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兼容5V和3.3V电压的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22957 阅读:5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9 0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兼容5V和3.3V电压的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兼容5V和3.3V电压的供电电路,包括CI模块和为CI模块供电的CI模块电源输入端,包括:电压识别及选择输出模块,用于通过CI模块获取CI卡PIN43脚的内部状态,判断CI卡的电压规格,对5V供电模块和3.3V供电模块进行选择输出;5V供电模块,该模块串联在电压识别及选择输出模块与CI模块电源输入端之间,当电压识别及选择输出模块选择5V电压时,向CI模块电源输入端输出5V电压;3.3V供电模块,该模块串联在电压识别及选择输出模块与CI模块电源输入端之间,当电压识别及选择输出模块选择3.3V电压时,向CI模块电源输入端输出3.3V电压;供电控制模块,该模块连接于主机的主控制芯片与所述供电电路的电压识别及选择输出模块之间,该模块的控制信号来自主控制芯片,通过信号电平的高低,控制开启或关断所述供电电路的供电电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供电电路,解决了主机端固定电压对不同规格的CI卡无法共用的问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兼容5V和3. 3V电压的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DVB-CI (digital video broadcast Common Interface,数字视频广播公用接ロ)协议中,其物理接 ロ采用 PCMCIA (PERSONAL COMPUTER MEMORY CARD INTERNATIONALASSOCIATION,PC机内存卡国际联合会)标准,目前使用PCMCIA规格卡片的产品主要有笔记本电脑、PDA、数字相机、数字电视、机顶盒等。机顶盒设有PCMCIA标准电脑接ロ Cl (Common Interface,公共接ロ)设备,SP ClCAM (Conditional Access Module,有条件接收模块),通过换插各种不同解密系统的模块,可实现对各个加密系统节目的解密,从而实现解密软件和机器是分离的。其中,具有解密系统的模块即所述的Cl卡。目前用于机顶盒的ClCAM大多数用的是5V供电的Cl卡。支持3. 3V供电的Cl卡也越来越流行,其优点是功耗更低,散热更小,可增强系统的可靠性。目前的应用中,大多数主机端只提供固定的5V或3.3V电压对Cl模块进行供电,即只能选择ー种规格的Cl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容5V和3. 3V电压的供电电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单ー电压供电而导致不同规格卡无法共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ー种电子设备,包括应用了上述兼容5V和3. 3V电压的供电电路,_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主机単一电压供电而导致不同规格卡无法共用的问题。为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公开ー种兼容5V和3. 3V电压的供电电路,包括Cl模块和为Cl模块供电的Cl模块电源输入端,还包括电压识别及选择输出模块,用于通过Cl模块获取Cl卡PIN43脚的内部状态,判断Cl卡的电压规格,对5V供电模块和3. 3V供电模块进行选择输出;5V供电模块,该模块串联在电压识别及选择输出模块与Cl模块电源输入端之间,当电压识别及选择输出模块选择5V电压吋,向Cl模块电源输入端输出5V电压;3. 3V供电模块,该模块串联在电压识别及选择输出模块与Cl模块电源输入端之间,当电压识别及选择输出模块选择3. 3V电压吋,向Cl模块电源输入端输出3. 3V电压;供电控制模块,该模块连接于主机的主控制芯片与所述供电电路的电压识别及选择输出模块之间,该模块的控制信号来自主控制芯片,通过信号电平的高低,控制开启或关断所述供电电路的供电电压。电压识别及选择输出模块包括正直流电源输出端,和连接正直流电源输出端的电压检测网络输入端、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电压检测网络输入端,经第三电阻连接至正直流电源输出端,经第一电阻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经第四电阻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经第五电阻连接至正直流电源输出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经第六电阻连接至正直流电源输出端。5V供电模块包括第一 MOS管,源极连接至正直流电源输出端,栅极经第七电阻连接至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漏极连接至所述Cl模块电源输入端。所述3. 3V供电模块包括第三三极管,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至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发射极接地,集电极经第八电阻连接至正直流电源输出端,所述集电极还经第十一电阻连接至第二MOS管的栅极;转换模块,所述转换模块串联在正直流电源输出端与第二 MOS管的源极之间;第二 MOS管,所述第二 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转换模块,漏极连接至所述Cl模块电源输入端。转换模块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九电阻、第一ニ极管和第二ニ极管;所述第九电阻连接所述正直流电源输出端,所述第一ニ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九电阻,所述第一ニ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ニ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二ニ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 MOS管的源扱。供电控制模块包括第二电阻和共阴肖特基ニ极管,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主控制芯片信号输出端,另一端接地;共阴肖特基ニ极管的共阴极连接所述主控制芯片信号输出端,其中,管一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板;管ニ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优选地,5V供电模块还包括第一电容,其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另一端接地。优选地,3. 3V供电模块还包括第二电容,其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另一端接地。优选地,该供电电路还包括第十二电阻,一端连接所述Cl模块电源输入端,一端接地。优选地,该供电电路还包括电解电容CEl,正极连接所述Cl模块电源输入端,负极接地;第三电容,一端连接所述Cl模块电源输入端,一端接地。为解决本技术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还公开了ー种电子设备,包括应用了上述兼容5V和3. 3V电压的供电电路,所述电子设备为机顶盒或数字电视一体机或网络协议电视。采用本技术所提提供的技术方案,不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主机单ー电压供电而导致不同规格卡无法共用的问题,且此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具有很好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供电电路的模块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例提供的供电电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歩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以下实施例的说明中,采用了 NPN型三极 管和PMOS管的组合方式,当然也可采用PNP型三极管,NMOS管及组合使用来实现在本技术中的开关功能。如图I所示,本技术的兼容5V和3. 3V电压的供电电路,用于实现主机固定电压转换为不同规格的Cl卡所需的电压进行供电,将Cl卡插入机顶盒(STB)的Cl CAM后,供电电路根据Cl CAM的PCMCIA标准接ロ VS1_N获取Cl卡的PIN43脚(VSl)的内部状态,经供电电路的选择输出,经Cl CAM的PCMCIA标准接ロ VCC_PCMCIA对Cl卡的VCC脚输出电压。该电路包括Cl模块(Cl CAM)和为Cl模块供电的Cl模块电源输入端VCC_PCMCIA,还包括电压识别及选择输出模块101,电压检测网络输入端VS1_N连接到Cl卡的PIN43脚,由于5V供电的Cl卡的PIN43脚的内部状态为接地,3. 3V供电的Cl卡的PIN43脚的内部状态为开路,因此,该模块根据Cl卡PIN43脚的内部状态的不同对5V供电模块和3. 3V供电模块进行选择输出;5V供电模块102,该模块串联在电压识别及选择输出模块101与Cl模块电源输入端VCC_PCMCIA之间,当电压识别及选择输出模块101选择5V电压吋,该模块向Cl模块电源输入端VCC_PCMCIA输出5V电压;3. 3V供电模块103,该模块串联在电压识别及选择输出模块101与Cl模块电源输入端VCC_PCMCIA之间,当电压识别及选择输出模块101选择3. 3V电压时,该模块向Cl模块电源输入端VCC_PCMCIA输出3. 3V电压;供电控制模块104,该模块根据主控制芯片信号输出端PCM_PWR_CLT信号电平的高低,控制电压识别及选择输出模块101的输出,从而控制开启或关断整个供电电路的供电电压。如图2所示,其中,上述电压识别及选择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兼容5V和3. 3V电压的供电电路,包括Cl模块和为Cl模块供电的Cl模块电源输入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压识别及选择输出模块,用于通过Cl模块获取Cl卡PIN43脚的内部状态,判断Cl卡的电压规格,对5V供电模块和3. 3V供电模块进行选择输出; 5V供电模块,该模块串联在电压识别及选择输出模块与Cl模块电源输入端之间,当电压识别及选择输出模块选择5V电压吋,向Cl模块电源输入端输出5V电压; 3.3V供电模块,该模块串联在电压识别及选择输出模块与Cl模块电源输入端之间,当电压识别及选择输出模块选择3. 3V电压吋,向Cl模块电源输入端输出3. 3V电压; 供电控制模块,该模块连接于主机的主控制芯片与所述供电电路的电压识别及选择输出模块之间,该模块的控制信号来自主控制芯片,通过信号电平的高低,控制开启或关断所述供电电路的供电电压。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识别及选择输出模块包括正直流电源输出端,和连接正直流电源输出端的电压检测网络输入端、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 所述电压检测网络输入端,经第三电阻连接至正直流电源输出端,经第一电阻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经第四电阻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基极;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经第五电阻连接至正直流电源输出端; 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经第六电阻连接至正直流电源输出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5V供电模块包括 第一 MOS管,源极连接至正直流电源输出端,栅极经第七电阻连接至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漏极连接至所述Cl模块电源输入端。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3.3V供电模块包括 第三三极管,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至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发射极接地,集电极经第八电阻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扶昭飞张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