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邱锦辉专利>正文

节水坐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59930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4 0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水坐便器,包括厕盆、蓄水箱、冲水道和排泄道,所述的厕盆形成一凹形结构,其底部为储便腔,所述的蓄水箱设置在厕盆上方位置,所述厕盆的上部设置一冲洗水道,所述冲洗水道与所述的蓄水箱通过第一阀门相联通,所述的冲水道一端与蓄水箱通过第二阀门相连通,所述的冲水道一端通过一冲水口与所述的储便腔相联通,所述排泄道两端分别设置有排泄入口和排泄出口,所述冲水道直接与所述的储便腔相连,中间无弯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产品可广泛适用于家庭、商场及各种需要使用坐便器的场合。(*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卫生间用的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节水坐便器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日益发展,冲水坐便器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卫生エ具,传统的坐便器,其冲水道经厕盆上端拐弯后向后冲洗,如此,水流必须经一弯道而方到达储便腔,使得水的冲カ大大减小,从而消耗较 多的水资源,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坐便器的用水量均在6升以上,非常浪费水,在水资源严重缺乏的今天,如何节约坐便器的用水量,已成为各坐便器生产厂家开发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市面上已出现的各种节水坐便器绝大部分均采用增加外设装置,通过增加电カ辅助设备来达到节水的目的,虽也能达到了良好的节水目的,但采用电カ辅助排泄,増加了电源的消耗,増加生产成本,不易在普通家庭得到推广,意义不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无需额外电カ辅助,又能大大节约水资源的节水坐便器。本技术的节水坐便器,包括厕盆I、蓄水箱2、冲水道5和排泄道7,所述的厕盆I形成一凹形结构,其底部为储便腔3,所述的蓄水箱2设置在厕盆I上方位置,所述厕盆I的上部设置ー冲洗水道10,所述冲洗水道10与所述的蓄水箱2通过第一阀门4相联通,所述的冲水道5 —端与蓄水箱2通过第二阀门4相连通,所述的冲水道一端通过ー冲水口 6与所述的储便腔3相联通,所述排泄道7两端分别设置有排泄入口 8和排泄出ロ 9,所述的冲水道5直接与所述的储便腔3相连,中间无弯折。储便腔3内的排泄物由冲水道5直接冲洗后经排泄道7排出,排泄道7设计成倒“U”型与储便腔3相连,冲水道的水可直接将排泄物冲进排泄道产生虹吸将排泄物排出。同时,所述的第一阀门和所述的第二阀门可优选为同一阀门。采用本技术的结构后,彻底改变了现有产品的设计结构,将现有产品的管道设置颠倒过来,冲水道设计短,冲水道的水直接将排泄物冲进排泄道,不会減少水的压力,冲カ大,清洗力度好,同时,在排泄道产生虹吸,減少用水量,较传统产品可节省25%的用水量(4升)。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详细说明。參见图1,为本技术一种节水坐便器,节水坐便器的主体部分厕盆I的上端设置有冲洗水道10,用于对厕盆壁的冲洗,下端设有储便腔3及排泄道7,储便腔通过蓄有一定的水深来隔离臭味,冲水道5和排泄道7均与储便腔3相连通,冲水ロ 6及排泄入ロ 8设置于储便腔3内,与储便腔相通,冲水道5和冲洗水道10通过阀门4与蓄水箱2连接,并通过阀门4来控制冲水选择,储便腔3内的排泄物通过由冲水道5直接冲洗经排泄道7排出,由于冲水道设计短且没拐弯,不会減少水的压力,冲水道的水可直接将排泄物冲进排泄道产生虹吸将排泄物排出。本技术中,排泄道7可设置成一向上弯折的形状,用以隔阻下水道中的气味。排泄入口和排泄出口截面可以为长方形、正方形 、圆形、椭圆形或其他形状。当然蓄水箱的形状及具体设置位置、阀门的具体形状和构造等均可以具体的需要而设定。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水坐便器,包括厕盆、蓄水箱、冲水道和排泄道,所述的厕盆形成一凹形结构,其底部为储便腔,所述的蓄水箱设置在厕盆上方位置,所述厕盆的上部设置ー冲洗水道,所述冲洗水道与所述的蓄水箱通过第一阀门相联通,所述的冲水道一端与蓄水箱通过第二阀门相连通,所述的冲水道一端通过ー冲水ロ与所述的储便腔相联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锦辉
申请(专利权)人:邱锦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