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建廷专利>正文

切削油冷却机结构改进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48683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3 0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切削油冷却机结构改进,是由一基座部、一冷凝板装置、一循环冷却装置、一IC控制系统及一散热装置所组成,其特征在于:该IC控制系统是由IC电路板、IC控制器、启动器、指示灯及显示板所构成;又该循环冷却装置是包含一冷凝器、一压缩系统、一过滤装置、一膨胀阀及一蒸发装置;其中该IC控制系统进行监控切削油冷却机的温度设定,以及循环冷却装置中冷凝器内呈螺旋式状,藉由此结构的组成,达到省电、温度的稳定性及延长冷却机寿命的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切削油冷却机结构改进,尤指一种以IC控制系统进行监控切削油冷却机的温度设定,及循环冷却装置中冷凝器内呈螺旋式状态,达到省电、温度的稳定性及延长冷却机寿命的效果。技术背景按,由于现今高科技时代的来临,许多产业不断精益求精,然而工作母机在工业社会上,乃一极重要的生产工具机,举凡CNC、雕刻、钻孔及研磨等工具机,其使用率的频繁,由于工具机进行高转速加工作业时,主轴及齿轮传动装置等产生的高温热量会造成主轴迅速提高,而此高热能若无法给予有效降低排除散热,则极容易令工具机因过热而膨胀,导致加工时材质产生变化,进而影响其精准度,故,对工具机的散热装置便因此而产生。然,一般工具机进行加工时,刀具与工件会因切削而产生热量,其热量有一部份会被切削液带走之外,其余的热量将留存于工具机的主轴与床台上,而该主轴本体因高速旋转的磨擦也会产生热量传至主轴头,因此须搭配一种机械用油冷却机来进行散热的功效。如图5所示,为一般常见结构6,该机械用油冷却机内设有油箱及冷凝机构,该油箱经由泵浦将内部的油传至管路推送传入该工具机的主轴,而该管路上接设有一变频式马达压缩机供控制冷却温度的作用;又该冷凝机构藉由一吸气孔61将工具机内部的热空气抽入机座内的冷凝机构中,让热空气经由周围的流通空间而进入该散热片及网护式冷凝管内,并产生热交换作用,得以让热空气加以冷却降温,再由常见结构6的左右两侧排气孔62排放至加工机内部。然,依前上述常见结构所述,一般传统的机械用油冷却机内设有油箱及冷凝机构,该油箱经由泵浦将内部的油传至管路推送传入该工具机的主轴,而该管路上接设有一变频式马达压缩机供控制冷却温度的作用,但由于变频马达于温度控制上较为不稳定,导致影响此机械用油冷却机及CNC工具机上刀具寿命长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据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于藉由搭配此切削油冷却机,能减少各种CNC加工机上的刀具损害。本技术的次要目的是在于提升延长此切削油冷却机的使用寿命。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一种切削油冷却机结构改进,是由一基座部、一冷凝板装置、一循环冷却装置、一IC控制系统及一散热装置所组成,其特征在于该IC控制系统是由IC电路板、IC控制器、启动器、指示灯及显示板所构成;以控制切削油冷却机的温度设定后更加稳定状态;又该循环冷却装置系包含一冷凝器、一压缩系统、一过滤装置、一膨胀阀及一蒸发装置,该冷凝器系设有一冷凝器入口及一冷凝器出口,该冷凝器入口供高温切削油进入,且该冷凝器内呈螺旋式状态,藉由循环冷却装置进行冷却降温动作后,再将降温后的切削油回传至冷凝器出口,是供工具机使用。兹由以上说明得知,本技术相较于先前技术,有如下的诸多功效I.由于本技术是为一种切削油冷却机结构改进,藉由IC控制系统中能稳定监控温度的效果及搭配循环冷却装置进行切削油冷却降温动作后,再将降温后的切削油传递至冷凝器出口,是供工具机的刀具降温使用,达到减少刀具的损害。2.由于本技术是为一种切削油冷却机结构改进,该切削油冷却机由IC控制系统进行监控切削油冷却机的温度设定,以及循环冷却装置中冷凝器内呈螺旋式状态下,进而保护压缩系统使用年限。本技术的其它特点及具体实施例可于以下配合附图的详细说明中,进一步了解。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切削油冷却机结构改进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切削油冷却机结构改进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切削油冷却机结构改进的管路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切削油冷却机结构改进的方块示意图。图5为常见结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参阅图I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切削油冷却机结构改进,是由一基座部I、一冷凝板装置2、一循环冷却装置3、一 IC控制系统4及一散热装置5所组成;其中,该一基座部1,是整体呈长方体状,该基座部I内是设有一间隔板12,而区隔呈现出第一容置部11及第二容置部13的空间;又该第一容置部11的一侧面是设有一容置孔I11,且该第一容置部11是供一冷凝板装置2及一过滤装置33放置,该冷凝板装置2并紧邻于容置孔111处,该容置孔111是供一滤网23放置结合;又该第一容置部11上方是设有一通孔112,该通孔112是供一散热装置5结合固定,搭配一上防尘侧板14呈现封闭状态;又该第二容置部13是供一冷凝器31、一压缩系统32、一膨胀阀34及一蒸发装置35放置,第二容置部13是设有一容置槽131及多个穿设孔132,另外该容置槽131是供IC控制系统4的IC电路板41放置固定,该容置槽131外侧是供IC控制器42结合;且该第二容置部13的侧板是设有多个穿设孔132,该穿设孔132是供冷凝器31的一冷凝器出口 311及一冷凝器入口 312穿设;又该第二容置部13是设有一下防尘侧板15,该下防尘侧板15是设有一开关装置151,并进行开启与关闭的作用;一冷凝板装置2,是整体呈长方体状,是放置于第一容置部11且紧邻容置孔111处,该冷凝板装置2是设有多个散热鳍片21、多个冷却管22及一滤网23,而多个散热鳍片21是以连续排列的方式分布至冷凝板装置2的左右两侧,是供冷却管22的穿设后予以固定,该冷凝板装置2 —侧面的散热鳍片21是搭配一滤网23且结合于容置孔111内;一循环冷却装置3,是包含一冷凝器31、一压缩系统32、一过滤装置33、一膨胀阀34及一蒸发装置35,该冷凝器31是设有一冷凝器出口 311及一冷凝器入口 312并穿设于第二容置部13之穿设孔132且向外延伸,该冷凝器31内呈螺旋式状态;又该冷凝器31是设有一连接管313,该连接管313系供管路16连接至压缩系统32的一连接管322,该压缩、系统32另一连接管321是供管路16连接至冷凝板装置2处,该冷凝板装置2处是供管路16连接至过滤装置33前端经由后端连接至蒸发装置35的连接管351,该连接管351是为前后贯穿,再经由蒸发装置35的连接管351连接管路16至冷凝器31的连接管314内,如图3所示;又该膨胀阀34具有减低冷媒的压力,调节冷媒流入蒸发装置35的流速率;更进一步说明,该高温切削油经由冷凝器入口 312进入后,且该冷凝器31内呈螺旋式状态,并传递至压缩系统32内进行高温高压的气体压缩,而传递至冷凝板装置2进行高温高压的气体冷却后,再传递至过滤装置33进行清除杂质后,便传递至膨胀阀34及蒸发装置35,该膨胀阀34具有减低冷媒的压力,调节冷媒流入蒸发装置35的流速率,最后传递至冷凝器31经由冷凝器出口 311送出切削油,是供工具机上刀具冷却使用,该循环冷却装置3是放置于第二容置部13内;— IC控制系统4,是为微电脑冷藏系统控制器,其包含一 IC电路板41及一 IC控制板42,该IC电路板42是放置于第二容置部13的容置槽131内结合固定;又该IC控制 板42是结合于容置槽131的外侧固定,该IC控制板42上是设有一启动器42I、一指示灯422及一显示板423,该启动器421是为切削油冷却机运转的开关,该指示灯422是为感应切削油冷却机有任何故障时所发出的故障警示,该显示板423是为显示该温度的状态并可调整温度的一种装置;一散热装置5,是包含一散热网51及一风扇52并结合放置于第一容置部11上方的通孔112处,该散热网51的内凹处是供一风扇51结合固定。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切削油冷却机结构改进,是由一基座部、一冷凝板装置、一循环冷却装置、一 IC控制系统及一散热装置所组成,其特征在于该IC控制系统是由IC电路板、IC控制器、启动器、指示灯及显示板所构成;以控制切削油冷却机的温度设定后更加稳定状态;又该循环冷却装置系包含一冷凝器、一压缩系统、一过滤装置、一膨胀阀及一蒸发装置,该冷凝器系设有一冷凝器入口及一冷凝器出口,该冷凝器入口供高温切削油进入,且该冷凝器内呈螺旋式状态,藉由循环冷却装置进行冷却降温动作后,再将降温后的切削油回传至冷凝器出口,是供工具机使用。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切削油冷却机结构改进,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一基座部内是设有一间隔板,而区隔呈现出第一容置部及第二容置部的空间;又该第一容置部的一侧面是设有一容置孔,该第一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廷
申请(专利权)人:陈建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