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再密封的易开盖,用于密封罐的盖子,包括:面板,在所述面板的一侧具有刻有划线S的开封部;拉手,在形成在中间的按钮结合部上形成第一按钮孔,通过所述第一按钮孔,可旋转状结合于从所述面板突出形成的第一按钮,在前端加压部配置于所述开封部的上部的第一位置和后端拉起部配置于所述开封部上部的第二位置之间旋转;以及,关闭板,可旋转状设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所述拉手折断划线而打开所述开封部之后配置在第二位置时,在第二位置通过所述拉手支撑,并覆盖所述开封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罐的盖子,具体涉及在构成罐容器上端盖子的面板上形成划线,通过拉手使其容易折断,从而容易打开罐的易开盖,更加详细地,盖子的划线通过拉手折断而打开罐之后,携带罐容器移动时,能够关闭开封部,以便防止内部的饮料以及/或者二氧化碳泄露的罐的可再密封的易开盖。
技术介绍
通常的罐容器具有圆筒状的罐身以及密封结合于罐身上端部的盖子。盖子是罐容器中的构成上端的部分的统称。盖子由铝或铝合金形成,结合于金属材质的罐身的上端,罐身的上端部与盖子边缘部分在填充饮料的工厂通过上压头和辊缝合结合,将饮料密封于内部。 在构成盖子的面板的一侧表面上形成刻有折断线形状的划线3的开封部,并设置以杠杆原理按压上述划线使其折断,从而打开开封部的拉手。拉手铆接固定在面板上。从而,使用者拉起拉手的末端,位于划线之上的拉手的另一端以杠杆原理加压划线,沿折断线折断,打开开封部。在现有的罐还不具有划线被折断而打开开封部后能够再次关闭开封部的结构。从而不利于以再饮用为目的携带装有内装物的罐移动或者开封之后保管内装物。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公开有在盖子的上部盖上塑料盖的方式,但该方式存在饮料向盖子面板的上部移动从而面板上的杂物进入饮料中的问题。除此之外,还公开有多种能够再次关闭开封部的方法,但这样的方法需要改变制备罐的工序,制罐公司以及饮料公司需要变更设备,因此未能实现产业化。即,制罐公司和饮料公司需要研究出能够利用现有的饮料工厂的填充设备以及工序,且能够维持现有的生产速度的可再密封的罐盖结构。另外,最近利用饮料罐进行多种纪念活动、促销活动、广告等。例如有这样的促销纪念活动,改变拉手的形状,在拉手上不形成孔,形成为封闭状,在折断划线时被抬起的背面印刷一系列编码,购买者将上述编码输入电脑网站确认是否中奖的方法。这样的在拉手的背面印刷一系列编码的方式有助于提高购买者的兴趣以及关注度。但是,在拉手的背面印刷一系列编码时,需要事先在面板上印刷一系列编码,之后按照印刷部分,加工拉手,因此制造工序较为困难。并且,拉手的背面可印刷的面积较小。因此饮料企业即使有同时记载多种广告语等来提高广告效果的需求也无法实现。另外,由于这样的制造上的费用增加等问题和有限的广告效果等,一些饮料企业采用在罐的除了拉手之外的罐身侧面或底面记载一系列编码或广告语的方式,但在引起使用者关注度的方面是有限度的。即,为了扩大纪念活动、促销活动等效果,需要在购买者打开罐的同时显露广告语、一系列编码,以此来增加购买者的兴趣,增强关注度,在打开之前完全显露的方式有时降低购买者的兴趣。因此,饮料领域期望研究出既能增强购买者的兴趣以及关注度,还能够确保印刷广告语等充分空间且具有用于纪念活动、促销活动等的隐藏印刷空间的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开罐之后重新关闭开封部从而防止内装物流出且能够携带罐并保管的可再密封的易开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一种在未替换制罐设备,采用原来的设备,通过简单变更设备就能制备的可再密封的易开盖。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供用于纪念活动、促销活动等的隐藏印刷空间的可再密封的易开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可再密封的易开盖是用于密封罐的盖子,包括面板,在所述面板的一侧具有刻有划线S的开封部;拉手,在形成在中间的按钮结合部上形成第一按钮孔,通过 所述第一按钮孔,可旋转状结合于从所述面板突出形成的第一按钮,在前端加压部配置于所述开封部的上部的第一位置和后端拉起部配置于所述开封部上部的第二位置之间旋转;以及,关闭板,可旋转状设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所述拉手折断划线而打开所述开封部之后配置在第二位置时,在第二位置通过所述拉手支撑,并覆盖所述开封部。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关闭板配置在所述面板与所述拉手之间,在所述拉手的所述按钮结合部形成第二按钮孔,所述关闭板上形成所述第一按钮通过的按钮贯通孔以及突出的第二按钮,所述第一按钮通过所述按钮贯通孔可旋转状铆接于所述拉手,所述第二按钮通过所述第二按钮孔铆接结合,从而所述关闭板与所述拉手一体旋转。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面板的表面上形成杠杆阀,用于在所述拉手配置在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将所述拉手的加压部朝上部推压,通过杠杆原理,所述拉起部按压所述关闭板施加压力,所述关闭板具有突出的阀收容槽,用于收容所述杠杆阀,以便当所述关闭板位于第一位置时,防止所述杠杆阀和所述关闭板相互干扰。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关闭板上朝所述拉起部的下方突出形成拉起部支撑突起。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拉手中间部分隆起,弯曲成三角形形状。根据本专利技术,在所述面板的表面上具有下陷状的第一凹面,用于在相当于所述关闭板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区域收容所述关闭板,还包括具有下陷的第二凹面,所述第二凹面包括所述第一凹面区域,并包含相当于所述关闭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路径区域,从而面板的表面与第一凹面以及第二凹面的边界、以及第一凹面与第二凹面的边界形成高度差。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关闭板的第二位置下面的所述面板的表面上形成用于印刷纪念活动或宣传促销用语的印刷空间,在所述关闭板与所述拉手一起移动到第二位置时显露所述印刷空间。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可再密封的易开盖,打开罐之后重新关闭开封部,能够以防止饮料以及二氧化碳流出的状态携带罐。根据本专利技术,在开封之后也能够维持装在罐内的饮料的新鲜度和味道,防止开封之后灰尘、昆虫等杂物进入罐内部。从而,能够保管罐饮料,能够生产并销售PET以及玻璃瓶所占有的500ml以上的饮料产品。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可再密封的易开盖,利用现有的制罐工序以及设备,只需简单改变设备即可制备。现有的制罐工序为切割成圆形板,经过冲压工序、拉手成型工序来制备盖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可再密封的易开盖可采用现有的制盖工序,利用现有的制盖装置制造关闭板。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可再密封的易开盖上形成有用于纪念活动以及宣传促销等的隐藏的印刷空间,能够确保相对较大的印刷空间,从而能够利用多种广告语进行纪念活动以及宣传促销等,增强购买者的兴趣以及关注度。附图说明图I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可再密封的易开盖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可再密封的易开盖的配件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可再密封的易开盖的面板以及关闭板的结合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可再密封的易开盖的关闭板和面板的结合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可再密封的易开盖的拉手位于第一位置时的俯视图。图6是图5所示的状态截面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可再密封的易开盖的拉手旋转到第二位置的状态示意图。图8是图7所示的状态截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I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可再密封的易开盖的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可再密封的易开盖的配件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可再密封的易开盖的面板以及关闭板的结合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可再密封的易开盖关闭板以及面板的结合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可再密封的易开盖中拉手位于第一位置时的俯视图,图6是图5所示状态的截面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可再密封的易开盖的拉手旋转到第二位置的状态示意图,图8是图7所示状态的截面图。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可再密封的易开盖10包括与罐的上端结合的面板20。位于面板20侧端的边缘部分21被弯曲与罐身I (参照图6以及图8)的上端部缝合结合,以可密封内部饮料的方式结合。面板20的边缘部分21内侧的面板表面22的边缘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5.25 KR 10-2010-00484751.一种可再密封的易开盖,用于密封罐,其特征在于包括 面板(20),在所述面板的一侧具有刻有划线S的开封部(25); 拉手(40),在形成在中间的按钮结合部(44)上形成第一按钮孔(46),通过所述第一按钮孔(46),可旋转状结合于从所述面板(20)突出形成的第一按钮(26),在前端加压部(41)配置于所述开封部(25)的上部的第一位置和后端拉起部(42)配置于所述开封部(46)上部的第二位置之间旋转;以及 关闭板(50),可旋转状设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所述拉手(40)折断划线而打开所述开封部(25)之后配置在第二位置时,在第二位置通过所述拉手(40)支撑,并覆盖所述开封部(25)。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再密封的易开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关闭板(50)配置在所述面板(20)与所述拉手(40)之间, 在所述拉手(40 )的所述按钮结合部形成第二按钮孔(47 ), 所述关闭板(50)上形成所述第一按钮(26)通过的按钮贯通孔(51)以及突出的第二按钮(52), 所述第一按钮(26)通过所述按钮贯通孔(51)可旋转状铆接于所述拉手(40),所述第二按钮(52 )通过所述第二按钮孔(47 )铆接结合,从而所述关闭板(50 )与所述拉手(40 ) —体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再密封的易开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板(20 )的表面(22 )上形成杠杆阀(27 ),用于在所述拉手(40 )配置在第二位置的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振赫,
申请(专利权)人:徐振赫,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