蝶6,柴胡15,郁金10,川楝子10,桂枝15,知母15,鲜茅根30,白花蛇舌草30,姜半夏6,厚朴10,金银花15,竹茹6,炒白术15,陈皮10,清半夏3,生石膏30,芹菜30,雪梨50,西红柿50,朽1檬5,蜂蜜15。所述的一种补气发汗治疗发热的中药口服液,其特征在于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黄芪、佩兰、黄芩、生姜、菖蒲、玄参、荆芥、大青叶、茯苓、竹叶、玉蝴蝶、柴胡、郁金、川楝子、桂枝、知母、鲜茅根、白花蛇舌草、姜半夏、厚朴、竹茹、炒白术、陈皮、清半夏、打碎的白蘧以及打碎布包的生石膏和金银花按重量份共同放入煎药容器内,每200g总重量的原料加入5000ml左右的冷水,浸泡IOmin左右后用武火煎煮IOmin左右,再用文火煎30min左右; B、再将薄荷按重量份放入A步骤中的煎药容器内,继续用文火煎IOmin左右,将所得物料去渣浓缩至3000ml左右,冷却得浓缩药液,备用; C、按重量份取芹菜、雪梨、西红柿、柠檬洗净后与蜂蜜一同放入果汁机中搅汁,后与步骤B所得浓缩药液混匀装瓶即得产品。服用方法成人每次口服50-100ml,每日三次,空腹口服;儿童用量酌减。每7天为一疗程,连服1-3个疗程。典型病例 病例I : 张某某,女,53岁。患者2009年6月9日自述偶有心烦、胸闷,发热,不恶寒,无汗,不咳,无头痛,口干欲饮,睡眠尚可,尿频、尿急,大便干,服用本实施例3个疗程患者症状全部消失,痊愈。、病例2 程某,男,29岁。2011年3月18日初诊发热,恶寒,体温37. 9°C,头痛,周身酸痛,用消炎药治疗无效,已迁延I月,伴头痛,头痛如裹,疲倦乏力,腰痛,大便每日I 2次,量少,黏滞不爽,口渴欲饮,心烦,服用本实施例2个疗程,患者症状全部消失,痊愈。病例 3: 文某某,男,20岁。发热,伴恶寒,动后气短,汗出不畅,下肢酸痛,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服用本实施例三个疗程后,患者症状全部消失,痊愈。病例4: 贾某,女,57岁。发热,体温波动在36. 8°C 38°C,伴恶寒,动后气短,汗出不畅,下肢酸痛,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滑,伴头痛,疲倦,大便量少,。服用本实施例2个疗程后,患者症状全部消失,痊愈。权利要求1.一种补气发汗治疗发热的中药口服液,其特征在于 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黄芪13-17,佩兰13-17,黄芩13-17,生姜18-22,白蘧5-7,菖蒲13-17,玄参8-12,荆芥8-12,薄荷8-12,大青叶28-32,获茶13-17,竹叶5_7,玉蝴蝶5-7,柴胡13-17,郁金8-12,川楝子8-12,桂枝13-17,知母13-17,鲜茅根28-32,白花蛇舌草28-32,姜半夏5-7,厚朴8-12,金银花13-17,竹茹5_7,炒白术13-17,陈皮8_12,清半夏2-4,生石膏28-32,芹菜30-40,雪梨40-50、西红柿40-50,柠檬5-10,蜂蜜13-17。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补气发汗治疗发热的中药口服液,其特征在于 其各原料的重量份选黄芪15,佩兰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补气发汗治疗发热的中药口服液,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黄芪13?17,佩兰13?17,黄芩13?17,生姜18?22,白蔻5?7,菖蒲13?17,玄参8?12,荆芥8?12,薄荷8?12,大青叶28?32,茯苓13?17,竹叶5?7,玉蝴蝶5?7,柴胡13?17,郁金8?12,川楝子8?12,桂枝13?17,知母13?17,鲜茅根28?32,白花蛇舌草28?32,姜半夏5?7,厚朴8?12,金银花13?17,竹茹5?7,炒白术13?17,陈皮8?12,清半夏2?4,生石膏28?32,芹菜30?40,雪梨40?50、西红柿40?50,柠檬5?10,蜂蜜13?1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兵
申请(专利权)人:王晓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