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明芬专利>正文

保暖随身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70296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5 03:13
一种保暖随身包,特别是指一种结合供暖、保温、透气与物品收纳功能的随身包,包含于一袋体两侧设置两个可供双手伸入的袋口,所述袋口内设置有一发热复层,该袋体内并设有一电连接发热复层的蓄电池,而供电至发热复层,以驱使发热复层发热,并对所述袋口内双手供暖,且袋体内部可供收纳物品,据以达到温暖双手与收纳物品的目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一种随身包,特别是针对一种可随身配戴以收纳物品且能够温暖双手的随身包,并涉及随身包两侧的袋口,以及随身包内的蓄电池与发热复层。
技术介绍
每当冬季来临,寒流加上潮湿空气总是造成气候异常寒冷,因此人们在冬天出门时皆会加穿厚重的外套来御寒,并将双手戴上手套,而保温双手。然而,不论厚或薄的手套,都或多或少会影响双手的灵活度,尤其是对登山客或在气候严寒地区的工作者而言,若双手因为戴上手套而影响其灵活度,容易造成双手不方便做事的情形,而导致登山或工作时发生危险,因此前述登山客或在气候严寒地区的工作者 通常不愿意在活动时戴上手套。且知,目前市面上虽已存在有多种随身供暖装置,举如暖暖包、怀炉或于衣服内衬缝上电热丝等;然而,前述暖暖包、怀炉或于衣服内衬缝上电热丝等随身供暖装置,都是针对身体的供暖保温用,若将前述暖暖包或怀炉捧在双手上,由于双手裸露于外界,因此暖暖包或怀炉对双手的供暖保温效果也明显不足,且不方便使用,故上述问题亟需加以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结合供暖、保温、透气与物品收纳功能的随身包,以克服上述先前技术中,采用暖暖包、怀炉或于衣服内衬缝上电热丝等传统随身供暖装置,不利于针对双手供暖保温且不方便使用等问题。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保暖随身包,包含于一袋体两侧设置两个供双手伸入的袋口,所述袋口内设置有一通电后发热的发热复层,该袋体内设有一电连接该发热复层并供电给发热复层的蓄电池,而供电至该发热复层,以驱使该发热复层发热且对所述袋口内双手供暖。凭借上述,该袋体两侧的袋口恰可供给双手顺势伸入,有利于在突发状况时可迅速将双手自袋口内抽出,且发热复层产生的热可对所述袋口内的双手供暖,并蓄积热能于袋体内,而对收纳于袋体内的物品供暖保温,尤其是在山区或严寒地区,更可进一步于袋体内摆放食物或饮水的物品,而使所述食物与饮水能够得到发热复层供暖保温,以提供温热的食物与饮水。据此,该袋体的袋口可利于双手伸入及抽出,以因应突发状况,并能够利用发热复层对袋体内的双手与物品供暖保温,以达到上述结合供暖、保温、透气与物品收纳功能于单一随身包的目的,尤其是于山区或严寒地区,更可结合袋体的收纳能力与发热复层的供暖保温能力,而进一步达到提供温热的食物与饮水的目的。以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该袋体上间隔设置有两个衔接元件,所述衔接元件能够相互衔接或分离,而缩窄或放宽该袋体内部供给摆放双手的空间。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该袋体为腰包或手提包。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所述袋口于该袋体内部相连通。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该袋口外缘形成一用以阻隔外界冷风的松紧环套。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该发热复层设于该袋体内,且制成套筒形状,该套筒双端分别延伸至该袋体两侧而形成该袋口,所述袋口连通该套筒内部与外界。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该套筒包含—表层,制成该套筒的形状;一设置在该表层内侧的阻温铝箔层,用以阻隔内外温差,并具有多个细密气孔供湿气由内向外逸散; 一设置在该阻温铝箔层内侧的保温棉层,用以蓄热;一设置在该保温棉层内侧的内里层,等同于所述套筒的形状,以供双手伸入该内里层内侧;以及一发热片,设置在所述保温棉层与内里层之间,该蓄电池通过电源线电连接该发热片,而供电至该发热片,驱使该发热片发热。该发热片产生的热可蓄积于所述保温棉层与阻温铝箔层内侧,若双手产生汗与湿气,也可通过阻温铝箔层的气孔逸散至外界,以避免双手于内里层内侧感觉闷湿;如此,本技术可利用发热片、保温棉层与阻温铝箔层提供较佳的供暖及保温效果,特别是能够藉由阻温铝箔层对外界透气及排汗。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所述表层、阻温铝箔层与保温棉层以超音波压缝一体压合成型。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该发热片由碳纤维丝材料织成;或者,该发热片由布料与回绕的碳纤维线材料织成。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该袋体内利于人手触动的位置设有一开关,该开关通过电源线电连接所述发热复层的发热片与蓄电池,且发热复层经由该开关选择多段温度调難iF. O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该蓄电池为充电式或抛弃式。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该蓄电池具有一充电线或一充电插孔,所述充电线或充电插孔能够显露于该袋体外。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该袋体顶部形成有一置物口,以及一启闭该置物口的遮盖片,所述衔接元件显露于该遮盖片外或隐藏于该遮盖片下方。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所述衔接元件为拉链、钮扣或魔鬼毡。然而,为能明确且充分揭露本技术,并予列举较佳实施的图例,以详细说明其实施方式如后述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图I实施例的一附加实施型态的前视图;图3为图I实施例的另一附加实施型态的前视图;图4为图I的侧视图;图5为图4的使用状态图;图6为图I实施例的套筒的立体图;图7为图I的后侧视图;图8为图I实施例的控制器与发热复层的配置示意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0_袋体;11、12-袋口 ; 13-容置室;14-置物口 ; 15-松紧环套;16-容置部;17_遮盖片;2-套筒;20_发热复层;21_表层 ;22_阻温铝箔层;221_气孔;23-保温棉层;24_内里层;25_发热片;30_蓄电池;31_电源线;32_插孔;40_开关;50_控制器;61、62-衔接元件。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I所示,揭示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并配合图2至图4说明本技术的保暖随身包,包含于一袋体10两侧设置两个可供双手伸入的袋口 11、12,所述袋口 11、12内设置有一发热复层20,该袋体10内设有一电连接该发热复层20的蓄电池30,而供电至该发热复层20,以驱使发热复层20发热且对所述袋口 11、12内双手供暖。在更加具体的实施上,该袋体10可为腰包或手提包,内部形成一能够收纳物品的容置室13,且袋体10顶部形成一连通容置室13的置物口 14,该发热复层20设于袋体10的容置室13内。实施时,该袋体10顶部间隔设置有两个衔接元件61、62,所述衔接元件61、62可为拉链、钮扣或魔鬼毡,且所述衔接元件61、62能够相互衔接或分离(如图4及图5所示),而缩窄或放宽袋体10内部供给摆放双手的空间。如此,当所述衔接元件61、62分离时,可放宽袋体10内部空间,而具有增加双手伸展的功能;当所述衔接元件61、62相互衔接时,可缩窄袋体10内部空间,而使袋体10呈现轻薄且时尚的外型。该发热复层20可制成套筒2形状(如图6及图7所示),该套筒2双端分别延伸至袋体10两侧而形成该袋口 11、12,所述袋口 11、12连通套筒2内部与外界。该套筒2包含一表层21、一阻温招箔层22、一保温棉层23、一内里层24、以及一发热片25 ;其中该表层21具有透气能力,且制成套筒2的形状;该阻温铝箔层22设置在表层21内侧,用以阻隔内外温差,并具有多个细密气孔221,供湿气由内向外逸散。该保温棉层23设置在阻温铝箔层22内侧,可由棉花、棉絮或人造纤维等材料填充而成,用以蓄热;该内里层24设置在保温棉层22内侧,沿着该表层21的轮廓制成等同于所述套筒2的形状,以供双手伸入内里层24内侧,而容置于套筒2内部。该发热片25车缝设置在所述保温棉层23与内里层24之间,该蓄电池30通过一电源线31电连接该发热复层20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暖随身包,其特征在于,包含于一袋体两侧设置两个供双手伸入的袋口,所述袋口内设置有一通电后发热的发热复层,该袋体内设有一电连接该发热复层并供电给发热复层的蓄电池。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保暖随身包,其特征在于,该袋体为腰包或手提包。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保暖随身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袋口于该袋体内部相连通。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保暖随身包,其特征在于,该袋口外缘形成一用以阻隔外界冷风的松紧环套。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保暖随身包,其特征在于,该发热复层设于该袋体内,且制成套筒形状,该套筒双端分别延伸至该袋体两侧而形成该袋口,所述袋口连通该套筒内部与外界。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暖随身包,其特征在于,该套筒包含 一表层,为该套筒的形状; 一设置在该表层内侧用以阻隔内外温差的阻温铝箔层,并具有供湿气由内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明芬
申请(专利权)人:蔡明芬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