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堵防臭地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59901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4 0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堵防臭地漏,包括地漏体、地漏盖、防水提篮,所述的防水提篮连接于地漏体之内;所述的地漏盖上设有凹槽,其设于地漏体上;所述的防水提篮上连接有提拉杆;所述的防水提篮的外壁设有O型圈;所述的O型圈位于防水提篮与地漏体的连接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防堵防臭易清洗、实用的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地漏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防堵防臭地漏
技术介绍
现在市场上的地漏与接化粪池的下水管道连接,如果没有安装密封装置,很容易造成下水管道里面的气体跑出,影响到整个居所的气味,并且容易带来细菌的滋生。目前,常规的防臭地漏生产成本高,造价高,用户在安装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造成地漏变脏,难以清洗,消耗大量的精力。常规的地漏来还存在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容易将比较大的块状物体,及头发等,随着水流等的液体的冲洗过程,流入下水管道,随着数量的增多,就会导致下水管道的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防堵防臭易清洗、实用的新型防堵防臭地漏。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防堵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包括地漏体I、地漏盖2、防水提篮3,其中所述的防水提篮3连接于地漏体I之内;所述的地漏盖2上设有凹槽21,其设于地漏体I上,且其表面与地漏体I表面相平,并位于防水提篮3的上方;所述的防水提篮3上连接有提拉杆4 ;所述的防水提篮3的外壁设有0型圈5 ;所述的0型圈5位于防水提篮3与地漏体I的连接处。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防水提篮与地漏盖一起作用,起到隔离较大块、条状污物不会随着液体流入下水管道而堵塞下水管;0型圈有效的将下水管道里的臭气及细菌与外界隔绝。附图说明图I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结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详述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图2所示,一种防堵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包括地漏体I、地漏盖2、防水提篮3,其中所述的防水提篮3连接于地漏体I之内;所述的地漏盖2上设有凹槽21,其设于地漏体I上,且其表面与地漏体I表面相平,并位于防水提篮3的上方;所述的防水提篮3上连接有提拉杆4 ;所述的防水提篮3的外壁设有0型圈5 ;所述的0型圈5位于防水提篮3与地漏体I的连接处。当污物随着水流流到地漏位置,水流等液体即可通过地漏盖2上的凹槽21流进地漏体I内,水流从地漏体I流经防水提篮3中,超过一定尺寸的物体将被阻隔在防水提篮3中;0型圈5还可以达到防臭的目的。地漏盖2起到装饰以及让水等液体流到地漏体I的作用。地漏体I :引导水流入防水提篮3。0型圈5 :将防水提篮3与地漏体I之间的间隙密封起来。防水提篮3与地漏盖2 —起作用,起到隔离较大块、条状污物不会随着液体流入下水管道而堵塞下水管。当污物随着水流流到地漏位置,水流等液体即可通过地漏盖2上的凹槽21流进地漏体I内,水流从地漏体I流经防水提篮3中,防水提篮3与地漏盖2的高度固定尺寸,只 允许小于该尺寸的水污物流过,当超过该尺寸的水污物,就自动被隔离于防水提篮3中,当水污物填满了水封物体时,可通过提拉杆4将防水提篮3提起,进行清洗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防堵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包括地漏体(I)、地漏盖(2)、防水提篮(3),其中所述的防水提篮(3)连接于地漏体(I)之内;所述的地漏盖(2)上设有凹槽(21),其设于地漏体(I)上,且其表面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德钦翁源泉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福泉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