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环状散热孔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74894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5 0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环状散热孔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是包含一散热本体、一支撑件与一基板,该散热本体上方环设有复数个散热穿孔;该支撑件设置于该散热本体之上;该基板上下方依序设有相对应的一第一面与一第二面,该第二面连接于该支撑件上,该第一面上具有复数个第一发光二极管,且该第二面上具有复数个第二发光二极管;透过散热穿孔使散热效率增加,并且使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全向性发光,亦即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所发之光在各个角度均可清楚视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广泛的产业利用性及实用性,进而具有极佳的方便性、实用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灯具,尤其指同时具有高散热性与全向性发光的具有环状散热孔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全球近年来因为能源供应压カ逐渐提升,节约能源已是各国多年来所极カ提倡的目标,然,电能早已成为人类破坏大自然及地球暖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照明方面,无论白天或黑夜都必须透过照明设备让周遭环境处于明亮的状态,尤其是夜晚照明设备更是不可或缺,由于人类必须依赖光才能看见周遭的环境,为此大量的使用照明设备是无法避免的。相较于传统灯泡,现有的发光二极管具有绝对的优势,例如体积小、寿命长、低电压/电流驱 动、不易破裂、不含水银(没有污染问题)以及发光效率佳(省电)等特性,因此发光二极管在日常生活中与产业上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各种显示照明、显示屏幕的背光模块、汽车煞车灯、户外信息广告牌或交通号志等,在运用为照明光源的角色上受到很大的期待,并已经有明显的进步,也因此促使相关的节能灯具陆续的诞生,渐渐取代以往的照明设备。然而,随着发光二极管(LED)功率的不断提高,其工作废热量相对增加,因废热量的排放不仅会影响到装载的装置、电路,亦同时缩减LED原本的使用寿命,因此散热为发光ニ极管的关键技术,而现今在发光时所产生的高温尚未完全被克服。此外,一般而言,现有的发光二极管结构,主要是设有一具容置槽的基座,该容置槽内结合有ー发光芯片,该发光芯片再透过ー链接导线与另ー支架连结,最后再藉由封胶,将基座、发光芯片、链接线及另一支架结合为一体,完成发光二极管的制作。然而,上述传统的发光二极管的芯片被结合于基座的容置槽中,该发光芯片周缘及底面所发射的光均被凹杯阻挡、反射,故该发光芯片仅发出正向光,于该发光二极管的背侧是无法看到其所发出之光,无法如白炽灯泡可达到360度全向发光效果。如,中国台湾第M416030号,其是ー种发光二极管灯具,包括一散热基座及ー散热子座。散热基座具有一中空本体及多个散热鳍片,这些散热鳍片设于中空本体外表面,散热基座的材质为一散热塑料。其散热子座固设于散热基座中,用以承载至少ー发光二极管,散热子座的材质为ー导电散热塑料。然,该结构虽具有散热鳍片可供散热,但其设置方式无法使散热鳍片附近空气流动,所达到的散热效果有限。再者,该散热基座会将光线挡住,使该发光二极管灯具只能朝前方或周围发光,无法照射到后方,故此发光二极管灯具无法达到全向发光的效果。由于现有技术尚无法完善处理此类问题,所以有加以突破、解决的必要。因此,如何提升方便性、实用性与经济效益,此为业界应努力解决、克服的重点项目。本技术人有鉴于现有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的问题缺失及其结构设计上未臻理想的事实,本技术专利技术人即着手研发其解决方案,希望能开发出一种更具便利性、实用性与高经济效益的具有环状散热孔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以服务社会大众及促进此业的发展,遂经多时的构思而有本技术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ー种具有环状散热孔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是具有高散热性,以提高发光二极管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ー种具有环状散热孔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是具有全向性发光,使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所发的光在各个角度均可清楚视之。本技术的技术方案ー种具有环状散热孔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包含ー散热本体,其上方环设有复数个散热穿孔,该些散热穿孔贯穿该散热本体;ー支撑件,其是设置于该散热本体之上,该些散热穿孔是位于该支撑件的周围;及一基板,其上下方依序设有相对应的一第一面与一第二面,该第二面连接于该支撑件上,该第一面上具有复数个第一发光二极管,且该第二面上具有复数个第二发光二扱 管。本技术中,更包含一罩体,其是罩设于该散热本体上,并位于该些散热穿孔的内侧,且该支撑件与该基板位是于该照体内。本技术中,其中该些第二发光二极管是位于该支撑件的至少ー侧。本技术中,其中该支撑件是反射该些第二发光二极管所发之光。本技术中,其中该散热本体下端具有ー电源部。本技术中,其中该些第二发光二极管所发的光透过该些散热穿孔照射至该电源部芳。本技术中,其中该散热本体的外围环设有复数个散热鳍片。本技术中,其中该散热穿孔呈圆形、四边形或扇形。本技术中,其中该支撑件呈锥形。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涉及ー种具有环状散热孔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透过散热穿孔使散热效率増加,并且使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全向性发光,亦即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所发之光在各个角度均可清楚视之,本技术具有广泛的产业利用性及实用性,进而具有极佳的方便性、实用性。附图说明图I :其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图2 :其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上视立体图;图3 :其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下视立体图;图4 :其为本技术另ー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图5A :其为本技术另ー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ー;图5B :其为本技术另ー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ニ ;图6 :其为本技术另ー较佳实施例的上视图ー;图7 :其为本技术另ー较佳实施例的上视图ニ ;及图8 :其为本技术另ー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号对照说明I 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 10 散热本体12散热穿孔14电源部16散热鳍片20支撑件30基板32第一面34第二面40第一发光二极管42第二发光二极管50罩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对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ー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于先前技术的该些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无法达到全方向性发光,且该些发光二 极管照明装置的散热效果皆待改善,故本技术针对该些缺失,设计此具有环状散热孔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以达成高散热性及具全向性发光的目标。首先,请參考图I、图2与图3,是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上视立体图与下视立体图。如图所示,本技术的具有环状散热孔的ー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1,其是包含ー散热本体10、一支撑件20与一基板30,该散热本体10的上方环设有复数个散热穿孔12,且该些散热穿孔12贯穿该散热本体10 ;该支撑件20是设置于该散热本体10上,且该些散热穿孔12是位于该支撑件20的周围;该基板30上下方依序设有相对应的一第一面32与一第二面34,该第二面34设置于该支撑件20上,且该第一面32上具有复数个第一发光二极管40,且该第二面34上具有复数个第二发光二极管42。一般而言,该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I在使用时,该些第一发光二极管40与第二发光二极管42会产生大量热能,而该些热能藉由该基板30与该支撑件20传导至散热本体10,而该散热本体10是可为一散热座体,如此热能透过该散热本体10的表面散发至空气中。本实施例透过该些散热穿孔12,不仅使该散热本体10的散热表面积大幅度増加,当该散热本体10吸收来自该些第一发光二极管40与该些第二发光二极管42的热能吋,该散热本体10温度上升,而该散热本体10周围会产生些微的热对流,而该些散热穿孔12能使热对流的空气通过,达到更佳的散热效果。再者,本实施例该第一面32与该第二面34具有该些第一发光二极管40与第二发光二极管42,该些第一发光二极管40可照射上半部,而该些第二发光二极管42除了朝该散热本体10的方向照射,透过该些散热穿孔12使光线能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环状散热孔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散热本体,其上方环设有复数个散热穿孔,该些散热穿孔贯穿该散热本体;一支撑件,其是设置于该散热本体之上,该些散热穿孔是位于该支撑件的周围;及一基板,其上下方依序设有相对应的一第一面与一第二面,该第二面连接于该支撑件上,该第一面上具有复数个第一发光二极管,且该第二面上具有复数个第二发光二极管。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2.19 TW 1002238911.ー种具有环状散热孔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ー散热本体,其上方环设有复数个散热穿孔,该些散热穿孔贯穿该散热本体; ー支撑件,其是设置于该散热本体之上,该些散热穿孔是位于该支撑件的周围;及 一基板,其上下方依序设有相对应的一第一面与一第二面,该第二面连接于该支撑件上,该第一面上具有复数个第一发光二极管,且该第二面上具有复数个第二发光二极管。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环状散热孔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ー罩体,其是罩设于该散热本体上,并位于该些散热穿孔的内侧,且该支撑件与该基板位是于该照体内。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环状散热孔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德铭
申请(专利权)人:安沛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