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瓶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8244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奶瓶刷,用于清洁奶瓶,为了克服现有的奶瓶刷清洁效果不理想和使用不方便的不足;它构成包括一握柄、一连接轴设于握柄的直杆,以及一夹设于该直杆上,且是由数个刷毛所组成并呈圆柱状的毛刷体;又设有一定位盖,系略大于奶瓶之瓶口,且中央镂设有一穿伸孔,活动套设于直杆上,定位盖底面恰可固定封闭于奶瓶之瓶口。这样定位盖可使直杆保持在瓶体正中央旋转,提高瓶体内壁缘各部位的刷洗清洁度,同时可让奶瓶刷的毛刷体挡止密封于瓶体中,以防止纵向刷洗位移时产生水花四溅,并可提高刷洗效率。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清洁效果理想和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清洁刷,尤其是一种用于清洗奶瓶的清洁刷。
技术介绍
参见图3,习用的奶瓶刷10系包括一握柄11、一连接轴设于握柄11的直杆12,以及一夹设于该直杆12上、且是由数个刷毛1所组成并呈圆柱状的毛刷体13,该直杆12是利用一金属线捲绕成一长条状,且该刷毛1是于该直杆12捲绕成型时,同时被夹绕于直杆12的表面上,其中,由该直杆12形成有一弯折部121,使直杆12上的毛刷体13与握柄11产生偏位,故当奶瓶刷10前端毛刷体13置入奶瓶后,使用者即可以此偏位作为施力臂摇转握柄11,进而带动直杆12上的毛刷体13作一旋转刷洗动作,而可将瓶体内壁缘上的附着物予以刮除,另针对较长规格的奶瓶,使用者也可利用内外方向的纵向往复推拉刷洗,或将二种刷洗模式交叉运用,即可将奶瓶刷洗干净。然而这种习用奶瓶刷10存在下列缺陷第一,该奶瓶刷10的毛刷体13虽可于瓶内作一旋转刷洗动作,然由于奶瓶刷10作为旋转轴心的直杆并未定位,故当旋转奶瓶刷10时,因无稳固的旋转枢转轴,而使奶瓶刷10产生摇晃偏摆,以致于造成毛刷体13无法与瓶体各部位内壁缘达到相同均匀的刷洗抵触;因此,该习用奶瓶刷的刷洗清洁效果并不理想; 第二,该奶瓶刷的毛刷体13虽可于瓶内作一纵向刷洗动作,然由于奶瓶的瓶内通常注入有适量利于刷洗的清洁水,加上该瓶口并无任何挡止或密封结构,给予毛刷体13纵向位移时的止挡定位,因此常发生的是,当奶瓶刷在抽拉过程中不慎超出瓶口时,会因毛刷体13受到较小径瓶口挤压变形的刷毛1瞬间产生回复弹力,将内部或附着其上的清洁水往外四处弹射飞溅,并常造成使用者衣服或周围环境沾染,故使用上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奶瓶刷清洁效果不理想和使用不方便的不足;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奶瓶刷,该奶瓶刷清洁效果理想和使用方便。本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奶瓶刷,其构成包括一握柄、一连接轴设于握柄的直杆,以及一夹设于该直杆上、且是由数个刷毛所组成并呈圆柱状的毛刷体;设有一定位盖,系略大于奶瓶之瓶口,且中央镂设有一穿伸孔,穿伸孔活动套设于直杆上, 定位盖底面恰可固定封闭于奶瓶之瓶口。藉此,当该奶瓶刷置入奶瓶后,恰可藉此定位盖与奶瓶相互固定定位,使奶瓶刷可保持在瓶体正中央旋转,以确保瓶体内壁缘可受到相同均匀的刷洗清洁效果,同时定位盖也可将毛刷体挡止限位及密封于瓶体中,使该毛刷体的刷毛不致超出奶瓶的瓶口,而产生水花四溅的现象,更可据以提高刷洗清洁的效率。定位盖的结构之一为呈圆盘状,定位盖底面环凸有一定位肋,恰可嵌入奶瓶之瓶口。定位盖的结构之二为呈圆盖状,定位盖底面周缘形成下垂,下垂内侧面形成有与奶瓶之瓶口相匹配的螺纹。定位盖系以塑胶材质制成。定位盖穿伸孔顶端周缘凸设有一环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奶瓶刷的直杆上套设有定位盖,这样使奶瓶刷可保持在瓶体正中央旋转,提高瓶体内壁缘各部位的刷洗清洁度,同时可让奶瓶刷的毛刷体挡止密封于瓶体中,以防止纵向刷洗位移时产生水花四溅,并可提高刷洗效率。因此本技术清洁效果理想和使用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之一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之二示意图;图3为习用奶瓶刷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见图1,一种奶瓶刷,包括一握柄21、一连接轴设于握柄21的直杆22,以及一夹设于直杆22上,且是由数个刷毛2所组成并呈圆柱状的毛刷体23,其中设有一呈圆盘状的定位盖24,系由塑胶材质制成,其直径略大于奶瓶瓶口的直径,且该定位盖24中央镂设有一穿伸孔241,恰可活动套设于直杆22上,另该穿伸孔241顶端周缘系凸设有一环壁242,该定位盖24底面环凸有一恰可嵌入奶瓶瓶口的定位肋243,使该奶瓶刷20置入奶瓶内后,恰可藉此定位盖24与奶瓶之嵌置定位,让该穿伸定位盖24中央的直杆22可保持定位于奶瓶正中央处,同时可作为毛刷体23内外位移时的定位挡止。参见图2,或设有一呈圆盖状的定位盖24、系由塑胶材质制成,其直径略大于奶瓶瓶口的直径,又定位盖24四周形成下垂25,下垂25内侧面设有与奶瓶瓶口相匹配的螺纹26,使该奶瓶刷20置入奶瓶内后,恰可藉此定位盖24下垂25内侧面的螺纹26旋设于奶瓶之瓶口的外螺纹上嵌置定位。其余动作与圆盘状定位盖24相同,不在重述。本技术的操作过程为当欲刷洗奶瓶时,将本技术的奶瓶刷20置入奶瓶中,并顺势将直杆22的定位盖24嵌置密封于瓶口上,用手予以按压固定,此时即可开始进行奶瓶的清洁刷洗工作;首先,以旋转刷洗为例,当使用者握持奶瓶刷20的握柄21进行一旋转刷洗动作时,由于该奶瓶刷20之直杆22系受限定位于定位盖24正中央,且该直杆22与定位盖24系采适当裕度的活动穿伸设计,故可确保奶瓶刷20旋转时保持于正中央,而不致产生偏斜现象,如此便可进一步确保奶瓶内壁缘受到均匀之刷洗,从而达到良好的清洁刷洗效果;其次,以纵向刷洗为例,当使用者握持奶瓶刷20的握柄21进行内外纵向刷洗动作时,由于该奶瓶刷20的毛刷体23系受奶瓶瓶口处的定位盖24挡止密封,而限位于奶瓶内部,故可确保奶瓶刷20在纵向刷洗过程不致超出瓶口,如此便可有效防止因毛刷体23的刷毛2弹射,而产生水花四溅的现象,同时也可提高每一次往复刷洗的成效,使效率倍增。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一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故凡应用本技术的说明书及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等效变化的,皆为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奶瓶刷,其构成包括一握柄、一连接轴设于握柄的直杆,以及一夹设于该直杆上、且是由数个刷毛所组成并呈圆柱状的毛刷体;其特征是设有一定位盖,系略大于奶瓶之瓶口,且中央镂设有一穿伸孔,穿伸孔活动套设于直杆上,定位盖底面恰可固定封闭于奶瓶之瓶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奶瓶刷,其特征是定位盖呈圆盘状,定位盖底面环凸有一定位肋,恰可嵌入奶瓶之瓶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奶瓶刷,其特征是定位盖呈圆盖状,定位盖底面周缘形成下垂,下垂内侧面形成有与奶瓶之瓶口相匹配的螺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奶瓶刷,其特征是定位盖系以塑胶材质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奶瓶刷,其特征是定位盖穿伸孔顶端周缘凸设有一环壁。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奶瓶刷,用于清洁奶瓶,为了克服现有的奶瓶刷清洁效果不理想和使用不方便的不足;它构成包括一握柄、一连接轴设于握柄的直杆,以及一夹设于该直杆上,且是由数个刷毛所组成并呈圆柱状的毛刷体;又设有一定位盖,系略大于奶瓶之瓶口,且中央镂设有一穿伸孔,活动套设于直杆上,定位盖底面恰可固定封闭于奶瓶之瓶口。这样定位盖可使直杆保持在瓶体正中央旋转,提高瓶体内壁缘各部位的刷洗清洁度,同时可让奶瓶刷的毛刷体挡止密封于瓶体中,以防止纵向刷洗位移时产生水花四溅,并可提高刷洗效率。因此本技术清洁效果理想和使用方便。文档编号B08B9/087GK2627900SQ0322153公开日2004年7月28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26日专利技术者洪昆泰 申请人:林哥婴儿用品(昆山)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奶瓶刷,其构成包括一握柄、一连接轴设于握柄的直杆,以及一夹设于该直杆上、且是由数个刷毛所组成并呈圆柱状的毛刷体;其特征是:设有一定位盖,系略大于奶瓶之瓶口,且中央镂设有一穿伸孔,穿伸孔活动套设于直杆上,定位盖底面恰可固定封闭于奶瓶之瓶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昆泰
申请(专利权)人:林哥婴儿用品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