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87236 阅读:2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7 2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不用拆卸货架就能方便运输的货架,包括竖直放置的第一前立柱、第二前立柱、第一后立柱、第二后立柱和竖向排布的至少两个矩形层片,所述第一后立柱上铰接有长连接杆和短连接杆,第一前立柱上设置有拉铆螺母,拉铆螺母内设置有螺钉,长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长卡槽,短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短卡槽;货架处于打开状态时,长连接杆的长卡槽正好卡在螺钉上,使货架保持打开状态;货架收缩后,短连接杆上的短卡槽正好卡在螺钉上,使货架保持收缩状态。其优点是:利用长连接杆和短连接杆的结合,使得货架可保持张开和收缩状态,避免因拆卸货架后零件较多,不好保管的麻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货架
技术介绍
市面上的货架,包括竖直放置的第一前立柱、第二前立柱、第一后立柱、第二后立柱和竖向排布的至少两个矩形层片,第一前立柱、第二前立柱、第一后立柱和第二后立柱呈矩形排布在层片的四个角处且与层片铰接,第一前立柱与第一后立柱位于层片的同一侧,第二前立柱与第二后立柱位于层片的另一侧,上述结构的货架都是整体焊接结构。焊接结构虽然牢固,但是包装尺寸过大,运输成本高,搬动很不方便,有些连电梯都进不了。需要把整个货物架拆装、折叠、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用拆卸货架就能方便运输的货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货架,包括竖直放置的第一前立柱、第二前立柱、第一后立柱、第二后立柱和竖向排布的至少两个矩形层片,第一前立柱、第二前立柱、第一后立柱和第二后立柱呈矩形排布在层片的四个角处且与层片铰接,第一前立柱与第一后立柱位于层片的同一侧,第二前立柱与第二后立柱位于层片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后立柱上铰接有长连接杆和短连接杆,第一前立柱上设置有拉铆螺母,拉铆螺母内设置有螺钉,长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长卡槽,短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短卡槽;货架处于打开状态时,长连接杆的长卡槽正好卡在螺钉上,使货架保持打开状态;货架收缩后,短连接杆上的短卡槽正好卡在螺钉上,使货架保持收缩状态。所述长连接杆与第一后立柱的铰接点在竖直方向上高于或低于螺钉,长连接杆上的长卡槽槽口的朝向垂直于长连接杆,当长卡槽卡在螺钉上时,长卡槽槽口向下。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长连接杆和短连接杆的结合,使得货架可保持张开和收缩状态,使得运输方便而且避免了因拆卸货架后零件较多,不好保管的麻烦。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货架打开状态时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图I中A处的放大图;图3是图I另一方向的立体结构图;图4是图3中B处的放大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货架收缩状态时的立体图;图6是图5中C处的放大图。图中1、第一前立柱,2、第二前立柱,3、第一后立柱,4、第二后立柱,5、层片,6、长连接杆,7、短连接杆,8、拉铆螺母,9、螺钉,IO、长卡槽,11、短卡槽。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如图I、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货架,包括竖直放置的第一前立柱I、第二前立柱2、第一后立柱3、第二后立柱4和竖向排布的至少两个矩形层片5。层片5的具体数量根据实际需求自行设定。第一前立柱I、第二前立柱2、第一后立柱3和第二后立柱4呈矩形排布在层片5的四个角处且与层片5铰接,第一前立柱I与第一后立柱3位于层片5的同一侦U,第二前立柱2与第二后立柱4位于层片5的另一侧,这 样就能保证货架可以收缩。所述第一后立柱3上铰接有长连接杆6和短连接杆7,第一前立柱I上设置有拉铆螺母8,拉铆螺母8内设置有螺钉9,长连接杆6的一端设置有长卡槽10,短连接杆7的一端设置有短卡槽11。如图3、图4所示,货架处于打开状态时,即层片5处于水平位置,长连接杆6的长卡槽10正好卡在螺钉9上,使货架保持打开状态,即此时长连接杆6不处于水平放置状态才能使货架保持打开状态,换句话说就是长连接杆6与第一后立柱3的铰接点在竖直方向上高于或低于螺钉9,长连接杆6上的长卡槽10槽口的朝向垂直于长连接杆6,当长卡槽10卡在螺钉9上时,长卡槽10槽口向下。如图5、图6所示,货架收缩后,即长连接杆6的长卡槽10脱离螺钉,第一前立柱I和第二前立柱2向第一后立柱3和第二后立柱4靠拢,当然层片5此时处于竖直状态,短连接杆7上的短卡槽11正好卡在螺钉9上,防止第一前立柱I和第二前立柱2在自然力的作用下脱离第一后立柱3和第二后立柱4,即使货架保持收缩状态。利用长连接杆6使货架保持打开状态,利用短连接杆7,使得货架保持收缩状态,这样就能避免因拆卸货架后零件较多,不好保管的麻烦,而且收缩后的货架运输方便,到达所需位置后,安放货架很方便,即打开很快。权利要求1.货架,包括竖直放置的第一前立柱、第二前立柱、第一后立柱、第二后立柱和竖向排布的至少两个矩形层片,第一前立柱、第二前立柱、第一后立柱和第二后立柱呈矩形排布在层片的四个角处且与层片铰接,第一前立柱与第一后立柱位于层片的同一侧,第二前立柱与第二后立柱位于层片的另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后立柱上铰接有长连接杆和短连接杆,第一前立柱上设置有拉铆螺母,拉铆螺母内设置有螺钉,长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长卡槽,短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短卡槽;货架处于打开状态时,长连接杆的长卡槽正好卡在螺钉上,使货架保持打开状态;货架收缩后,短连接杆上的短卡槽正好卡在螺钉上,使货架保持收缩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连接杆与第一后立柱的铰接点在竖直方向上高于或低于螺钉,长连接杆上的长卡槽槽口的朝向垂直于长连接杆,当长卡槽卡在螺钉上时,长卡槽槽口向下。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不用拆卸货架就能方便运输的货架,包括竖直放置的第一前立柱、第二前立柱、第一后立柱、第二后立柱和竖向排布的至少两个矩形层片,所述第一后立柱上铰接有长连接杆和短连接杆,第一前立柱上设置有拉铆螺母,拉铆螺母内设置有螺钉,长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长卡槽,短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短卡槽;货架处于打开状态时,长连接杆的长卡槽正好卡在螺钉上,使货架保持打开状态;货架收缩后,短连接杆上的短卡槽正好卡在螺钉上,使货架保持收缩状态。其优点是利用长连接杆和短连接杆的结合,使得货架可保持张开和收缩状态,避免因拆卸货架后零件较多,不好保管的麻烦。文档编号A47B46/00GK102726949SQ20121021515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7日专利技术者俞红, 匡卫丰, 徐晓东, 肖柯, 陆春 申请人:江苏红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货架,包括竖直放置的第一前立柱、第二前立柱、第一后立柱、第二后立柱和竖向排布的至少两个矩形层片,第一前立柱、第二前立柱、第一后立柱和第二后立柱呈矩形排布在层片的四个角处且与层片铰接,第一前立柱与第一后立柱位于层片的同一侧,第二前立柱与第二后立柱位于层片的另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后立柱上铰接有长连接杆和短连接杆,第一前立柱上设置有拉铆螺母,拉铆螺母内设置有螺钉,长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长卡槽,短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短卡槽;货架处于打开状态时,长连接杆的长卡槽正好卡在螺钉上,使货架保持打开状态;货架收缩后,短连接杆上的短卡槽正好卡在螺钉上,使货架保持收缩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春匡卫丰肖柯俞红徐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红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