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富国专利>正文

二胡卸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64748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5 0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二胡卸码器,包括一长条状本体(1),本体(1)的一侧面设有两条用于限位两琴弦的限位槽(1.1)。方便用户卸琴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弓弦乐器技术领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弓弦乐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二胡(二弦)卸码器。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二胡是中华民族乐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乐器(擦弦乐器)之一,始于唐朝,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二胡的构件由九个主要部分组成,构造比较简单,由琴筒、琴杆、琴皮、弦轴、琴弦、弓杆、千斤、琴码和弓毛等组成的。琴码是琴弦与琴皮之间振动的媒介体,对发音有重要作用。琴码虽小,但它却是联结琴皮琴弦的枢纽。它的作用是把弦的振动传导到琴皮上。当用户使用二胡后,或长时间不用,在收放好二胡前,需要放松紧绷的琴皮。目前使用者为有效保护琴皮,一是直接用手拉起琴弦,松开琴码后将其移至琴简上侧边沿上,将 琴弦的拉(压)力从琴皮转移至琴简上;二是直接转动弦轴放松琴弦。以上方法可以放松琴皮,有效保护琴皮的弹力。但是在用手指拉开琴弦的时候非常吃力,并且可能损及琴皮,拉力过猛琴弦也会滑松;如果转动弦轴松掉琴弦,使用时还得用一定时间重新调弦对音校音,尤其是初级学者,还得请行家调弦,集中教学中教师还得将每把二胡调好弦。因此设计一款方便用户卸下琴码的设备是目前所需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用户卸下琴码的二胡卸码器。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二胡卸码器,包括一长条状本体,本体的一侧面设有两条用于限位两琴弦的限位槽。所述的限位槽呈V形状,两限位槽成W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二胡卸码器为一侧面带有两限位槽的长条状本体,当需要卸下二胡琴码的时候,将长条状本体水平置于两琴弦下面,两端靠在琴简边上,然后滑到二胡琴弦的底部靠近琴码,此时二胡的两根琴弦对准两V型限位槽上的位置,然后慢慢的将本体翻起,介于琴弦和琴简之间的本体一侧面顶住琴简两边沿,另一侧面(两限位槽面)顶住琴弦,随着本体的慢慢翻起,琴弦也被往外挤,减少琴弦对琴码的挤压,待琴弦完全脱离琴码时,琴码没有受到任何的压力,非常方便地取下琴码后,本体待在原位置,以便上码使用。因上码慢慢将本体翻起撑起琴弦,同时二限位槽V形成W中间的倒V扩开两弦,使其对准琴码的两凹槽,再将本体慢慢放下,非常方便放上琴码。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主视图。图中,I、本体,I. I、限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但并不因此而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参照图I所示,本技术一种二胡卸码器,包括一长条状本体1,本体I的一侧面设有两条用于限位两琴弦的限位槽1.1。所述的限位槽I. I呈V形状。两限位槽1.1成W状。本技术二胡卸码器为一侧面带有两限位槽I. I的长条状本体1,当需要卸下二胡琴码的时候将长条状本体水平置于两琴弦下面,然后滑到二胡琴弦的底部靠近琴码,此时二胡的两根琴弦对准两V形限位槽I. I上,然后慢慢的将本体I翻起,介于琴弦和琴简两边之间的本体I 一侧面顶住琴杆,另一侧面(两限位槽面)顶住琴弦,随着本体的慢慢翻起,琴弦也被往外挤,减少琴弦对琴码的挤压,待琴弦完全脱离琴码时,琴码没有受到任何的压力,因此就能非常方便地被取下,使用时以此方法方便地放上琴 码。权利要求1.一种二胡卸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长条状本体(1),本体(I)的一侧面设有两条用于限位两琴弦的限位槽(I. I)。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二胡卸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槽(I.I)呈V形状。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二胡卸码器,包括一长条状本体(1),本体(1)的一侧面设有两条用于限位两琴弦的限位槽(1.1)。方便用户卸琴码。本技术属于弓弦乐器
文档编号G10D3/04GK202487130SQ201220149348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1日专利技术者冯富国 申请人:冯富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富国
申请(专利权)人:冯富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