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卡接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卡接件,卡接件为E字形,卡接件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纵向板;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横向板、第二横向板和第三横向板,第一横向板与纵向板的第一端相连接,第三横向板与纵向板的第二端相连接,第二横向板设置在第一横向板和第三横向板之间并与纵向板相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空调器,包括前述的卡接件。使用该卡接件的连接方式,装配简便,在满足零件的装配强度要求的同时,又达到方便拆装、维修的目的,提高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连接结构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卡接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介绍
现有房间空调器中常用的两零件连接方式有螺钉连接、铆钉连接、卡扣连接、贴胶等,但螺钉连接、铆钉连接、贴胶等连接方式存在拆装不方便或无法拆装等问题,卡扣连接则可能出现连接强度不足或连接强度足够但拆装不易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拆装且能够满足连接强度要求的卡接件及具 有其的空调器。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卡接件,卡接件为E字形,卡接件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纵向板;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横向板、第二横向板和第三横向板,第一横向板与纵向板的第一端相连接,第三横向板与纵向板的第二端相连接,第二横向板设置在第一横向板和第三横向板之间并与纵向板相连接。进一步地,第二横向板上设置有朝第三横向板的方向纵向延伸的第一翻边,第三横向板上设置有朝第二横向板的方向纵向延伸的第二翻边。进一步地,第一横向板的与第二横向板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凸出部。进一步地,第三横向板的底面上设置有沿与第一翻边、第二翻边相垂直的方向纵向延伸的多个凸筋,多个凸筋之间形成凹槽。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前述的卡接件。进一步地,空调器包括门板部件,门板部件包括内层门板、设置于内层门板外部的外层门板和下装饰条,内层门板和下装饰条通过卡接件相卡接。进一步地,卡接件包括位于第一横向板和第二横向板之间的第 ^槽,内层门板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位于第一卡槽内。进一步地,第一滑轨上设置有第二凸出部,其与第一横向板的与第二横向板相对的侧面上设置的第一凸出部相抵接。进一步地,第一滑轨与第一卡槽过盈配合。进一步地,卡接件包括位于第二横向板和第三横向板之间的第二卡槽,下装饰条的内侧设置有第二滑轨,第二滑轨与第二卡槽相卡接。进一步地,第二滑轨的末端具有位于第二卡槽内的膨出部。进一步地,下装饰条的两端分别通过卡接件与内层门板相卡接。采用本技术的卡接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其两个卡槽分别与另外两个需要连接在一起的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配合。卡接件在连接时与第二零件装配成一体,在起始位置时与第一零件无连接作用;在终点位置与第一零件相互卡紧,起连接作用。使用该卡接件的连接方式,装配简便,在满足零件的装配强度要求的同时,又达到方便拆装、维修的目的,提闻生广效率。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是根据本技术的卡接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卡接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空调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空调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空调器的门板部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的空调器的门板部件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7a是根据本技术的空调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7b是根据本技术的空调器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8a是图7a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8b是图7b的B处局部放大图;图9a是根据本技术的空调器的门板部件的装配过程的第一示意图;图9b是根据本技术的空调器的门板部件的装配过程的第二示意图;图9c是根据本技术的空调器的门板部件的装配过程的第三示意图;以及图9d是根据本技术的空调器的门板部件的装配过程的第四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I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卡接件,卡接件10为E字形,卡接件10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纵向板14 ;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横向板11、第二横向板12和第三横向板13,第一横向板11与纵向板14的第一端相连接,第三横向板13与纵向板14的第二端相连接,第二横向板12设置在第一横向板11和第三横向板13之间并与纵向板14相连接。本技术的卡接件10为E形卡接件,该卡接件10的第一横向板11和第二横向板12之间形成第--^槽,第二横向板12和第三横向板13之间形成第二卡槽,第--^槽和第二卡槽分别与另外两个需要连接在一起的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配合连接。在初始状态下,卡接件10与第二零件装配为一体,在初始位置时与第一零件无连接作用;在终点位置卡接件10与第一零件相互卡紧,从而将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连接在一起。使用该卡接件的连接方式,装配简便,在满足零件的装配强度要求的同时,又达到方便拆装、维修的目的,提高生产效率。如图I和图2所示,第二横向板12上设置有朝第三横向板13的方向纵向延伸的第一翻边121,第三横向板13上设置有朝第二横向板13的方向纵向延伸的第二翻边131。第一翻边121和第二翻边131相对的延伸,与部分的纵向板14 一起围成一个“C”字形的第二卡槽。第二零件上具有第二滑轨,初始位置时,第二零件与第二卡槽通过卡接装配在一起,第二零件的第二滑轨卡接在第二卡槽中。第一翻边121和第二翻边131有利于加强连接的牢固性。如图I所示,第一横向板11的与第二横向板12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凸出部111。第一零件上具有第一滑轨,装配时第一卡槽在第一滑轨上滑动并在滑动的终点位置通过第一凸出部111与第一零件相互卡紧,起连接作用。第三横向板13的底面上设置有沿与第一翻边121、第二翻边131相垂直的方向纵向延伸的多个凸筋15,各凸筋15之间形成凹槽,当拆卸及沿着轨道挪动卡接件10时,手指可以放入凹槽中,方便握取。其中,第三横向板13的与第二卡槽相背离的面为底面。 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前的卡接件1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如图3和图4所示,其中图3是本技术的具有新型线外观的空调器的整体主视图,图4是空调器的俯视图。其中,顶盖50位于立式空调器的最上端;门板部件20位于空调器的中间,门板部件20包括左门板部件和右门板部件,其中左门板部件位于空调器正前面的左边,右门板部件位于空调器正前面的右边,两门板部件可实现开闭功能;闭合时是整机是一个有机规则型线,打开时露出风口实现出风功能;底盘部件40位于立式空调器的最下方,起支撑空调器作用;部件60为出风组件,位于左门板部件和右门板部件之后,左、右门板部件往两侧打开后,可露出风格栅面板,实现出风功能;部件70为进风组件,位于立式空调器的后方,实现空调器进风功能。如图5、图6、图7a和图7b所示,空调器包括门板部件20,门板部件20包括内层门板22、设置于内层门板22外部的外层门板21和下装饰条23,内层门板22和下装饰条23通过卡接件10相卡接。本实施例中,门板部件20的外层门板21位于门板部件20的外层,起装饰作用,保证门板部件20外观美感,其结构不受整个门板部件20的连接要求、结构强度要求等的影响。门板部件20的内层门板22位于门板部件20的内部,主要实现门板部件20的结构功能要求及与空调器其他零部件的连接功能。其中,内层门板22与外层门板21之间通过粘胶的方式增强连接强度。内层门板22通过上卡扣与上门板运动部件连接,内层门板21通过下卡扣与下门板运动部件连接,下卡扣下端增加螺钉将下门板运动部件紧固。门板部件20的下装饰条23位于门板部件20的下端,并通过E型的卡接件10与内层门板22相连接。下装饰条23除具有把内层门板22与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卡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10)为E字形,所述卡接件(10)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纵向板(14);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横向板(11)、第二横向板(12)和第三横向板(13),所述第一横向板(11)与所述纵向板(14)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三横向板(13)与所述纵向板(14)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横向板(12)设置在所述第一横向板(11)和所述第三横向板(13)之间并与所述纵向板(14)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辉,陈绍林,孟宪运,丘晓宏,陈国豪,赖桂枝,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