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力传递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介绍
在工农业生产过程中,常常需要对杆状部件进行牵引,使其沿预定的运动方向沿直线方向在长方形作业空间内移动,以便在作业空间内工作。现有对杆状部件的牵引方式一般是在杆状部件的中部连接牵引绳进行单点牵引。如在大棚种植中,需要对作物进行喷水或喷药。目前一般采用的喷水装置包括喷水杆体,杆体沿长度方向均匀布设有喷水孔。杆体滑动架设在滑轨上,也可以悬吊在滑轨上;杆体中部连接有一根牵引绳,牵引绳在动力装置(如电动机)或人工的驱动下带动杆体移动,使杆体能够在大棚内各处进行喷水。上述对杆状部件进行单点牵引的方法的不足之处有1.在牵引过程中杆状部件 容易在牵引方向上前后倾斜,影响作业(如喷水)效果;2.不容易实现牵引杆体作往复运动,需要复杂的结构或者增加动力装置才能实现牵引杆体作往复运动的功能。本领域技术人员比较容易想到在杆体的不同位置(如两端和中部)连接多条牵引绳同时牵引,以使杆体不易前后倾斜。但采用多点同时牵引的方法又会产生如下的技术问题1.多条牵引绳的线速度难以绝对相同,因此仍然难以避免杆体前后倾斜的问题。2.多点同时牵引同样不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牵引动力均衡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杆状部件、封闭环形的牵引装置以及在杆状部件的作业空间的四角设置的第一转动支撑装置、第二转动支撑装置、第三转动支撑装置和第四转动支撑装置; 第一转动支撑装置和第二转动支撑装置的连线平行于杆状部件的运动方向,第三转动支撑装置和第四转动支撑装置的连线平行于杆状部件的运动方向; 至少一个转动支撑装置为主动转动装置,其他转动支撑装置作为从动转动装置; 所述牵引装置的两端分别套在第一和第四转动支撑装置上,所述牵引装置的中部套在第二转动支撑装置和第三转动支撑装置上,各转动支撑装置皆与牵引装置传动连接; 以远离杆状部件作业空间的一侧为外侧,第一和第二转动支撑装置之间的外侧牵引装置为牵引装置的第一部分,第一和第二转动支撑装置之间的内侧牵引装置为牵引装置的第二部分,第三和第四转动支撑装置之间的内侧牵引装置为牵引装置的第三部分,第三和第四转动支撑装置之间的外侧牵引装置为牵引装置的第四部分; 所述杆状部件连接在所述牵引装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上或者连接在所述牵引装置的第二部分和第四部分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牵引动力均衡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除所述第一转动支撑装置和第四转动支撑装置外,每个转动支撑装置的内侧分别设有压紧轮,压紧轮与牵引装置转动压接在一起并将牵引装置紧压...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