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35558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1 22:20
一种升降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套架、脚泵驱动机构以及下落限制机构;固定套架包括左侧板、右侧板以及用于搁置踏板的托架;脚泵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摆动杆组件、磨擦轮、第一滚轮、脚踏杆组件、第一连杆组件、第一扭簧以及一转动操作柄;第一扭簧的作用力迫使磨擦轮与立柱的后侧面抵靠配合,第一滚轮与立柱的前侧面抵靠配合;下落限制机构包括第二摆动杆组件、下落限制杆、第二连杆组件以及第二扭簧。应用两个本发明专利技术升降支架,将两升降支架各套置于一立柱上,然后在两立柱的升降支架的托架上架设一块踏板从而构成一种全新的脚手架,两位工人站立在踏板上同步操作两个升降支架即可驱动踏板及工人自身上升或下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脚手架等登高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构建脚手架的人力机械式升降支架。使用时,应用两个升降支架,将升降支架各套置于一立柱上,然后在两立柱的升降支架间架设一块踏板从而构成脚手架,工人站立在踏板上同步操作两升降支架即可驱动踏板及工人自身上升或下降。
技术介绍
脚手架,是施工现场为工人操作并解决垂直和水平运输而搭设的支架,被用在外墙、内部装修或层高较高无法直接施工的地方。现有脚手架多种多样,从结构上有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门式钢管脚手架、扣盘式脚手架、铝合金快装脚手架等等。这些脚手架的架体结构均较为复杂,并且除大型的脚手架配设有升降梯外,大多不可自由地升降,在需要上层或下层操作时工人需在脚手架上下攀爬,很是危险和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升降支架,以构建新型的踏板可上下升降的脚手架,方便工人的使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升降支架,由固定套架、脚泵驱动机构及下落限制机构组成; 所述固定套架包括左侧板、右侧板以及用于搁置踏板的托架,左侧板和右侧板左右相对,在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纳立柱的纵向空间,所述托架由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下端部向前方固设; 所述脚泵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摆动杆组件、磨擦轮、第一滚轮、脚踏杆组件、第一连杆组件、第一扭簧以及一转动操作柄;所述第一摆动杆组件包括左右相对且对称的两第一摆动杆,这两第一摆动杆位于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两第一摆动杆后端间连接有所述磨擦轮,其前端间连接有所述第一滚轮,且两第一摆动杆的前端于第一滚轮处再向前延伸出一驱动端;所述脚踏杆组件包括左杆、右杆以及连接在左杆和右杆前端间的脚踏档,所述左杆和右杆左右相对称,左杆的后端铰接于左侧板上,右杆的后端铰接于右侧板上;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包括左右对称的第一左连杆和第一右连杆,第一左连杆上端与左侧第一摆动杆的驱动端铰接,其下端与左杆的中部铰接;第一右连杆上端与右侧第一摆动杆的驱动端铰接,其下端与右杆的中部铰接;并且,所述第一扭簧作用于第一左连杆上端与左侧第一摆动杆的驱动端之间以及第一右连杆上端与右侧第一摆动杆的驱动端之间,第一扭簧的作用力迫使左侧第一摆动杆和右侧第一摆动杆的后端上翻,使磨擦轮与立柱的后侧面抵靠配合,第一滚轮与立柱的前侧面抵靠配合;所述转动操作柄与磨擦轮连接,用于驱动磨擦轮转动; 所述下落限制机构位于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它包括第二摆动杆组件、下落限制杆、第二连杆组件以及第二扭簧;所述第二摆动杆组件包括左右相对且对称的两第二摆动杆,这两第二摆动杆的第一端间连接有所述下落限制杆,该下落限制杆的外周上突设有阻挡棱,且下落限制杆的一端延伸作为解锁手柄;所述第二连杆组件包括左右对称的第二左连杆和第二右连杆,第二左连杆上端与左侧第二摆动杆的第二端铰接,其下端相对左侧板固定连接;第二右连杆上端与右侧第二摆动杆的第二端铰接,其下端相对右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扭簧作用于第二左连杆上端与左侧第二摆动杆的第二端之间以及第二右连杆上端与右侧第二摆动杆的第二端之间,第二扭簧的作用力迫使左侧第二摆动杆和右侧第二摆动杆的第一端上翻,使下落限制杆的阻挡棱与立柱的后侧面抵靠配合,限制升降支架相对立柱下移。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I、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左连杆和第二右连杆的下端间还连接有一第二滚轮,该第二滚轮用于与立柱的前侧面抵靠配合。2、上述方案中,所述固定套架还包括一顶部导向架,该导向架由左连接件、右连接件、前导向轮以及后导向轮组成,所述左连接件和右连接杆左右相对设置,前导向轮连接在左连接件和右连接杆前端之间,后导向轮连接在左连接件和右连接杆后端之间;所述顶部导向架设于固定套架的顶部,左连接件与左侧板的顶部固定连接,右连接件与右侧板的顶部固定连接。3、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摆动杆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横档,该第一连接横档在第一摆动杆的驱动端处将两第一摆动杆连接成一体;所述第二摆动杆组件也还包括第二连接横档,该第二连接横档在第二摆动杆的第二端处将两第二摆动杆连接成一体。再进一步,所述第一摆动杆组件还包括第三连接横档,该第三连接横档将两第一摆动杆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摆动杆组件还包括第四连接横档,该第四连接横档将两第二摆动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再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杆组件还包括第五连接横档,该第五连接横档将第一左连杆和第一右连杆的上端连接成一体;通过贯穿的一第一铰接轴将第一左连杆上端与左侧第一摆动杆的驱动端铰接,第一右连杆上端与右侧第一摆动杆的驱动端铰接;所述第一扭簧套设于第一铰接轴上,其簧臂抵压于第五连接横档和第一连接横档上;所述第二连杆组件还包括第六连接横档,该第六连接横档将第二左连杆和第二右连杆的上端连接成一体;通过贯穿的一第二铰接轴将第二左连杆上端与左侧第二摆动杆的第二端铰接,第二右连杆上端与右侧第二摆动杆的第二端铰接;所述第二扭簧套设于第二铰接轴上,其簧臂抵压于第六连接横档和第二连接横档上。4、上述方案中,所述脚踏杆组件还包括一脚环,该脚环为倒U形开环,它连接于左杆和右杆前端间,且位于脚踏档的上方。5、上述方案中,所述下落限制杆可以是各种截面形状,譬如截面为三角形、四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较佳方案为下落限制杆的截面四方形,其四条棱中的一条棱边作为所述阻挡棱。6、上述方案中,所述“前” “后” “左” “右”方向是按升降支架使用时的状态定义的,“前”是指升降支架面向工人的一面,“后”即与“前”相反的一面,“左” “右”即是指与“前” “后”方向相垂直的另一对水平方向。7、上述方案中,所述“两第二摆动杆的第一端”,“左侧第二摆动杆的第二端”,“右侧第二摆动杆的第二端”中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是假设定义的,当第一端为前端时,第二端即为后端,反之,当第一端为后端时,第二端即为前端。本专利技术的设计原理及有益效果是 本专利技术利用固定套架、脚泵驱动机构以及下落限制机构组成一人力机械式升降支架。使用时,应用两个升降支架,将两升降支架各套置于一立柱上,然后在两立柱的升降支架的托架上架设一块踏板从而构成一种全新的脚手架。两位工人站立在踏板上同步操作两个升降支架即可驱动踏板及工人自身上升或下降。使用起来非常方便、避免了工人的上下攀爬,安全系数大大提闻。附图说明附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立体示意图一; 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立体示意图二; 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应用时套于立柱上的示意图一; 附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应用时套于立柱上的示意图二; 附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应用时脚踏杆组件上抬时的状态示意图,为了表达得更清楚该图中拆除了右侧板; 附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应用时脚踏杆组件下落时的状态示意图,为了表达得更清楚该图中拆除了右侧板; 附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脚泵驱动机构的结构立体示意图一; 附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脚泵驱动机构的结构立体示意图二; 附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下落限制机构的结构立体示意图一; 附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下落限制机构的结构立体示意图二。以上附图中1、固定套架;2、脚泵驱动机构;3、下落限制机构;4、左侧板;5、右侧板;6、托架;7、立柱;8、纵向空间;9、顶部导向架;10、左连接件;11、右连接件;12、前导向轮;13、后导向轮;14、第一摆动杆组件;15、磨擦轮;16、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支架,其特征在于由固定套架、脚泵驱动机构及下落限制机构组成; 所述固定套架包括左侧板、右侧板以及用于搁置踏板的托架,左侧板和右侧板左右相对,在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纳立柱的纵向空间,所述托架由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下端部向前方固设; 所述脚泵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摆动杆组件、磨擦轮、第一滚轮、脚踏杆组件、第一连杆组件、第一扭簧以及一转动操作柄;所述第一摆动杆组件包括左右相对且对称的两第一摆动杆,这两第一摆动杆位于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两第一摆动杆后端间连接有所述磨擦轮,其前端间连接有所述第一滚轮,且两第一摆动杆的前端于第一滚轮处再向前延伸出一驱动 端;所述脚踏杆组件包括左杆、右杆以及连接在左杆和右杆前端间的脚踏档,所述左杆和右杆左右相对称,左杆的后端铰接于左侧板上,右杆的后端铰接于右侧板上;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包括左右对称的第一左连杆和第一右连杆,第一左连杆上端与左侧第一摆动杆的驱动端铰接,其下端与左杆的中部铰接;第一右连杆上端与右侧第一摆动杆的驱动端铰接,其下端与右杆的中部铰接;并且,所述第一扭簧作用于第一左连杆上端与左侧第一摆动杆的驱动端之间以及第一右连杆上端与右侧第一摆动杆的驱动端之间,第一扭簧的作用力迫使左侧第一摆动杆和右侧第一摆动杆的后端上翻,使磨擦轮与立柱的后侧面抵靠配合,第一滚轮与立柱的前侧面抵靠配合;所述转动操作柄与磨擦轮连接,用于驱动磨擦轮转动; 所述下落限制机构位于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它包括第二摆动杆组件、下落限制杆、第二连杆组件以及第二扭簧;所述第二摆动杆组件包括左右相对且对称的两第二摆动杆,这两第二摆动杆的第一端间连接有所述下落限制杆,该下落限制杆的外周上突设有阻挡棱,且下落限制杆的一端延伸作为解锁手柄;所述第二连杆组件包括左右对称的第二左连杆和第二右连杆,第二左连杆上端与左侧第二摆动杆的第二端铰接,其下端相对左侧板固定连接;第二右连杆上端与右侧第二摆动杆的第二端铰接,其下端相对右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扭簧作用于第二左连杆上端与左侧第二摆动杆的第二端之间以及第二右连杆上端与右侧第二摆动杆的第二端之间,第二扭簧的作用力迫使左侧第二摆动杆和右侧第二摆动杆的第一端上翻,使下落限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卫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荣利达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