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桂芝专利>正文

下鼻甲微波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13562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8 0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鼻甲微波剪,属于通过实施微波的鼻科用剪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一对枢轴连接的剪刀本体和其下部的手柄,剪刀本体交叉结合且同向弯曲呈膝状,且枢轴上部的剪刀本体形成有安装刀片的卡槽,枢轴下部的剪刀本体内部形成有导线管,导线管内导线一端延至卡槽,另一端形成在剪刀本体下部内侧。使用时,引出的导线连接微波手术治疗仪的微波输出插孔,在切除下鼻甲的同时,实现微波止血。这样设计的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但能在不出血的情况下切除鼻甲粘膜,还能直接切除下鼻甲软骨,术后出血少,不需纱布加压填塞。即安全又快捷,提高手术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通过实施微波的鼻科用剪刀,具体说是ー种连接微波仪、具有止血效果的下鼻甲微波剪
技术介绍
目前,手术中切除下鼻甲软骨或下鼻甲粘膜多采用膝状剪刀,包括ー对枢轴连接的剪刀本体和下部的手柄,剪刀本体交叉结合且同向弯曲呈膝状。为了使病人术中減少出血,也有采用高频电刀。但是,下鼻甲粘膜血管丰富,术中使用膝状剪刀,导致出血时常用纱布做鼻腔加压 填塞止血,使患者术后疼痛难忍,也易感染。若采用高频电刀,虽有止血效果,但只能切除鼻甲粘膜,而不能切除鼻甲软骨,达不到根治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以上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连接微波仪、具有止血效果的下鼻甲微波剪。本技术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下鼻甲微波剪,包括一对经枢轴相向连接的剪刀本体和其下部的手柄,剪刀本体交叉结合且同向弯曲呈膝状,且枢轴上部的剪刀本体形成有安装刀片的卡槽,枢轴下部的剪刀本体内部形成有导线管,导线管内的导线一端与卡槽内的刀片相接,另一端从剪刀本体下部内侧穿出。所述的导线管绕枢轴形成于剪刀本体内。所述的剪刀本体与手柄由塑料注塑一体成型。所述的枢轴下部的剪刀本体内侧沿长度方向形成有嵌入导线的导线槽。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这样设计技术不但能在不出血的情况下切除鼻甲粘膜,还能直接切除下鼻甲软骨,术后出血少,不需纱布加压填塞。即安全又快捷,提高手术效率。同时,可把需要住院治疗的下鼻甲切除术改为普通门诊治疗,从而降低医疗风险及费用。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中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I中B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I中C-C的剖面图。其中1.剪刀本体 2.枢轴3.手柄4.刀片5.卡槽6.导线管7.开ロ8.导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參照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1-3所示,本技术包括ー对剪刀本体I和其下部的手柄3。所述的ー对剪刀本体I交叉叠压并由枢轴2贯穿连接,枢轴2上部形成有安装刀片4的卡槽5,使刀刃相对;枢轴2下部的剪刀本体I同向弯曲呈膝状,且内部形成有与卡槽5连通的导线管6。所述的导线管6绕枢轴2形成于剪刀本体I内。导线管6另一端开ロ 7位于剪刀本体I与手柄3连接处内側。所述的导线管6内贯穿有连接微波仪的导线8。导线8从剪刀本体I与手柄3连 接处的开ロ 7进入导线管6,并将导线8—端置于卡槽5内。此外,本技术也可制作成枢轴2下部的剪刀本体I内侧沿长度方向形成有嵌入导线8的导线槽(未图示)。所述的剪刀本体I与手柄3由塑料注塑一体成型。本技术采用天津格兰德医用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TJGM-92C-D型多功能微波手术治疗仪。使用前,刀片4分别嵌置在相向的卡槽5内,并与导线管6内延伸至卡槽5的导线8连接,将经导线管6的开ロ 7引出的导线8与微波治疗仪(未图示)上的微波输出插孔连接。在术中,使用本技术时,先用下鼻甲微波剪的刀刃置于下鼻甲的两面并钳紧,再用脚踏微波治疗仪的脚踏电极开关,接通导线连接的微波仪,数秒后待下鼻甲粘膜组织凝固、止血,松开脚踏电极开关,然后将下鼻甲粘膜及鼻甲骨一同剪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鼻甲微波剪,包括ー对经枢轴(2)相向连接的剪刀本体(I)及其下部的手柄(3),剪刀本体(I)交叉结合且同向膝状弯曲,其特征在于枢轴(2)上部的剪刀本体(I)形成有安装刀片(4)的卡槽(5),枢轴(2)下部的剪刀本体(I)内沿长度方向形成有导线管(6),导线管(6)内的导线(8)—端与卡槽(5)内的刀片(4)相接,另一端从剪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桂芝
申请(专利权)人:许桂芝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