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齐佑专利>正文

抛光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82220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5 2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抛光除尘装置,包括罩体,抛光轮置于罩体内,罩体设有排气口,罩体的一侧设有便于待抛光物体与抛光轮接触的敞口,罩体敞口的至少一侧的内壁与抛光轮表面之间形成与敞口相通的第一负压风道,第一负压风道出口设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的一端紧靠抛光轮表面。整个设备的结构不需要另外附加任何的动力,主要是采用抛光轮转动时在负压风道形成负压,从而将工位所产生的粉尘吸入达到除尘的目的,只需在原有抛光轮上加装罩体即可,整体结构简单易行,成本较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除尘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抛光设备上的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抛光设备是金属表面加工的常用机械,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金属粉尘,如果没有配备相应的防尘或除尘措施,会对加工的人产生极大危害。现有的除尘措施一般是在抛光エ位设置吸尘装置,主要是通过电机产生负压将抛光エ位的粉尘吸入除尘设备,再由设备将粉尘吸附或者沉降下来。这种除尘设备一般需要大功率的电机驱动,同时需要铺设大量的管道至每个エ位,因此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ー种抛光除尘装置,利用转动抛光轮的产生负压将抛光所产生的粉尘吸入,简化除尘设计,降低制作成本。本技术是这样来实现上述目的的抛光除尘装置,包括罩体,抛光轮置于罩体内,罩体设有排气ロ,罩体的一侧设有便于待抛光物体与抛光轮接触的敞ロ,罩体敞ロ的至少ー侧的内壁与抛光轮表面之间形成与敞ロ相通的第一负压风道,第一负压风道出口设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的一端紧靠抛光轮表面。其中,罩体内的敞ロ第二侧设有与敞ロ相通的第二负压风道,所述第二负压风道为设于罩体内的壁体与抛光轮表面之间所形成的通道,壁体自挡板延伸至敞ロ第二侧,敞ロ的第二侧设有第二挡板,第二挡板的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抛光除尘装置,包括罩体(1),抛光轮(2)置于罩体(1)内,其特征在于:罩体(1)设有排气口(11),罩体(1)的一侧设有便于待抛光物体与抛光轮(2)接触的敞口(3),罩体(1)敞口(3)的至少一侧的内壁与抛光轮(2)表面之间形成与敞口(3)相通的第一负压风道(4),第一负压风道(4)出口设有第一挡板(5),第一挡板(5)的一端紧靠抛光轮(2)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抛光除尘装置,包括罩体(1),抛光轮(2)置于罩体(I)内,其特征在于罩体(I)设有排气口(11),罩体(I)的一侧设有便于待抛光物体与抛光轮(2)接触的敞口(3),罩体(I)敞口⑶的至少一侧的内壁与抛光轮⑵表面之间形成与敞口⑶相通的第一负压风道(4),第一负压风道(4)出口设有第一挡板(5),第一挡板(5)的一端紧靠抛光轮(2)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抛光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罩体(I)内的敞口(3)第二侧设有与敞口(3)相通的第二负压风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齐佑
申请(专利权)人:周齐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