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成本调和漆用醇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834116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1 17: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成本调和漆用醇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该树脂的组成及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干性或半干性油脂肪酸23~26wt%,多元醇10~14wt%,精对苯二甲酸12~15wt%,酸酐0.5~0.7wt%,次磷酸0.05~0.1wt%,兑稀溶剂48~52wt%;制备方法为将干性或半干性油脂肪酸,多元醇,精对苯二甲酸,次磷酸,投入反应釜,升温于225℃~235℃酯化,直至树脂清澈透明,且酸值8mgKOH/g以下,粘度15~25s/25℃,格氏粘度,然后冷却至180℃,加入酸酐,在180℃~200℃继续酯化反应,直至树脂酸值6mgKOH/g以下,粘度20~22s/25℃,格氏粘度为止,最后冷却加入兑稀溶剂,兑稀出料。本发明专利技术与传统苯酐型醇酸树脂相比,不但成本低很多,而且最终漆膜的颜色、光泽、冲击等性能基本一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醇酸树脂及其制备领域,特别提供了。
技术介绍
醇酸树脂是一种用途较广的涂料用合成树脂,可作底漆、面漆、清漆。传统醇酸树脂主要是苯酐型醇酸树脂,其生产所用原材料多来自于石油。由于受石油价格影响,醇酸树脂的原材料价格较高。为此探索采用价格较低的代用原料,降低成本,已成为人们对醇酸树脂研究开发及市场推广的一个重要方向。国内有采用对苯二甲酸,包括精对苯二甲酸和粗对苯二甲酸(如水池料、落地料、等)代替苯酐制备醇酸树脂,虽然树脂产品成本降低了,但仍存在很多不足,比如以粗对苯二甲酸为原料,则树脂颜色太深,杂质多,树脂不透明,而且生产工艺控制复杂等,而且目前不管是以精对苯二甲酸为原料还是以粗对苯二甲酸为原料,都只是停留在对苯二甲酸部分代替苯酐,而不是全部,因此成本降低空间有限,进而造成实际使用此方法生产的醇酸树脂推广受到很大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该方法制备出的树脂价格更加低廉,而且树脂外观、颜色等理化性能更加优异,基本可以达到苯酐型醇酸树脂理化性能的醇酸树脂。本专利技术目的实现,通过大量试验,主要全部采用比苯酐每吨便宜二千多元的精对苯二甲酸来制备调和漆磁漆用醇酸树脂代替目前市场上传统的苯酐型醇酸树脂,而所得的醇酸树脂理化及应用性能与苯酐型醇酸树脂基本一致,但价位比苯酐型醇酸树脂大大降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成本调和漆用醇酸树脂,该树脂的组成及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原料重量百分数千性或半干性油脂肪酸23 26wt%多元醇10 14wt%精对苯二甲酸12 15wt%酸酐0.5 0.7wt%次磷酸0 05~0.1wt%兑稀溶剂48 52wt%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低成本调和漆用醇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将23 26%干性或半干性油脂肪酸,1(T14%多元醇,12^15%精对苯二甲酸,外加0. 05、. 1%次磷酸,投入反 应釜,升温于225°C 235°C酯化,直至树脂清澈透明,且酸值8mgK0H/g以下,粘度15 25s/25°C,格氏粘度,然后冷却至180°C,加入0. 5 0. 7%酸酐,在180°C 200°C继续酯化反应,直至树脂酸值6mgK0H/g以下,粘度20 22s/25°C,格氏粘度为止,最后冷却加入48 52%兑稀溶剂,兑稀出料。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低成本调和漆用醇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干性或半干性油脂肪酸为亚麻油脂肪酸、松浆油脂肪酸、豆油脂肪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多元醇为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甘油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酸酐为偏苯三酸酐、顺酐、苯酐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兑稀溶剂为二甲苯、200号溶剂油、加氢碳九中的一种或几种。本专利技术制备出的醇酸树脂,相对于现有技术,由于全部采用了低价的精对苯二甲酸,以干性或半干性油脂肪酸、多元醇、精对苯二甲酸、酸酐以及催化剂次磷酸酯化反应得至IJ,不但大大降低了树脂的成本,平均每吨降低1000元,而且所得树脂性能与传统调和漆磁漆用醇酸树脂相当。解决了以对苯二甲酸制备醇酸树脂的上述很多问题(树脂颜色深、不透明、只能部分代替等问题)。与传统苯酐型醇酸树脂相比,不但成本低很多,而且最终漆膜的颜色、光泽、冲击等性能基本一致。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的实施例将对本专利技术予以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 :将23. 1%豆油酸,12. 45%甘油,14. 4%精对苯二甲酸,外加0. 05%次磷酸,投入反应釜,升温于225 °C 235°C酯化,直至树脂清澈透明,且酸值8mgK0H/g以下,粘度15 25s/25°C,格氏粘度,然后冷却至180°C,加入0. 5%顺酐,继续反应,直至树脂酸值6mgK0H/g以下,粘度20 22s/25°C,格氏粘度为止,最后冷却加入49. 5%的200号溶剂油,兑稀出料。实施例2 将24. 65%豆油酸,10. 88%三羟甲基丙烷,13. 81%精对苯二甲酸,外加0. 05%次磷酸,投入反应釜,升温于225°C 235°C酯化,直至树脂清澈透明,且酸值8mgK0H/g以下,粘度15 25s/25°C,格氏粘度,然后冷却至180°C,加入0. 55%顺酐,继续反应,直至树脂酸值6mgKOH/g以下,粘度20 22s/25°C,格氏粘度为止,最后冷却加入50. 06%的加氢碳九溶齐U,兑稀出料。实施例3:将25. 48%亚麻油脂肪酸,13. 55%甘油,12. 1%精对苯二甲酸,外加0. 05%次磷酸,投入反应釜,升温于225°C 235°C酯化,直至树脂清澈透明,且酸值8mgK0H/g以下,粘度15 25s/25°C,格氏粘度,然后冷却至180°C,加入0. 65%苯酐,继续反应,直至树脂酸值6mgK0H/g以下,粘度20 22s/25°C,格氏粘度为止,最后冷却加入48. 17%的200号溶剂油,兑稀出料。实施例4: 将23. 85%豆油酸,11. 75%甘油,12. 24%精对苯二甲酸,外加0. 05%次磷酸,投入反应釜,升温于225°C 235°C酯化,直至树脂清澈透明,且酸值8mgK0H/g以下,粘度15 25s/25°C,格氏粘度,然后冷却至180°C,加入0. 7%偏苯三酸酐,继续反应,直至树脂酸值6mgK0H/g以下,粘度20 22s/25°C,格氏粘度为止,最后冷却加入51. 41%的二甲苯溶剂,兑稀出料。本专利技术所合成的醇酸树脂与目前市场上传统的调和漆用苯酐型醇酸树脂及它们配漆的性能指标对比如下表1、2、3、4。表I树脂的性能指标及原材料成本对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成本调和漆用醇酸树脂,其特征在于该树脂的组成及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原料重量百分数 干性或半千性油脂肪酸 23~26wt% 多元醇10 14wt% 精对苯二甲酸12 15wt%。 酸酐0.5 0.7wt% 次磷酸0.05 0.1wt% 兑稀溶剂48 52wt%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低成本调和漆用醇酸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性或半干性油脂肪酸为亚麻油脂肪酸、松浆油脂肪酸、豆油脂肪酸中的一种或几种。3.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低成本调和漆用醇酸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为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甘油中的一种或几种。4.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低成本调和漆用醇酸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酸酐为偏苯三酸酐、顺酐、苯酐中的一种或几种。5.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低成本调和漆用醇酸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兑稀溶剂为二甲苯、200号溶剂油、加氢碳九中的一种或几种。6.权利要求I所述低成本调和漆用醇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23 26%干性或半干性油脂肪酸,10^14%多元醇,12 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子千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三木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