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少敦专利>正文

一种悬吊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27458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1 02:13
为了解决现今8字环式悬吊器自锁有困难、使用时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缺点。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悬吊器,在吊体上设置U形穿绳件,U形穿绳件的U形口与吊体构成穿绳孔,将承载人体重量的吊孔设置在偏向一侧的位置,还设置有控制悬吊器偏转的操控手柄,在吊体上位于穿绳孔处设置有穿绳槽,使用时,工作绳固定端固定在高处,工作绳自由端下垂至低处,人体与吊孔连接固定;当人体单独由吊孔承吊时,工作绳固定端与工作绳自由端两者之间由于相互压紧、阻止工作绳滑行,人体悬停在高处、悬吊器处于自锁状态;当人体通过操控手柄对悬吊器施加拉力时,悬吊器发生偏转使工作绳固定端与工作绳自由端两者之间的压力减小、或使两者分离,绳子开始滑行、人体下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悬吊器,尤其涉及一种以人体自身重量为重力、通过手工控制的悬吊器。
技术介绍
现今8字环式悬吊器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因此在攀岩、探洞、高空作业、高空绳索下降等都得到广泛应用,现有8字环式悬吊器的缺点是自锁有困难,使用时人们必须对工作绳自由端施加持续的拉力才能控制下降速度,如果需要长时间在空中悬停,必须将工作绳自由端进行固定处理;因此,由于操作上的不方便,对于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来讲,使用现有8字环式悬吊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今8字环式悬吊器自锁有困难、使用时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悬吊器,在吊体上设置U形穿绳件,U形穿绳件的U形口与吊体构成穿绳孔,将承载人体重量的吊孔设置在偏向一侧的位置,还设置有控制悬吊器偏转的操控手柄,在吊体上位于穿绳孔处设置有穿绳槽,使用时,工作绳固定端固定在高处,工作绳自由端下垂至低处,人体与吊孔连接固定;当人体单独由吊孔承吊时,工作绳固定端与工作绳自由端两者之间由于相互压紧、阻止工作绳滑行,人体悬停在高处、悬吊器处于自锁状态;当人体通过操控手柄对悬吊器施加拉力时,悬吊器发生偏转使工作绳固定端与工作绳自由端两者之间的压力减小、或使两者分离,绳子开始滑行、人体下降。本专利技术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其特征是,悬吊器由具有吊孔的吊体以及设置在吊体上的U形穿绳件构成,U形穿绳件的U形口与吊体构成穿绳孔,所述吊孔设置在偏向一侧的位置,在吊体的另一侧还设置有控制悬吊器偏转的操控手柄,在吊体上位于穿绳孔处设置有穿绳槽,工作绳从穿绳孔穿过并套接在吊体腰部,工作绳固定端经穿绳孔固定在高处,工作绳自由端经穿绳孔下垂至低处,人体通过连接件与吊孔连接固定,当人体单独由吊孔承吊时,工作绳固定端与工作绳自由端两者之间互相接触并压紧,阻止工作绳滑行,使人体处于悬停状态,当人体通过操控手柄对悬吊器施加拉力时悬吊器发生偏转,使工作绳固定端与工作绳自由端两者之间的压力减小、或使两者分离,绳子开始滑行、人体下降。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是所述穿绳槽为通孔穿绳槽。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是所述U形穿绳件为圆形钢材弯曲而成,所述吊体上设置有固定插孔,所述U形穿绳件的两个插脚分别插入所述固定插孔当中并焊接固定。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是所述U形穿绳件呈倾斜方向固定在吊体上。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是所述穿绳槽为凹陷穿绳槽。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是在所述吊体的两个面上分别设置有一个U形穿绳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悬吊器,由于设置了偏向一侧的吊孔和可以操作悬吊器偏转的操控手柄,一方面使悬吊器具有自锁功能,能确保使用者的安全,另一方面当需要下降时,只需通过操控手柄对悬吊器施加拉力,使悬吊器发生偏转即可解除自锁并使人体下降,操作简单方便。附图说明图I、图2、图3为现有8字环式悬吊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I为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4、图5为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图7整体结构示意图,图8、图9、图10、图11为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为本专利技术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图14为本专利技术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吊体,I. I穿绳孔,I. IA第一穿绳孔,I. IB第二穿绳孔,I. 2吊孔,I. 3腰部,I. 4操控手柄,1.5. 1,1.5. 2固定插孔,1.6. I通孔穿绳槽、I. 6. 2凹陷穿绳槽;2. U形穿绳件,2. 1、2.2插脚,2A第一 U形穿绳件,2B第二 U形穿绳件;3. I工作绳固定端,3. 2工作绳自由端;4 连接件;5.人体,5. I 人手。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图2、图3为现有8字环式悬吊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I为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I、图2中显示,现有8字环式悬吊器由具有穿绳孔I. I、吊孔I. 2的吊体I构成。图3为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中显示,使用时,工作绳从穿绳孔I. I中穿过并套接在吊体腰部I. 3上,工作绳固定端3. I经穿绳孔I. I固定在高处,工作绳自由端3. 2经穿绳孔I. I下垂至低处,人体5通过连接件4与吊孔I. 2连接固定。使用时,由于现有8字环式悬吊器自锁有困难,因此使用者在下降过程中,必须对工作绳自由端3. 2施加持续的拉力才能控制下降速度,如果需要长时间悬停,必须将工作绳自由端进行固定处理,因此,由于操作上的不方便,对于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来讲,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4、图5为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图7整体结构示意图,图8、图9、图10、图11为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图5、图6、图7中显示,在本实施例中,悬吊器由具有吊孔I. 2的吊体I以及设置在吊体上的U形穿绳件2构成,U形穿绳件2为圆形钢材弯曲而成,吊体上设置有固定插孔I. 5. 1、1.5. 2,U形穿绳件的两个插脚2. 1、2. 2分别插入固定插孔I. 5. 1、1.5. 2当中并焊接固定在吊体I上,U形穿绳件2是呈倾斜方向固定在吊体I上,U形穿绳件2的U形口与吊体之间构成穿绳孔I. 1,所述吊孔I. 2设置在偏向一侧的位置,在吊体I的另一侧还设置有控制悬吊器偏转的操控手柄I. 4,在吊体上位于穿绳孔处设置有通孔穿绳槽I. 6. I。图8、图9、图10、图11为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8、图9、图10显示,使用时,工作绳从穿绳孔I. I穿过并套接在吊体腰部I. 3上,工作绳固定端3. I经穿绳孔I. I固定在高处,工作绳自由端3. 2经穿绳孔I. I下垂至低处,人体5通过连接件4与吊孔I. 2连接固定;当人体5单独由吊孔I. 2承吊时,在穿绳孔I. I里面,工作绳固定端3. I与工作绳自由端3. 2两者之间互相接触并压紧,阻止工作绳滑行,使人体处于悬停状态,悬吊器处于自锁状态;在吊体上位于穿绳孔处设置通孔穿绳槽I. 6. I可以方便将工作绳从穿绳孔I. I中穿过。图11显示,当需要下降时,人手5. I通过操控手柄I. 4对悬吊器施加向下拉力,悬吊器偏转,在穿绳孔I. I里面,工作绳固定端3. I与工作绳自由端3. 2两者之间的压力减小、或者两者之间分离,绳子开始滑行、人体下降;当人体5在下降过程中需要减缓速度或停止下降,可以减小对操控手柄I. 4施加的向下拉力,此时悬吊器将往反方向偏转,使穿绳孔I. I里面的工作绳固定端3. I与工作绳自由端3. 2两者之间互相压紧,使两者之间的压力增大,阻止工作绳滑行,使人体5下降的速度减缓或使人体悬停在空中。图1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与第一个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实 施例中,穿绳槽的结构为凹陷穿绳槽I. 6. 2,凹陷穿绳槽I. 6. 2可以方便将工作绳从穿绳孔I. I中穿过。图13、图14为本专利技术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显示,与第一个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吊体I的两个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 U形穿绳件2A、第二 U形穿绳件2B,第一 U形穿绳件2A与第二 U形穿绳件2B的U形口尺寸不同,因此,第一穿绳孔I. IA与第二穿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吊器,其特征是,悬吊器由具有吊孔的吊体以及设置在吊体上的U形穿绳件构成,U形穿绳件的U形口与吊体构成穿绳孔,所述吊孔设置在偏向一侧的位置,在吊体的另一侧还设置有控制悬吊器偏转的操控手柄,在吊体上位于穿绳孔处设置有穿绳槽,工作绳从穿绳孔穿过并套接在吊体腰部,工作绳固定端经穿绳孔固定在高处,工作绳自由端经穿绳孔下垂至低处,人体通过连接件与吊孔连接固定,当人体单独由吊孔承吊时,工作绳固定端与工作绳自由端两者之间互相接触并压紧,阻止工作绳滑行,使人体处于悬停状态,当人体通过操控手柄对悬吊器施加拉力时悬吊器发生偏转,使工作绳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少敦
申请(专利权)人:何少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