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丝直丝弓矫治装置及牙齿矫治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88528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2 18: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牙齿正畸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丝直丝弓矫治装置及牙齿矫治方法。该装置由底板和固接在底板上的双丝弓托槽组成;双丝弓托槽上设置两条平行的主槽沟和辅槽沟:主槽沟位于牙齿的合方,为方槽沟;辅槽沟位于牙齿的根方,宽和深与主槽沟相同,其底部为圆弧形。矫治初期,在主槽沟使用钛镍丝圆丝对牙齿进行排齐整平;主槽沟排齐后,在主槽沟使用不锈钢圆丝,在辅槽沟使用钛镍圆丝进行控根,即排齐牙根;控根完成后,主槽沟单独用不锈钢方丝关闭间隙。本发明专利技术既可以显著减小控根矫治力,降低矫治过程中发生牙根吸收的风险,又可以简化临床弓丝弯制,克服弓丝弯制误差带来的治疗缺陷,并且可以应用于拔牙病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牙齿正畸
,特别涉及ー种治疗错合畸形的。
技术介绍
牙根吸收是正畸治疗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正畸牙根吸收是伴随正畸治疗的必然现象,由于正畸治疗后牙根吸收的发生率高达20%-80%,因此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正畸治疗牙根吸收的根本原因与正畸治疗中根尖应カ过度集中有夫。目前公认牙齿在控根(转矩)移动中根尖受到的应カ最大,传统直丝弓矫治技术需要用较粗的方丝控根,控根时的矫治力过大是根尖吸收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显著的减小控根移动的矫治力,是减少正畸牙根吸收的关键。2001年德国Wiechmann医师研制开发了个性化舌侧矫治系统,实现了托槽底板与牙面的完全吻合,并且可以将虚拟矫治转化为实际矫治,但不足之处在于虚拟排牙仅限于牙冠,不能完全避免牙根的骨开裂和骨开窗;个性化的弓丝不是直丝,弯制和制作非常复杂;需用金合金制作托槽,成本较高。2009年Takemoto K和Scuzzo K提出了舌侧直丝弓矫治技术,简化舌侧弓丝的弯制,但舌侧直丝弓使托槽体变大,托槽间距变小,矫治カ会増大;并且与传统直丝弓矫治技术ー样,需要用较粗的方丝控根。2010年Aldoo Macchi提出了舌侧双圆丝托槽,该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减小矫治力,但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托槽结构只能使用圆丝,无法应用I :1尺寸的方丝和方槽沟进行托槽虚拟定位,从而不能生产个性化托槽;需要复杂的弓丝弯制,弓丝弯制的误差会影响实际矫治和虚拟矫治的一致性;只能排齐前牙,不能用于拔牙病例。因此现有的矫治技术尚不能同时做到显著地减小矫治カ和简化弓丝的弯制,减小临床操作难度和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直丝弓技术控根的矫治カ较大以及舌侧双丝弓技术弓丝弯制复杂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双丝直丝弓矫治装置采用的技术特征为该双丝直丝弓矫治装置由底板和固接在底板上的双丝弓托槽组成;所述双丝弓托槽上设置两条平行的主槽沟和辅槽沟主槽沟位于牙齿的合方,为宽X深=0.018 X0. 028英寸的方槽沟;辅槽沟位于牙齿的根方,宽和深与主槽沟相同,其底部为圆弧形;主槽沟与辅槽沟间的距离为0. 5^1. 5mm。所述双丝弓托槽采用钛合金材料和个性化托槽的设计和制作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ー种使用所述双丝直丝弓矫治装置的牙齿矫治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步骤I :根据排牙后的数字化整合牙合模型的牙弓舌侧或唇侧形态绘制直丝弓,以及双丝弓托槽;步骤2 :根据绘制好的直丝弓来定位双丝弓托槽;步骤3 :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软件,将采用个性化托槽的方式设计和制作的虚拟底板及双丝弓托槽从虚拟位置转移到所矫治牙齿上的实物托槽和实际粘接位置;步骤4 :矫治初期,在主槽沟依次使用0. 014英寸和0. 016英寸的钛镍丝圆丝对牙齿进行排齐整平;步骤5 :主槽沟排齐后,在主槽沟使用0. 016英寸不锈钢圆丝,在辅槽沟依次使用0.014英寸和0. 016英寸钛镍圆丝进行控根,即排齐牙根;步骤6 :控根完成后,主槽沟单独用0. 016X0. 025英寸不锈钢方丝关闭间隙。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I)采用双槽沟托槽,前牙控根时使用两根圆丝,0.016X0.025英寸方丝的刚度比0.016英寸圆丝大3倍以上,双丝控根的力距是单根方丝的3倍以上,双丝控根的矫治カ比方丝可以减小10倍左右,可以减少发生牙根吸收的风险;并且可以避免方丝与槽沟的余隙造成控根不到位置。(2)使用舌侧直丝弓,大大简化了临床弓丝弯制。(3)将直丝弓和双丝弓结合起来,简化了双丝弓复杂的弓丝弯制,同时也避免了舌侦埴丝弓托槽由于托槽间距小矫治カ较大的缺点。(4)通过托槽底板厚度的补偿来实现舌侧或唇侧弓丝的“直丝化”,托槽体也可以直接通过CAD/CAM的间接粘接托盘直丝化。(5)采用钛合金生产托槽,由于钛合金机械性能较高,可以防止由于托槽底板不规则并且较薄时托槽底板容易断裂的情况,并且生物相容性更好。(6)虚拟排牙基于3D整合牙颌模型,可以避免牙根的骨开裂、骨开窗和明显不平行。此矫治器同样适用于唇侧。附图说明图Ia为双丝直丝弓矫治装置的正视图;图Ib为前牙托槽的侧视图;图Ic为后牙托槽的侧视图;图2a为矫治初期在主槽沟使用0. 016英寸的钛镍丝圆丝排齐整平示意图;图2b为主槽沟使用0. 016英寸不锈钢圆丝,辅槽沟使用0. 016英寸钛镍圆丝进行控根的示意图;图2c为控根完成后,主槽沟单独用0. 016X0. 025英寸不锈钢方丝关闭间隙的示意图;图3a和图3b分别为方丝控根和双丝控根的力学分析示意图。图中标号I-底板;2_双丝弓托槽。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ー步说明。、该双丝直丝弓矫治装置的结构如图Ia-图Ic所示,该装置由底板I和固接在底板I上的双丝弓托槽2组成;双丝弓托槽2上设置两条平行的主槽沟和辅槽沟主槽沟位于牙齿的合方,为宽X深=0. 018X0. 028英寸的方槽沟;辅槽沟位于牙齿的根方,宽和深与主槽沟相同,其底部为圆弧形;主槽沟与辅槽沟间的距离为0.5 1.5mm。双丝弓托槽2采用个性化托槽设计制作的方式和钛合金材料制备。使用所述双丝直丝弓矫治装置的牙齿矫治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制备过程( I)获得排牙后的数字化整合牙合模型 通过激光扫描模型和锥形束CT重建牙合模型获得整合牙合模型,运用三维排牙软件进行计算机排牙后获得与矫治设计一致的排牙模型,计算机排牙的具体要求是符合Andrews六要素标准;排牙后牙根无外露和明显不平行,牙根的外表面离开皮质骨内表面0.5mm以上,其中牙根的根尖离开皮质骨内表面2mm以上。(2 )绘制个体化托槽底板用Magics软件选取排牙后的模型牙齿舌侧的相关区域绘制个性化舌侧或唇侧托槽底板。( 3 )绘制个性化直丝弓及双丝弓托槽根据排牙后模型牙弓舌侧或唇侧形态用三维绘图软件绘制个性化的全尺寸直丝弓及双丝弓托槽。 (4)定位双丝弓托槽根据舌侧或唇侧全尺寸直丝弓,来对双丝弓托槽进行定位。( 5 )生成双丝弓托槽将定位好的双丝弓托槽和底板进行融合(如有两者之间存在空隙,则将定位后的托槽底面进行拉伸与底板融合),生成双丝直丝弓矫治装置。矫治过程如图2a至图2c所示,矫治初期,在主槽沟依次使用0. 014英寸和0. 016英寸的钛镍丝圆丝对牙齿进行排齐整平;主槽沟排齐后,在主槽沟使用0. 016英寸不锈钢圆丝,在辅槽沟依次使用0. 014英寸和0. 016英寸钛镍圆丝进行控根,即排齐牙根;控根完成后,主槽沟单独用0. 016X0. 025英寸不锈钢方丝关闭间隙。单根方丝控根和使用双丝控根的受カ分析如图3a和图3b所示,使用传统的单根方丝控根,对牙齿产生上下的力,容易造成牙根吸收。而使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双丝控根,カ为前后形式,力距是单根方丝的3倍以上,矫治カ比方丝可以减小10倍左右,可以有效减少发生牙根吸收的风险,并且可以避免方丝与槽沟的余隙过大造成控根不到位的情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双丝直丝弓矫治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底板(1)和固接在底板(1)上的双丝弓托槽(2)组成;所述双丝弓托槽(2)上设置两条平行的主槽沟和辅槽沟:主槽沟位于牙齿的合方,为宽×深=0.018×0.028英寸的方槽沟;辅槽沟位于牙齿的根方,宽和深与主槽沟相同,其底部为圆弧形;主槽沟与辅槽沟间的距离为0.5~1.5mm。

【技术特征摘要】
1.双丝直丝弓矫治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底板(I)和固接在底板(I)上的双丝弓托槽(2)组成;所述双丝弓托槽(2)上设置两条平行的主槽沟和辅槽沟主槽沟位于牙齿的合方,为宽X深=0. 018X0. 028英寸的方槽沟;辅槽沟位于牙齿的根方,宽和深与主槽沟相同,其底部为圆弧形;主槽沟与辅槽沟间的距离为0. 5^1. 5_。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丝直丝弓矫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丝弓托槽(2)为个性化托槽。3.ー种使用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丝直丝弓矫治装置的牙齿矫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 步骤I :根据排牙后的数字化整合牙合模型的牙弓舌侧或唇侧形态绘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宏铭邹道星王泽敏田杰厉松白玉兴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