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血脂稠的药物,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血脂稠的中药胶囊。
技术介绍
血脂稠造成的主要原因是心肝火过盛,肝郁气滞,导致血液粘稠,气血不畅,轻者手脚发烧,蜕皮,重者头晕目眩,心慌气短,浑身无力,直至形成一系列疾病。目前,国内外治疗此病的方法多采用活血、扩张血管为主,但此法只能治标不能治本,给广大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压力。
技术实现思路
综上所述,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研制了一种用于治疗血脂稠的中药胶囊,它是由青葙子、竹茹、大黄、菊花、蒲公英、桅子、连翘、红花、黑大豆多种中草药加工形成的中药胶囊,本专利技术具有清肝火、凉心肾、散淤血活血等功效。本专利技术完全采用了截然不同的治疗方法,即清热、凉血、散瘀、活血,达到了标本兼治的理想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治疗血脂稠的中药胶囊,由以下重量份数的药物制备而成30 40重量份数的青葙子、25 35重量份数的竹茹、20 30重量份数的大黄、30 40重量份数的菊花、20 30重量份数的蒲公英、15 25重量份数的桅子、25 35重量份数的连翅、20 30重量份数的红花、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治疗血脂稠的中药胶囊,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药物制备而成:30~40重量份数的青葙子、25~35重量份数的竹茹、20~30重量份数的大黄、30~40重量份数的菊花、20~30重量份数的蒲公英、15~25重量份数的栀子、25~35重量份数的连翘、20~30重量份数的红花、30~40重量份数的黑大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血脂稠的中药胶囊,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药物制备而成30 40重量份数的青葙子、25 35重量份数的竹茹、20 30重量份数的大黄、30 40重量份数的菊花、20 30重量份数的蒲公英、15 25重量份数的桅子、25 35重量份数的连翘、20 30重量份数的红花、30 40重量份数的黑大豆。2.一种用于治疗血脂稠的中药胶囊,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药物制备而成35重量份数的青葙子、30重量份数的竹茹、25重量份数的大黄、35重量份数的菊花、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