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直埋式化粪池进出水管的防堵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51823 阅读:6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3 0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整体直埋式化粪池进出水管的防堵结构,横置的防腐筒体顶部设有分别对应进、出水管内侧端的过孔,各过孔中分别设有与其粘接固定的垂直防堵管,各垂直防堵管的一侧与所对应的进水管或出水管内侧端连通并粘接固定。本防堵结构的垂直防堵管取代了原疏通管和防堵管,不仅使加工过程简化、方便还具有便于疏通的特点。同时,垂直防堵管与防腐筒体的固定连接也有利于提高防腐筒体的环刚度和防腐筒体两端进、出水管的强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增强筒体环刚度、加工方便和便于垂直防堵管疏通的突出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化粪池,尤其是一种整体直埋式化粪池进出水管的防堵结构
技术介绍
专利号03258073. 8的技术《整体直埋式化粪池》公开了以下技术方案横置的防腐筒体中由隔板分隔构成沉淀池和过滤池,隔板设置溢流孔和过气孔,沉淀池和过滤池所对应的防腐筒体分别设置清掏管,筒体两端进、出水管的内侧端连接有防堵管,防堵管上口所对应的防腐筒体分别设置疏通管,防腐筒体两端的进、出水管分别设有与外管路相接的柔性连接管,各清掏管和疏通管分别设有支撑于回填土的承压套,承压套支撑有井圈和井盖。上述整体直埋式化粪池进、出水管的防堵结构由进、出水管内侧端连接的防堵管和防堵管上口所对应的防腐筒体分别设置的疏通管构成,该防堵结构存在加工过程比较繁杂的实际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进、出水管防堵结构存在加工过程比较繁杂的技术问题而提出一种加工方便的整体直埋式化粪池进出水管的防堵结构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本进出水管的防堵结构包括横置的防腐筒体和防腐筒体两端的进、出水管,特征是,横置的防腐筒体顶部设有分别对应进、出水管内侧端的过孔,各过孔中分别设有与其粘接固定的垂直防堵管,各垂直防堵管的一侧与所对应的进水管或出水管内侧端连通并粘接固定。本技术还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所述垂直防堵管位于防腐筒体外侧的部分设有支撑于回填土的承压套,承压套支撑有井圈和井盖。所述垂直防堵管的直径为200_400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和优点是本防堵结构的垂直防堵管取代了原疏通管和防堵管,不仅使加工过程简化、方便还具有便于疏通的特点。同时,垂直防堵管与防腐筒体的固定连接也有利于提高防腐筒体的环刚度和防腐筒体两端进、出水管的强度。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增强筒体环刚度和便于垂直防堵管疏通的突出优点。附图说明附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结构剖面示意图。附图标号I防腐筒体,2进水管,3垂直防堵管,4承压套,5井圈井盖,6出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其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如图I所不实施例,横置的防腐筒体I顶部设有分别对应进水管2、出水管6内侧端的过孔,各过孔中分别设有与其粘接固定的垂直防堵管3,各垂直防堵管3的一侧与所对应的进水管2或出水管6内侧端连通并粘接固定。各垂直防堵管3位于防腐筒体I外侧的部分设有支撑于回填土的承压套4,各承压套支撑有井圈井盖5。实施例的防腐筒体 I、进水管2、出水管6和垂直防堵管3均由玻璃钢制得,防腐筒体各过孔与垂直防堵管3、垂直防堵管3与相应的进水管2或出水管6的粘接固定采用玻璃纤维布和树脂。实施例的各承压套4是粘土砖或钢筋混凝土结构件。实施例的垂直防堵管3的直径范围为200-400mm均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整体直埋式化粪池进出水管的防堵结构,包括横置的防腐筒体和防腐筒体两端的进、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横置的防腐筒体顶部设有分别对应进、出水管内侧端的过孔,各过孔中分别设有与其粘接固定的垂直防堵管,各垂直防堵管的一侧与所对应的进水管或出水管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树黄震东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天马聚川科技有限公司张云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