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贾会民专利>正文

骨折外固定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26094 阅读:3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1 00:47
该外固定支架适用于固定四肢长骨骨折距离大关节面5cm以上的单纯骨折。骨折外固定支架主体为四至六个固定成一体的固定骨针的圆环框架,当圆环把骨针紧锁在圆形框架上时,骨针就把骨骼固定住,达到固定骨折目的。骨针尖端圆且细尖,保持一定的锐度,其后形成一个平台,阻挡针体使针不至于进入骨质内太深。针体尾部套丝,同圆环上的骨针固定螺母连接,尾端有螺丝刀口,旋转骨针可以使骨针在圆环内外移动,使骨在圆环内移动,达到最佳对位效果。靠针尾向中心加力,从而固定住骨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医疗器械领域骨折外固定器械。
技术介绍
传统医学对四肢骨折的治疗方法不外乎夹板或石膏外固定及手术切开内固定两种方法。石膏外固定适应于骨折较稳定的骨折,一般不需其它器械。夹板外固定及手术内固定方法适应于不稳定性骨折,对粉碎性骨折、近关节的骨折、极不稳定的骨折必须用手术方法治疗,与本专利技术无关。对ー些较稳定不粉碎的骨折,或者碎块不大的粉碎性骨折,可选用手术内固定治疗,也可选用夹板外固定治疗。手术方法创伤大,经济花费大,有可能造成付损伤,有一定的风险性,往往不易为患者所接受。夹板外固定患 者往往比较痛苦,有可能对组织造成挤压伤,患者难以耐受;有可能对位不理想,也不易为患者所接受。近年来新兴起的外固定方法有多种,治疗创伤小,费用低,易于患者所接受,被迅速推广。通过对各种外固定支架的应用及研究,感觉到它们各有所长,各有所弊,基本上都是用单侧支架固定,难以调节,或者是稳定性差,或者是太笨重,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用可调节支架调整骨针施行骨折外固定的新方法,大多数情况下不用开刀仅有几个针眼的损伤就可以稳定地固定住骨折面,而且还可以调整,轻便,易调节,易于操作,应用范围广,达到微创伤固定骨折的目的,经济、方便、疗效好、患者易于接受。本专利技术采用环式外固定支架固定,固定骨针用特别制作的直径小于4_的不锈钢骨针,只进入骨皮层很浅部位,即能稳定地抓住骨干,又不至于进入骨质太深,对骨质的损伤可以忽略不计,对软组织的损伤也很轻微。固定支架全部采用不锈钢材料,易取材,易于加工,强度较好,消毒方便。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直观图。其中I为骨折线,2为皮肤皮下软组织,3为骨针,4为骨皮质,5为骨髓腔,6为支架连接杆,7为固定圆环,8为支架连接螺母,9为骨针固定螺母。图2是圆环骨针固定骨折示意图,其中3为骨针,7为固定圆环,9为骨针固定螺母。图3、图4、图5、图6、图7、图8是支架连接螺母结构构造图。图3、图4为连接螺母内、外面图,图5、图6为连接螺母侧面图,图7为支架连接螺母内的连接螺栓图,图8为支架连接螺母整体侧面图。图9为骨针(3)构造图,图10为骨针固定螺母(9)的外面图,图11为固定螺母(9)的内面图,图12为固定螺母(9)的侧面图,图13为骨针固定螺母(9)的整体连接侧面图,图14为骨针固定螺母(9)的螺栓结构示意图。图I是外固定支架的整体直观图。7为固定圆环,用不锈钢管折弯成半圆形,两端管内分别套正丝和反丝,用两枚两端分别是正丝和反丝的丝杆连接成圆环。半环可以方便地拆装,以方便增减,还可以旋转连接丝杆以增大圆环直径,以利于调整骨针。6为支架连接管,两个至三个支架连接管通过支架连接螺母把四至六个圆环(7)固定到一起。8为支架连接螺母,内面有卡压圆环或连接杆的凹槽,两片用螺栓连接挤压,从而把连杆(6)和圆环(7)连接固定到一起。圆环(7)可以在连杆(6)上前后上下移动,根据骨折情况调整位置,方便地调整骨折面对位情況。9为骨针固定螺母,骨针固定螺母构造同支架连接螺母的构造相似,不同点是中心螺栓中轴是空心的,内面刻有螺纹,同骨针相吻合。每ー个环上再通过骨针固定螺母固定三根骨针,三根骨针相互夹角大约120°,大体上在同一平面上。三根骨针同时向中央加力,从而稳定地把骨质固定在圆环中,达到固定骨折的目的。固定骨针(3)用特别制作的直径小于4. Omm的不锈钢骨针。骨针尖端圆且细尖,保持一定的锐度,容易剌入骨皮质内,稳定针与骨的位置,其后形成ー个平台,阻挡针体使针不至于进入骨质内太深。针体尾部套丝,同骨针固定螺母内(9)的螺栓内面的螺纹相吻合,尾端有螺丝刀ロ,旋转骨针可以使骨针(3)在骨针固定螺母内上下移动,保持针尖不脱离骨质,调整骨折面在圆环内的位置,达到最佳对位效果。根据骨折术后应力大小选用粗细 不等的骨针,以钢针成角变形度不大为原则,可以先选用较细的钢针,如果成角较大再换成较粗的钢针。如果感觉骨折四个固定圆环还不够稳定,还可以再加2个固定圆环同时固定,以达到稳固的目的。本支架最多可以同时固定八个固定圆环,以应对多段骨折。具体实施例方式该外固定支架适用于固定四肢长骨骨折,距离大关节面5cm以上的单纯骨折,或者粉碎性骨折但碎骨片较小或者碎骨片未游离的骨折,还可以固定多段骨折。麻醉后于透视下骨折牵引复位,或者大体对位,透视检查对位良好后,放置好固定支架。透视下首先于距骨折面上下约2 3cm处进针,避开较大的血管神经区,以避免较大的血管神经损伤,垂直于骨长轴用骨针(3)经皮肤(2)缓慢地钝性刺向骨质,针尖刺入骨皮质(4),每个平面固定三根骨针,相互夹角约120°,尽可能地在同一个平面上。再用同样方法距离此针约3 8cm处远离骨折面平行于前ー个平面固定固定三根骨针(3)。用上述方法再固定骨折另ー端。之后紧固外支架,于透视下检查骨折对位情况,用螺丝刀旋转骨针,改变骨针在固定圆环内长度可以改变骨折面位置,如果骨针偏差太大,可以稍微向外旋出骨针(3)调整角度后重新固定骨针(3),尽可能地使骨折对位达到解剖对位,最后于针尾端再旋入ー锁丝锁定骨针,紧固外支架上的螺母。图I为手术成功后的草图。术后病人可以在不负重的条件下适当活动肢体,自由度相对较大,疼痛较轻,而且不再需要其它外固定治疗,为以后关节功能恢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所以病人易于接受此种方法治疗。如果此种方法固定不满意,还可以改用其它方法治疗,不影响其它方法治疗。本方法最大的优势是可以不开刀就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目的,达到微创治疗目的,对骨周围的骨膜及较大的血管神经几乎无损伤,有利于骨折愈合,可以大大地減少骨不愈合的可能性。外支架留有一定的调整间距,即便骨针穿剌时有偏差,也可以用外支架进行适当调整,移动骨针可以改变骨折位置,尽可能地使骨折对位达到解剖对位。本方法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现用类同于本方法固定骨折的方法,所以经验还不多,规格还需根据使用情况再做调整,再进ー步改进,现在总结出来,同各位同行交流,争取 设计更加完善,共同服务于广大患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骨折支架体外固定的方法采用四至六个圆环,由两至三根连接杆固定成一体的支架,固定12至18根骨针于圆环上从而固定骨折。骨针可在圆环内外上下移动,圆环也可以上下移动。2.可调节骨折外固定支架的特征是四至六个圆环,由两至三根连接杆用支架固定螺母固定成一体的支架;圆环是由半圆环用丝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会民
申请(专利权)人:贾会民赵美珍薛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