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全辉专利>正文

一种静电式空气净化装置及放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73874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5 04:20
一种静电式空气净化装置及放电装置,静电式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进风口、出风口、等离子体极化区的放电电极组件、电离集尘组件、放电装置,该放电装置包括放电正极组件和放电负极组件,放电正极组件为针状结构,提高放电电压、结构坚固,清洗不需要任何药剂和浸泡过程,可经受压力水枪直接冲洗;放电正极组件穿过电离集尘组件中心并延伸至电离集尘组件末端以外,所述电离集尘组件由蜂巢六壁型电离集尘板构成,不仅增加了集尘空间,且可以缩小装置整体的尺寸,设备总体性能提高,集尘空间增大,清洗周期增长,该装置与中效带式过滤装置相比,减少了不可降解固体污染物的产生,真正实现了环保节能减排的效果。(*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静电式空气净化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中央空调系统内的静电式空气净化装置及静电式空气净化装置中的放电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静电净化装置是采用电丝放电;首先,采用电丝放电,控制系统可施加的电压通常都在6000V左右,电压低效率就低;第二,在中央空调系统中,空气环境较为恶劣,空气湿度较大,空气中存在大量的肉眼看不到的细小粘性颗粒物和细菌,这些粘性颗粒物极易附着在物体表面。当他们通过净化设备时,由于电丝表面积较大,那些细小粘性颗粒物附着的几率很大,设备工作一段时间后,就会因其表面被覆盖而导致放电不均匀。对于静电式净化设备而言,放电电压的稳定是设备工作效率稳定以及设备使用安全性的首要条件,放电 电压的不稳定将直接导致设备净化效率的降低,同时臭氧产生量将会大幅度提高,很容易对人体产生危害,除此之外,电丝放电的设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空调风速影响、定期清洗影响等),电丝会略有松动,这也会设备的放电产生较大的干扰;第三,对于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方面,放电电丝也具有一定的弊端,静电式净化设备相比较袋式中效过滤装置的几大优势之一就是其不用频繁更换,定期清洗后即可反复使用,然而,电丝放电式静电设备清洗的工作难度和工作量都很大,需要特殊药剂浸泡、毛刷清洗、棉布擦拭等多个工作流程,同时要防止电丝在清洗过程中断裂或变形,从这一方面,也会给用户带来较大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传统电丝放电,放电电压较低,表面附着灰尘时,电丝容易松动,导致放电不稳定,电压不稳定容易产生臭氧,且采用电丝作为放电极的静电设备,其清洗需要特殊药剂浸泡、毛刷清洗、棉布擦拭等多个工作流程,同时要防止电丝在清洗过程中断裂或变形,工作难度和工作量都很大,也会给用户带来较大的麻烦。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静电式空气净化装置中的放电装置,包括放电正极组件和放电负极组件,所述放电正极组件为针状结构。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可以提高放电电压,最高可以施加12000V、持续均匀放电、放电极与设备整体牢固结合、坚固耐用、效率高且稳定,装置清洗过程简单易行,不需要任何药剂和浸泡过程,可以经受压力水枪直接冲洗。本技术进一步所述针状结构是由放电正极棒3、放电针2及放电针针尖I构成,所述放电正极棒的前端与放电针相连接,所述放电针针尖位于放电针最前端。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放电针针尖放电可以产生的高强能量,击穿其细胞壁,瞬间杀死细菌,而细菌又都是依附在颗粒物上的,集尘板在捕获灰尘的同时,也将被杀死的细菌一同吸附,且针尖表面光滑更加不易附着粘性物质,放电更加均匀、稳定。本技术进一步所述放电正极棒3为铜棒,放电针2为金刚针,放电针针尖I为精工磨圆处理,能够达到光学磨圆处理的效果,所述铜棒与所述金刚针通过高压冲床冷轧装配固定,也可以采用其它的方式固定,结构坚固,可经受压力水枪直接冲洗。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静电式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5、进风口、出风口、至少一个具有独立等离子体极化区的放电电极组件、至少一个具有集尘区的电离集尘组件及放电正电极,针状结 构放电正电极组件穿过电离集尘组件中心并延伸至电离集尘组件末端14以外,电离集尘组件由六壁型电离集尘板4构成。提高了设备整体的净化效率,设备清洗周期延长,清洗过程简单易行,不要要任何药剂和浸泡过程,直接用水冲洗即可,设备不会变形,更不会影响正常工作,与中效带式过滤装置相比,减少了不可降解固体污染物的产生。进一步,静电式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具有能够形成回压区的回压正极板10,所述放电正极棒末端固定在回压正极板10上,所述回压正极板10上分布有镂空圆孔12。回压正极板10同时具有导通电压和固定放电正极棒的作用,且克服传统的只有一次吸附净化过程,在风速较高的情况,部分有害物质就有可能直接通过集尘区进入风道,空气品质不能得到良好的保障,本专利技术采用增加回压正极板10,能够形成一个回压区静电场,在回压区,带电颗粒物将受到来自回压正极板的一个相反的作用力(正正相斥),将这一部分颗粒物再次压回到集尘区实现二次吸附,从而进一步提高净化效率进一步,所述放电正极组件通过回压正极板10与壳体5 —侧的正电极6相连;所述放电负极组件为电离集尘板,所述电离集尘板与壳体5 —侧的负电极7相连。进一步,所述正电极6或所述负电极7为暗点触点结构。通过暗接触点实现相邻静电式空气净化装置模块之间的通电,简化了设备的整体结构,减少了空间的浪费,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能,不易出现故障等。进一步,所述壳体另一侧设置有正极片8或负极片9,所述正极片8与所述回压正极板10相连,负极片9与电离集尘板4相连。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针状结构的主视图;图2本技术静电式空气净化装置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静电式空气净化装置的剖面图;图4本技术静电式空静电式气净化装置的左视图;图5本技术静电式空气净化装置的右视图;图6本技术静电式空气净化装置的后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I、放电针针尖,2、放电针,3、放电正极棒,4、六壁集尘板,5、设备外框,6、暗接触点正电极,7、暗接触点负电极,8、正极片,9、负极片,10,回压正极板,11、螺母,12、镂空圆孔,13、回压区,14、六壁集尘板末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I所示,针状结构放电正极组件包括放电正极棒、放电针、放电针尖,放电正极棒前端与放电针连接,放电针尖位于放电正针的前端。如图2所示,静电式新型空气净化装置的蜂巢六壁型结构,包括壳体、进风口、出风口、放电电极组件、电离集尘组件,放电正极组件由放电正极棒、放电针及放电针针尖构成,放电正极棒前端固定放电针,放电针尖位于放电针的最前端;放电正极组件穿过电离集尘组件中心,电离集尘组件由六壁型电离集尘板4构成。如图3所示,放电正极组件穿过电离集尘组件中心并延伸至电离集尘板末端,放电正极棒的末端固定在回压正极板上。如图4所示,放电正极组件通过回压正极板与壳体一侧的正电极相连;放电负极组件为电离集尘板,所述电离集尘板与壳体一侧的负电极相连,所述正电极或所述负电极为暗点触点结构。如图5所示,所述壳体另一侧设置有正极片和负极片,所述正极片与所述回压正极板相连,负极片与电离集尘板相连。如图6所示,镂空圆孔回压正极板。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放电装置,包括放电正极组件和放电负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正极组件为针状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电装置,包括放电正极组件和放电负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正极组件为针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状结构包括放电正极棒(3)、放电针(2)及放电针针尖(1),所述放电正极棒的前端与放电针相连,所述放电针针尖位于放电针最前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正极棒(3)为铜棒,放电针(2)为金刚针,所述铜棒与所述金刚针固定连接。4.一种静电式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5)、进风口、出风口、至少一个具有独立等离子体极化区的放电电极组件、至少一个具有集尘区的电离集尘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放电装置,所述放电装置中的放电正极组件穿过电离集尘组件中心并延伸至电离集尘组件末端(1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静电式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电离集尘组件由六壁型电离集尘板(4)构成。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全辉
申请(专利权)人:杨全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