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识别治疗头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72477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5 0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识别治疗头的装置,包括微型计算机、显示屏和冲击波治疗枪;所述冲击波治疗枪包括枪体、导管、冲击头、ID模块、治疗头和ID模块探针,所述冲击头、ID模块和ID模块探针设置在治疗头内部,导管安装在枪体内部并与所述治疗头旋紧连接,ID模块探针与ID模块弹性接触连接;所述微型计算机通过数据线连接枪体,所述微型计算机读写所述治疗头的信息,所述显示屏与微型计算机连接。在更换过程中,只需选择所需要的冲击头直接连接,微型计算机可以依据读取的冲击头种类等信息找到相应程序自动执行。防止人为选择出现错误,为使用医师节省时间与精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中的理疗设备领域,特别涉及智能识别治疗头的装置
技术介绍
冲击波治疗仪是将压缩的空气经程序控制产生的脉冲声波转换成高精准的弾道式冲击波,利用仪器特有的频率,通过治疗头的定位和移动作用于人体激痛点,起到改善激痛点所影响区域的功能障碍、分解积存的代谢产物、刺激受影响的区域肌群、阻断向心性疼痛传导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治疗效果。而在这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则是冲击波治疗仪的枪头,即治疗头。目前,国内尚无自主研发的冲击波枪头。国外冲击波治疗仪的枪头一般不可更换,而只能更换整个枪体;少数可以更换枪头的冲击波治疗仪却不够智能化和人性化,更换后无法自动识别治疗头。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智能识别治疗头的装置。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ー种智能识别治疗头的装置,包括微型计算机、显示屏和冲击波治疗枪;所述冲击波治疗枪包括枪体、导管、冲击头、ID模块、治疗头和ID模块探针,所述冲击头、ID模块和ID模块探针设置在治疗头内部,导管安装在枪体内部并与所述治疗头旋紧连接,ID模块探针与ID模块弹性接触连接;所述微型计算机通过数据线连接枪体,所述微型计算机读写所述治疗头的信息,所述显示屏与微型计算机连接。所述导管安装在枪体内部并与所述治疗头通过螺纹旋紧连接。所述ID模块探针通过弹簧与ID模块弹性接触连接。所述显示屏为TFT真彩液晶显示屏。所述ID模块探针设有三根;三根ID模块探针设置在导管内壁,且均匀分布在导管横截面上。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I、在设备使用过程中需要频繁更换治疗头来达到不同的治疗效果,在更换过程中,只需选择所需要的冲击头直接连接,微型计算机可以依据读取的冲击头种类等信息找到相应程序自动执行。防止人为选择出现错误,为使用医师节省时间与精力,大大提高了エ作效率。2、还解决了探针在一定范围内可灵活伸缩问题ID模块探针与ID模块之间添加弹簧作为限位装置,保证探针在一定范围内可灵活伸縮,使得探针对与其接触的ID模块有相互作用的推力,提高探针接触的可靠性。3、将ID模块固定在治疗头内部,ID模块设计了三根探针。将三根探针均匀的分布在圆形的周围,在外部有振动的时候不管治疗头偏向于哪个方向都能有至少ー个探针可靠地接触,从而保证了在有来自不同方位的振动时的可靠连接。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技术的冲击波治疗枪的机械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冲击波治疗枪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ー步地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技术装置包括微型计算机8、用于人机交互的TFT真彩液晶显不屏和冲击波治疗枪。所述冲击波治疗枪包括枪体I、导管2、冲击头、IDホ吴块4、治疗头5和ID模块探针3。导管2采用金属材料,导电性优良。枪体I的外壳采用绝缘材料。所述冲击头、ID模块4和ID模块探针3设置在治疗头5内部,导管2安装在枪体I内部并与所述治疗头5通过螺纹旋紧连接,ID模块探针3通过弹簧6与ID模块弹性接触连接。所述微型计算机8通过数据线7连接枪体1,所述微型计算机读写所述治疗头5的信息,所述TFT真彩液晶显示屏与微型计算机连接。所述冲击头在一定范围内可灵活移动,保证冲击波能量的输出。所述治疗头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具有不同功能,根据不同适应症选择相应功能的治疗头旋紧安装在导管上即可。所述导管相当于冲击枪的固定架,固定子弹枪膛,保证子弹在其中飞驰而过。所述冲击头内ID模块用来识别不同种类的冲击头,同时它具有读写,存储功能。连接所述冲击头后,利用所述微型计算机读取所述ID模块上所存储的信息,比如每个冲击头的ID号码、使用次数、种类等信息。所述微型计算机根据冲击头的种类信息自动选择该类冲击头的固有程序,并自动执行。本技术导管除了用于固定枪体,还起到导线的作用。在安装治疗头的同时,使治疗头中ID模块探针与导管接触,就这样通过ID模块探针、导管将ID模块与微型计算机形成通路来提供ID模块与微型计算机交互。本技术将三根ID模块探针设置在导管内壁,且均匀分布在导管横截面上,从而使导管的外表面经过表面处理保证绝缘性,导管内部接触ID模块探针的部位处理成导体,保证了在有来自不同方位的振动时的可靠连接。TFT真彩液晶显示屏、微型计算机通过数据线连接导管,达到ID模块和微型计算机通信的目的,实现智能识别治疗头。本技术实现智能识别治疗头,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I、整机运行后,微型计算机向ID模块发送读指令,ID模块接收到读指令后,ID模块发送反馈信号。微型计算机接收到反馈信号,确认ID模块已接收到读指令,再发送第一地址,ID模块接收到第一地址后,读取ID模块中EEPROM存储器下第一地址中存储的数据,将其发送给微型计算机。这样微型计算机就得到了 ID模块中第一地址的数据。同理,微型计算机读取ID模块中第二地址的数据。由于ID模块第一地址中事先存储治疗头半径ニ进制代码,在第二地址中存储了从开始使用到目前使用的治疗次数。微型计算机通过读取第一地址的数据,得知治疗头的半径,微型计算机通过第一地址的数据,查询到治疗头的类型,显示到相应位置,并且调用相应治疗界面和治疗參数。通过界面,点击确认后,治疗头开始工作。这样就完成了智能识别的过程。S2、微型计算机通过读取第二地址的数据,得知当前治疗头使用次数。运行后治疗头每工作I次,微型计算机对治疗次数加1,然后微型计算机通过传输线、导管、探针、弹簧,向ID模块发送写指令,ID模块接收到写指令后,ID模块发送反馈信号。微型计算机接收到反馈信号后,确认ID模块已接收到写指令,微型计算 机将第二地址发送给ID模块,ID模块接收到第二地址后,ID模块将第二地址下的数据擦除,并且发送反馈信号,微型计算机得到反馈信号后,确认ID模块已接收到第二地址。微型计算机将上面所提到的更新后的治疗次数发送给ID模块。ID模块接收到更新后的治疗次数,将其存储在第二地址下。这样就完成了治疗头的使用次数更新。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所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识别治疗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型计算机、显示屏和冲击波治疗枪;所述冲击波治疗枪包括枪体、导管、冲击头、ID模块、治疗头和ID模块探针,所述冲击头、ID模块和ID模块探针设置在治疗头内部,导管安装在枪体内部并与所述治疗头旋紧连接,ID模块探针与ID模块弹性接触连接;所述微型计算机通过数据线连接枪体,所述微型计算机读写所述治疗头的信息,所述显示屏与微型计算机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识别治疗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型计算机、显示屏和冲击波治疗枪;所述冲击波治疗枪包括枪体、导管、冲击头、ID I吴块、治疗头和ID I吴块探针,所述冲击头、ID模块和ID模块探针设置在治疗头内部,导管安装在枪体内部并与所述治疗头旋紧连接,ID模块探针与ID模块弹性接触连接;所述微型计算机通过数据线连接枪体,所述微型计算机读写所述治疗头的信息,所述显示屏与微型计算机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智能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龙之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