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轨迹记录系统及其实现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851353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3 08:15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轨迹记录系统及其实现方法,移动终端装置内设有RFID-A标签,RFID-A标签与路由装置内RFID读写器无线通信连接,路由装置内还设有ZigBee协调器,路由装置内的ZigBee协调器与信息分析报警装置的通信端无线连接,步骤为,一、在预定轨道上两侧设有多组路由装置,每两个路由装置内ZigBee协调器与信息分析报警装置内的ZigBee主协调器之间都能通信;二、在被监控的目标上设置移动终端装置,并启动系统;三、载有移动终端装置的目标进入预定轨道时,移动终端装置与多个路由装置通信,将信息发送至信息分析报警装置;四、信息分析报警装置根据多组路由装置传递的信息内的信号强度,获得被押送物品的位置,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避免人力疏忽造成的不良后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联网
,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时候我们需要比较确切的知道某目标人或物体的移动轨迹,并对其进行定位,防止其偏离预定轨道。特别对于轨道固定的重复性多目标定位跟踪与轨迹记录,在现有技术与方法中,多采用GPS定位、摄像头监控、人工目视的方法,但以上方法都存在缺陷GPS定位方法在市区或者不开阔的区域,会受到影响;摄像头监控方法需要有 线线路铺设以及专人查看摄像画面,可能发生线路故障及人为疏忽问题;人工目视方法可能发生人为疏忽,同时浪费了大量的人力。上述方法的缺陷有时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新的方法来完成上述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安全性高,可靠性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避免人力疏忽造成的不良后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ー种基于物联网的轨迹记录系统,包括移动终端装置,移动终端装置内设有RFID-A标签,RFID-A标签与路由装置内RFID读写器无线通信连接,路由装置内还设有ZigBee协调器,路由装置内的ZigBee协调器与信息分析报警装置的通信端无线连接。所述的信息分析报警装置包括由ZigBee主协调器与计算机连接构成。所述的路由装置内的ZigBee协调器以及信息分析报警装置的ZigBee主协调器组成蜂窝网状结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轨迹记录系统的实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在预定轨道上两侧设有多组路由装置,内的ZigBee协调器以及信息分析报警装置的ZigBee主协调器组成蜂窝网状结构,每两个路由装置内ZigBee协调器与信息分析报警装置内的ZigBee主协调器之间都能通信; ニ、在被监控的目标上设置移动终端装置,并启动系统; 三、当载有移动终端装置的目标进入预定的轨道时,移动终端装置与多个路由装置通信,经由ZigBee协调器组成的网络,将信息发送至信息分析报警装置; 四、信息分析报警装置根据多组路由装置传递的信息内的信号強度,得被押送物品的位置,并与预定轨道进行比较,如果有被押送物品停留不动或者偏离预定轨道的情況,则信息分析报警装置会记录发生异常的时间和地点并同时发出警报;否则,信息分析报警装置只记录物品移动轨迹,不发出警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目标人或物体移动轨迹记录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覆盖整个预定轨道的轨迹记录系统,用于对目标定位并记录目标的移动轨迹,当发生偏离预定轨道等异常情况时,系统报警。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流程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ー步详细说明。參见图1、5,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轨迹记录系统,包括移动终端装置I、路由装置2和信息分析报警装置3,移动终端装置I与路由装置2进行无线通信,路由装置2与信息分析报警装置3无线连接。所述的移动终端装置I内设有RFID-A标签,RFID-A标签与路由装置2内RFID读写器无线通信连接,路由装置2内还设有ZigBee协调器,路由装置2内的ZigBee协调器与信息分析报警装置3的通信端无线连接。当移动终端装置I进入预定轨道时,设在移动终端装置I内的RFID-A标签随时与通信范围内的至少ー个以上的路由装置2内的RFID读写器进行通信,路由装置2中的ZigBee协调器经由ZigBee协调器组成的网络与信息分析报警装置3进行无线通信,信息分析报警装置3获取多个路由装置2发送来的信息,通过判断其中移动终端装置I内RFID-A标签信号相对于不同路由装置2的強弱,将路由装置2内的ZigBee协调器作为參考点,判断出移动终端装置I的位置,实现定位,并记录其位置。系统对移动终端装置I进行持续定位,从而得到目标的位置及移动轨迹并记录,如果移动終端装置I没有偏离轨迹,则仅记录轨迹信息,否则,发出警报。所述的路由装置2是由RFID读写器和ZigBee协调器构成。所述的信息分析报警装置3是由ZigBee主协调器4和计算机5连接构成。计算机5运行信息分析报警软件。參照图5,所述的路由装置2内的ZigBee协调器以及信息分析报警装置3的ZigBee主协调器组成蜂窝网状结构,每两个路由装置2内ZigBee协调器与信息分析报警装置3内的ZigBee主协调器4之间都能通信,保证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可靠性。实施例I为将本系统应用到固定线路跑圈记录分析场景中。參见图2、3,在固定线路6的沿途放置至少两个路由装置2,所有路由装置2构成蜂窝网状结构,确保信息传输的及时可靠。所有固定线路6上的人员均携帯移动终端装置I。系统启动后,路由装置2随时与跑圈人员携带的移动终端装置I进行通信,将信息由ZigBee网络发送至信息分析报警装置3,信息分析报警装置3对信息进行分析,根据采集得到的移动终端装置I相对于不同路由装置2信号強弱,得出移动终端装置I的位置,并与固定线路6进行比较,如果跑圈人员从中间穿越等偏离固定路线6的情況,则信息分析报警装置3发出警报;否则,信息分析报警装置3仅记录其移动轨迹,不发出警报。实施例2为将本系统应用到物品按固定路线押送场景。如图4所示,至少一个以上的路由装置2放置在固定线路7周围,所有路由装置2构成蜂窝网状结构,确保信息传输的及时可靠。被押送物品内置有移动终端装置1,系统启动后,当其进入固定路线7时,移动终端装置I与多个路由装置2通信,经由ZigBee协调器组成的网络,将信息发送至信息分析报警装置3,信息分析报警装置根据多个路由装置2传递的信息内的信号强度,得被押送物品的位置,并与固定路线7进行比较,如果有被押送物品停留不动或者偏离固定路线7的情况,则信息分析报警装置3会记录发生异常的时间和地点并同时发出警报;否则,信息分析报警装置3只记录物品移动轨迹,不发出警报。参见1、2,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轨迹记录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在预定轨道上两侧设有多组路由装置2,内的ZigBee协调器以及信息分析报警装置3的ZigBee主协调器组成蜂窝网状结构,每两个路由装置2内ZigBee协调器与信息分析报警装置3内的ZigBee主协调器4之间都能通信; 二、在被监控的目标上设置移动终端装置1,并启动系统; 三、当载有移动终端装置I的目标进入预定的轨道时,移动终端装置I与多个路由装置2通信,经由ZigBee协调器组成的网络,将信息发送至信息分析报警装置3 ; 四、信息分析报警装置根据多组路由装置2传递的信息内的信号强度,得被押送物品的位置,并与预定轨道进行比较,如果有被押送物品停留不动或者偏离预定轨道的情况,则信息分析报警装置3会记录发生异常的时间和地点并同时发出警报;否则,信息分析报警装置3只记录物品移动轨迹,不发出警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基于物联网的轨迹记录系统,其特征在干,包括移动终端装置(I),移动终端装置(I)内设有RFID-A标签,RFID-A标签与路由装置(2)内RFID读写器无线通信连接,路由装置(2)内还设有ZigBee协调器,路由装置(2)内的ZigBee协调器(4)与信息分析报警装置(3)的通信端无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基于物联网的轨迹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路由装置(2)内的ZigBee协调器以及信息分析报警装置(3)的ZigBee主协调器(4)组成蜂窝网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基于物联网的轨迹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息分析报警装置(3)包括由ZigBee主协调器(4)与计算机(5)连接构成。4.ー种基于物联网的轨迹记录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在预定轨道上两侧设有多组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开生刘辉来臻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