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留置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46080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3 0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安全留置针,包括钢针、钢针座、软导管和导管座,钢针、软导管分别固定在钢针座、导管座的前端,钢针位于软导管中,钢针座的末端固定有内部中空的回收筒,回收筒的外壁上设有导槽,钢针座上固定与导槽配合的滑片,钢针座的尾部设置卡扣,对应卡扣在回收筒的后端固定锁口,导管座的末端设置凸块,回收筒上设置与凸块相配合的卡槽。本安全留置针在成功穿刺后,通过钢针座的滑片能够带动钢针座移动,将钢针回收进回收筒中,确保钢针针尖不外露,避免刺伤及交叉感染;导管座末端的凸块与回收筒的卡槽配合,可以在卡槽内旋入/旋出,使导管座与回收筒锁定或发生相对运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安全留置针,用于静(动)脉输液(血),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安全留置针目前已在临床广泛的应用,它采用软导管套钢针的形式,软导管和钢针同时穿刺人体血管成功后,抽出钢针而软导管留置在人体血管,其能在血管留置数天,减少患者因反复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及对打针的恐惧感,减轻患者的焦躁情绪,便于临床用药以及危急、危重患者的抢救用药的输注,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普通安全留置针在临床穿刺完毕后,抽出的钢针因不能及时处理,或者在废弃的 过程中,不能有效的对钢针进行保护,使得在这一过程,裸露的针尖容易对患者或相关医护人员形成刺伤/划伤,造成交叉感染。因此在安全留置针穿刺血管成功后,对钢针进行回收保护是临床所迫切需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带钢针回收装置、能够避免被废弃钢针刺伤及交叉感染的安全留置针。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一种安全留置针,包括钢针、钢针座、软导管和导管座,钢针、软导管分别固定在钢针座、导管座的前端,钢针位于软导管中,其特征在于钢针座的末端固定有内部中空的回收筒,回收筒的外壁上设有导槽,钢针座上固定与导槽配合的滑片,钢针座的尾部设置卡扣,对应卡扣在回收筒的后端固定锁口,导管座的末端设置凸块,回收筒上设置与凸块相配合的卡槽。其中,导管座末端的凸块与回收筒的卡槽配合,可以在卡槽内旋入/旋出,使导管座与回收筒锁定或发生相对运动。在初始状态下,凸块旋入卡槽中,导管座与回收筒锁定,钢针座与回收筒不会发生相对运动,便于穿刺;在留置针成功穿刺后,将导管座旋转,使凸块从回收筒的卡槽中脱离,将钢针座回抽,连同钢针回抽至回收筒中,钢针座具有卡扣结构,回收筒具有锁口结构,使得卡扣越过锁口后,钢针被锁定,不会发生轴向运动,同时回收筒带有导槽,钢针座带有与导槽配合的滑片,使得钢针不会产生圆周运动。其中,回收筒必须足够长,使其能够完全容纳钢针,这样,钢针回收时,针尖完全处于回收筒中,不会外露,从而保护患者、医护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安全,避免刺伤及交叉感染。所述导管座的内孔后端设有隔离塞。目前,留置针导管座的侧端都是通过软管与Y型接口连接,由导管座的内孔及侧孔、软管、Y型接口的内孔和软管共同组成液体通道,Y型接口上配有端帽,在留置针使用前控制Y型接口的液体通道支路的打开/关闭。通过隔离塞的密封作用,能够确保钢针抽出前后药液/血液不会从导管座的内孔中泄露,同时不会阻塞侧孔的液体通道。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安全留置针在成功穿刺后,通过钢针座的滑片能够带动钢针座移动,使钢针回收进回收筒中,卡扣与锁口的配合能够将钢针座定位,阻止钢针座前移,从而确保钢针针尖不外露,保护了患者、医护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安全,避免刺伤及交叉感染;导管座末端的凸块与回收筒的卡槽配合,可以在卡槽内旋入/旋出,使导管座与回收筒锁定或发生相对运动。附图说明图I是初始状态下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去掉保护套的图I的剖视图;图3为图2的仰视图;图4为导管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钢针回收后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护套;2、钢针;3、软导管;4、导管座;5、滑片;6、卡槽;7、回收筒;8、端帽;9、Y型接口 ;10、软管;11、钢针座;12、凸块;13、卡扣;14、锁口 ;15、隔离塞;16、导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如图I 4所示,一种安全留置针,包括钢针2、钢针座11、软导管3和导管座4,钢针2、软导管3分别固定在钢针座U、导管座4的前端,导管座4的侧端通过软管10与Y型接口 9连接,由导管座4的内孔及侧孔、软管10、Y型接口 9的内孔和软管10共同组成液体通道,Y型接口 9上配有端帽8,导管座4的内孔后端设有隔离塞15,钢针2位于软导管3中,钢针座11的末端固定有内部中空的回收筒7,回收筒7的外壁上设有导槽16,钢针座11上固定与导槽16配合的滑片5,钢针座11的尾部设置卡扣13,对应卡扣13在回收筒7的后端固定锁口 14,导管座4的末端设置凸块12,回收筒7上设置与凸块12相配合的卡槽6。在初始状态,凸块12旋入卡槽6中,导管座4与回收筒7锁定,钢针座11与回收筒7不会发生相对运动,便于穿刺;在留置针成功穿刺后,将导管座4旋转,使凸块12从回收筒的卡槽6中脱离,将钢针座11回抽,连同钢针2回抽至回收筒7中,钢针座11具有卡扣13结构,回收筒7具有锁口 14结构,使得卡扣13越过锁口 14后,钢针2被锁定,不会发生轴向运动,同时回收筒7带有导槽16,钢针座11带有与导槽16配合的滑片5,使得钢针2不会产生圆周运动,回收后,如图5所示。其中,隔离塞15位于导管座4的内孔后端,起到密封作用,使得钢针2抽出前后,药液/血液不会从导管座4的内孔中泄露,同时不会阻塞侧孔的液体通道;钢针座11上的滑片5可以在回收筒7的导槽16内滑动,同时能够方便对留置针进行握持;回收筒7必须足够长,使其能够完全容纳钢针2,这样,钢针2回收时,针尖完全处于回收筒7中,不会外露,从而保护患者、医护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安全,避免刺伤及交叉感染。为了保证安全留置针的使用安全以及卫生状况,可以按传统安全留置针的结构,在安全留置针前端设有护套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留置针,包括钢针、钢针座、软导管和导管座,钢针、软导管分别固定在钢针座、导管座的前端,钢针位于软导管中,其特征在于钢针座的末端固定有内部中空的回收筒,回收筒的外壁上设有导槽,钢针座上固定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继龙王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新华安得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