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控制单元和电力控制单元的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842338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3 00:27
电力控制单元(130)具有:转换器(200);滤波电容器(230),连接于转换器(200)的一侧;平滑电容器(232),连接于转换器(200)的另一侧;MG-ECU(172),通过被从滤波电容器(230)供给电力来工作,以控制转换器(200);和容纳上述构件的壳体(236)。MG-ECU(172)为了使滤波电容器(230)和平滑电容器(232)放电而控制转换器(200),以交替地反复进行IPM(204)下臂的npn型晶体管(250)的导通/截止和IPM(204)上臂的npn型晶体管(240)的导通/截止,并且使上臂的npn型晶体管(240)导通的时间比下臂的npn型晶体管(250)导通的时间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尤其涉及使设置于电力控制单元内的电容器放电的技术。
技术介绍
以往以来,已知将电动马达作为驱动源使用的混合动力车和电动汽车等。从搭载于车辆的电池等向电动马达供给电力。电动马达例如被供给通过转换器升压后的电力。在向电动马达供给电力的电路中,设置有用于除去噪声的滤波电容器和用于使电压平滑化的平滑电容器等电容器。在车辆行驶时电容器有效地发挥功能,但在停车时等滞留于电容器的电荷是不需要的。若电荷没有必要地长时间滞留于电容器中,则有可能产生促进电容器劣化等不良影响。因此,提出了使电容器放电的技术。 日本特开2004-201439号公报(专利文献I)公开了未使用放电电阻就能够消耗残留于电容器的电荷的电压变换系统。电压变换系统具有电源、变换器、电压变换器、第I和第2电容器以及控制装置。电压变换器连接在电源与变换器之间。第I电容器插入在电压变换器的电源侧。第2电容器插入在电压变换器的变换器侧。控制装置根据停止信号控制电压变换器,以消耗第I电容器的残留电荷和第2电容器的残留电荷。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4-20143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日本特开2004-201439号公报所记载的电压变换系统中,若例如由于控制装置的电源的电压降低而使向控制装置的电力供给停止,则有可能无法控制电压变换器以消耗电容器的残留电荷。因此,即使在电容器的电压高的情况下也可能会停止放电。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使电容器正常地放电。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电力控制单元具有转换器,将比一侧的电压大或与其相等的电压从另一侧输出,将比另一侧的电压小或与其相等的电压从一侧输出;第I电容器,连接于转换器的一侧;第2电容器,连接于转换器的另一侧;控制装置,通过被供给蓄积于第I电容器的电力来工作,以控制转换器;和框体,容纳第I电容器、第2电容器、转换器和控制装置。转换器包括 第I开关元件,连接在第I电容器的正极侧端子与负极侧端子之间;和第2开关元件,连接在第I电容器的正极侧端子与第2电容器的正极侧端子之间。为了使第I电容器和第2电容器放电,控制装置控制转换器,以使第I开关元件和第2开关元件交替地接通,并且使第2开关元件接通的时间比第I开关元件接通的时间长。根据该结构,从第I电容器向控制电容器的控制装置供给电力。例如,在进行控制以使第I电容器和第2电容器放电时,使连接在第I电容器的正极侧端子与负极侧端子之间的第I开关元件和连接在第I电容器的正极侧端子与第2电容器的正极侧端子之间的第2开关元件交替地接通。使第2开关元件接通的时间比第I开关元件接通的时间长。由此,能够以使第I电容器的电压与第2电容器的电压之差减小的方式,使第I电容器和第2电容器放电。因此,在第2电容器的电压高的情况下,能够维持作为控制装置电源的第I电容器的电压,以使控制装置能够正常地进行工作。其结果,能够控制转换器,以使第I电容器和第2电容器正常地放电,直到因第2电容器的电压降低而使第I电容器的电压下降至控制装置能够正常工作的电压的下限值以下为止。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控制转换器,以使第I开关元件和第2开关元件以一定的占空比进行工作。根据该结构,能够使第I电容器和第2电容器放电时的转换器的占空比维持一定。由此,能够使第I电容器的电压与第2电容器的电压的比率维持一定。进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在第I电容器和第2电容器放电期间,控制装置控制转 换器以使第I开关元件和第2开关元件工作的频率减小。根据该结构,通过减小第I开关元件和所述第2开关元件工作的频率,能够尽可能地增大在转换器内流动的电流。因此,能够快速地降低第I电容器的电压和第2电容器的电压。一种电力控制单元的控制方法,所述电力控制单元设置有转换器,将比一侧的电压大或与其相等的电压从另一侧输出,将比另一侧的电压小或与其相等的电压从一侧输出;第I电容器,连接于转换器的一侧;第2电容器,连接于转换器的另一侧;控制装置,通过被供给蓄积于第I电容器的电力来工作,以控制转换器;和框体,容纳第I电容器、第2电容器、转换器和控制装置。转换器包括第I开关元件,连接在第I电容器的正极侧端子与负极侧端子之间;和第2开关元件,连接在第I电容器的正极侧端子与第2电容器的正极侧端子之间。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控制转换器的步骤为了使第I电容器和第2电容器放电,控制转换器,以使第I开关元件和第2开关元件交替地接通,并且使第2开关元件接通的时间比第I开关元件接通的时间长。根据该结构,从第I电容器向控制电容器的控制装置供给电力。例如,在以使第I电容器和第2电容器放电的方式进行控制时,使连接在第I电容器的正极侧端子与负极侧端子之间的第I开关元件和连接在第I电容器的正极侧端子与第2电容器的正极侧端子之间的第2开关元件交替地接通。使第2开关元件接通的时间比第I开关元件接通的时间长。由此,能够以使第I电容器的电压与第2电容器的电压之差减小的方式,使第I电容器和第2电容器放电。因此,在第2电容器的电压高的情况下,维持作为控制装置电源的第I电容器的电压,以使控制装置能够正常地进行工作。其结果,能够控制转换器,以使第I电容器和第2电容器正常地放电,直到因第2电容器的电压降低而使第I电容器的电压下降至控制装置能够正常地工作的电压的下限值以下为止。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控制转换器的步骤包括如下步骤控制转换器,以使第I开关元件和第2开关元件以一定的占空比进行工作。根据该结构,能够使第I电容器和第2电容器放电时的转换器的占空比维持一定。由此,能够使第I电容器的电压与第2电容器的电压的比率维持一定。进而,在另ー实施方式中,控制转换器的步骤包括如下步骤在第I电容器和第2电容器放电期间,控制转换器以使第I开关元件和第2开关元件工作的频率减小。根据该结构,通过减小第I开关元件和第2开关元件工作的频率,能够尽可能増大在转换器内流动的电流。因此,能够快速降低第I电容器的电压和第2电容器的电压。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使第I电容器和第2电容器正常地放电。附图说明图I是混合动カ车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动カ分配机构的列线图的图。图3是表示发动机的图。·图4是表示电カ控制单元的图。图5是表示MG-E⑶执行的程序的控制结构的流程图。图6是表示电カ流动的图(其I)。图7是表不电カ流动的图(其2)。图8是表不电カ流动的图(其3)。图9是表不电カ流动的图(其4)。图10是表示IPM以频率A进行工作的情况下的电压和IPM以频率B进行工作的情况下的电压的图。图11是表示变更了 IPM进行工作的频率的情况下的电压的图。附图标记的说明100 发动机、110 第1MG、120 第2MG、130 电カ控制单元、140 动カ分配机构、142 减速器、150 电池、160 前轮、170 PM_ECU、172 MG_ECU、200 转换器、202电抗器、210 第I变换器、220 第2 变换器、230 滤波电容器、232 平滑电容器、234DC/DC转换器、236壳体、240 npn型晶体管、242 ニ极管、250 npn型晶体管、252 ニ极管、260 SMR。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參照附图并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对同一部件标注同一附图标记。它们的名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力控制单元,具有 转换器,将比一侧的电压大或与其相等的电压从另一侧输出,将比所述另一侧的电压小或与其相等的电压从所述一侧输出; 第I电容器,连接于所述转换器的所述一侧; 第2电容器,连接于所述转换器的所述另一侧; 控制装置,通过被供给蓄积于所述第I电容器的电力来工作,以控制所述转换器;和 框体,容纳所述第I电容器、所述第2电容器、所述转换器和所述控制装置, 所述转换器包括 第I开关元件,连接在所述第I电容器的正极侧端子与负极侧端子之间;和第2开关元件,连接在所述第I电容器的正极侧端子与所述第2电容器的正极侧端子之间, 为了使所述第I电容器和所述第2电容器放电,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转换器,以使所述第I开关元件和所述第2开关元件交替地接通,并且使所述第2开关元件接通的时间比所述第I开关元件接通的时间长。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力控制单元,其中, 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转换器,以使所述第I开关元件和所述第2开关元件以一定的占空比进行工作。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力控制单元,其中, 在所述第I电容器和所述第2电容器放电期间,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转换器以使所述第I开关元件和所述第2开关元件工作的频率减小。4.一种电力控制单元的控制方法, 所述电力控制单元设置有 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勘崎廷夫北野英司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