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厂的高架皮带机栈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58267 阅读:2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3 2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火力发电厂的高架皮带机栈桥,主要适用于钢丝绳芯带的高架皮带机,其包括一级栈桥和二级缓冲栈桥,所述二级缓冲栈桥的入口侧与一级栈桥衔接,出口侧直接与煤仓间端头的第一跨衔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设置了二级缓冲栈桥,不再设置转运站,从而节省了土建工程量;与设置转运站相比高架皮带机的提升高度可减少4.5~7m;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后主厂房第一跨无须沉降,使主厂房整体美观效果不受影响。(*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中进入进入主厂房的高架皮带机,尤其是一种可有效降低提升高度的高架皮带机栈桥,主要适用于钢丝绳芯带的高架皮带机。
技术介绍
火力发电厂的输煤系统中进入主厂房的皮带机的提升高度一般都在几十米,这条皮带机采用的是高架支撑的型式,本文中称之为高架皮带 机。进入主厂房的高架皮带机大部分都是垂直于主厂房A列的,有些电厂由于厂址场地形状和总平面规划的综合考虑,进入主厂房的高架皮带机平行于A列。电厂厂内输煤系统一般都采用DT II型皮带机,这种皮带机只能直线运行不能转弯,因此垂直于主厂房A列进入主厂房的高架皮带机必须在主厂房端头进行转运,以将皮带机上的燃煤转运到煤仓间卸煤皮带机上。对于平行于A列进入主厂房的皮带机来说,有两种布置形式,一种和上述垂直于A列的高架皮带机一样,在主厂房端头设置转运站,经过转运后将燃煤卸到煤仓间卸煤皮带机上。另一种是高架皮带机不经过转运直接进入煤仓间,并作为煤仓间卸煤皮带机。由于直接进入煤仓间,有效降低了高架皮带机的提升高度,并且减少设置一个转运站,将大大节省工艺及土建成本。当高架皮带机直接进入煤仓间时,皮带机栈桥与主厂房端头形成一个转折角,称之为尖角。皮带机在尖角区域形成一个凸弧。该凸弧的最小曲率半径跟皮带机上的胶带采用何种芯层材料、皮带机的带宽以及皮带机的上托辊槽角这三者有关。皮带机栈桥与主厂房端头形成的尖角对皮带机的布置是有影响的,该尖角与皮带机的下带面和下托辊距离较近,容易碰到下带面或者下托辊。如果皮带机的胶带采用普通的织物芯带,那么凸弧最小曲率半径计算公式为Rl=(38 42)*B*sira ;如果皮带机的胶带采用钢丝绳芯带,那么凸弧最小曲率半径计算公式为Rl= (100 167)*B*sira。其中,B为皮带机的带宽,在上述公式中其单位取m。λ为皮带机的上托辊槽角,一般取为35°。按照上述的计算公式,采用织物芯胶带的皮带机的凸弧最小曲率半径值不会太大,例如,当皮带机的带宽为I. 6m,织物芯胶带的皮带机最小曲率半径Rl=(38 42)*1.6*sin35° =34. 9 38. 5m,此时皮带机的下带面或者下托辊与尖角的距离较大。此种情况下,皮带机直接进入主厂房,无须对栈桥做特殊处理。采用钢丝绳芯带的皮带机的最小曲率半径是一个比较大的值,同样,当皮带机的带宽为I. 6m,钢丝绳芯带的皮带机最小曲率半径 Rl= (100 167)*B*sinA =(100 167) *1. 6*sin35。=91. 8 153. 2m。此种情况下,将导致凸弧段的皮带机下带面或者下托辊与尖角距离过近或者直接与尖角碰撞。目前,解决上述碰撞问题一般是降低主厂房端头的第一跨,降低的高度为I 2m,以满足下托辊与交角还有200mm左右的距离为限。该种布置形式的剖面示意图参见附图I。但此种方法使煤仓间皮带层不在同一水平标高上,影响主厂房的整体美观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需要降低主厂房第一跨高度、且可省去转运站建设的火力发电厂的高架皮带机栈桥。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火力发电厂的高架皮带机栈桥,其包括一级栈桥和二级缓冲栈桥,所述二级缓冲栈桥的入口侧与一级栈桥衔接,出口侧直接与主厂房的第一跨衔接。上述一级栈桥与二级缓冲栈桥之间形成一个夹角,所述二级缓存栈桥与轨道之间形成一个夹角,所述一级栈桥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二级缓冲栈桥与水平面的夹角。上述一级栈桥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4 16°,所述二级缓冲栈桥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 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1)设置了二级缓冲栈桥,二级缓冲栈桥的出口侧直接与主厂房第一跨衔接,在主厂房端头不再设置转运站,从而可节省土建建筑立方数约超过1000m3,并减少了两台暖通除尘器的设置,主厂房端头的相关电气、消防设施也都将减少。(2)由于有了一段小角度的二级缓冲栈桥的缓冲,主厂房第一跨无须沉降,使主厂房整体美观效果不受影响,本技术适用于钢丝绳芯带的高架皮带机。(3)采用本技术后高架皮带机的提升高度可减少4. 5 7m,在相同的栈桥倾斜角度下,缩短了皮带机的头尾总长度以及栈桥的长度,并相应地减少全厂总平面占地。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一级栈桥;2、二级缓冲栈桥;3、主厂房第一跨;4、犁煤器;5、高架皮带机;6、主厂房;7、钢架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见附图1,本技术将高架皮带机的栈桥设置成了两级,分别为一级栈桥I和二级缓冲栈桥2,其中二级缓冲栈桥2入口端与一级栈桥I相衔接,其出口端直接与煤仓间主厂房的第一跨相衔接,中间不用设置转运站。二级缓冲栈桥2的倾斜角度一般小于一级栈桥I的倾斜角度,以起到缓冲效果,但是根据现场工况,也可能二级缓冲栈桥的倾斜角度比较大。本技术施工时同常规输煤系统的建设一样,较易于实现,土建部分的施工与常规的栈桥施工一样,在一级栈桥I与二级缓冲栈桥2形成的交角处土建一般需要设立钢架柱,只要在工程初期与交角下方的其他专业配合好管道布置即可,不影响该钢架柱的施工。由于高架皮带机兼作煤仓间卸煤皮带机,这条皮带机的长度较长。如果该皮带机采用钢丝绳芯带,其出力一般都是比较大,相应地引起这条皮带机头部滚筒和支架的受力会比较大,应作好优化设计,尽量减小皮带机头部支架下方的大梁,避免该大梁与煤斗上口距离过近,导致煤斗上口无法通行,进而影响到煤斗口上方料位信号仪的安装和检修等。采用本技术既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节省电厂厂内占地,且不影响主厂房美观效果,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力发电厂的高架皮带机栈桥,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栈桥(I)和二级缓冲栈桥(2),所述二级缓冲栈桥(2)的入口侧与一级栈桥(I)衔接,出口侧直接与主厂房第一跨(3)衔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火力发电厂的高架皮带机栈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栈桥(I)与二级缓冲栈桥(2)之间形成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炎坤段宗周李海路阎占良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